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媒体报道,密歇根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以纺织物为基础的照明材料,它能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在晚上为数百万生活在没有电力设施地方的人提供照明。  相似文献   

2.
吴玲,自2003年起任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主任,2004年任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秘书长,组织参与由科技部等部门成立的半导体照明标准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协调联络工作,联合相关标委会和检测机构等成立了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2009年出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LED照明合作项目工作组组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事业和安全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一种逆反射照明材料很快被介绍到我国,并装备到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航空航海、地下坑道等交通航运部门作为安全照明信号标志使用。一、逆反射材料特性在夜间,汽车驾驶员在没有设置路灯的高速公路或国道上驾车行驶,利用车灯照明道路,所能分辨清楚道路状态的距离是很短的,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当道路上设置了逆反射,(即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在较窄的光线锥角内向入射光方向返回)材料作路牌和导向标志、标线,车灯光照射到上述标志、标线时,其光线就接车灯投射光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Solid State Lighting,SSL),是用第3代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发光器件,是第3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的第1个成功突破口。"十二五"期间,我国多部门、多举措共同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半导体照明科技创新,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推广等,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已成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24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在深圳五洲宾馆胜利召开。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王琦安处长就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工作进展、目前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做了工作汇报。本刊根据报告录音编辑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有机半导体照明(有机照明)是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新型面光源,有望在固态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机照明的发展是随着有机发光材料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有机发光材料从最初的荧光材料发展到磷光材料以及最近提出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性能在不断地提升。基于这些材料的白光OLEDs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最早的白光器件基于荧光小分子材料,但是由于只能利用单线态激子发光,效率很低。随后磷光材料的引入使得白光器件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蓝色磷光材料本身的稳定性问题,全磷光白光器件的寿命较短。为了结合荧光和磷光的优点,人们提出了荧光/磷光杂化的白光器件,这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类白光器件结构。目前针对有机照明的研究,已从早期只关注效率突破阶段,进入到综合提高效率和寿命阶段。从荧光白光、磷光白光以及荧光/磷光混合白光3个方面对有机照明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现代材料动态》2009,(9):21-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石春山课题组发明的“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获得美国商标专利局授权。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尤其是灯用材料,由于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显色性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芬  王丹 《中国材料进展》2023,(4):289-295+303
基于激光二极管的照明与显示技术具有光束聚焦性强、准直性好以及高功率光效稳定等优点,在汽车照明、深海照明、内窥镜等特种照明及激光电视等高端显示产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激光照明与显示用关键配套荧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基于激光二极管的照明与显示器件结构以及针对荧光材料发光饱和及光提取效率性能提升的设计及优化策略,重点阐述了荧光单晶、荧光陶瓷、荧光玻璃、荧光薄膜等典型材料制备和器件应用性能的比较,最后结合作者团队在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工作基础,对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现代材料动态》2005,(11):21-22
自1964年Y203:Eu被用于制造荧光粉以来,稀土发光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多数稀土元素或多或少地被用于荧光材料的合成,稀土发光材料己成为显示、照明、光电器件等领域中的支撑材料,并不断地有新的稀土荧光粉出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是新兴半导体光电产业的核心材料和基础器件,不仅带来了IT行业数字化存储技术的革命,也将推动通讯技术发展,并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照明的历史。[编按]  相似文献   

11.
白光LED被誊为将超越白炽灯、荧光灯和HID灯的第4代照明光源,将来可能取代传统照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制造高显色指数、低色温,大功率白光LED是白光LED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红色荧光粉性能对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及色温的影响极其显著。红色荧光材料正朝着高稳定性、高效率、高色纯度等方向发展,以满足白光LED照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粉体工业》2005,(5):38-38
自64年Y2O3:Eu被用于制造荧光粉以来,稀土发光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多数稀土元素或多或少地被用于荧光材料的合成,稀土发光材料已成为显示、照明、光电器件等领域中的支撑材料,并不断地有新的稀土荧光粉出现。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照明具有节能、高效、长寿命、环保和易维护等优势,同时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多方条件的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特点。北京作为众多半导体照明产业优势地区之一,具有自身鲜明的区域特点,在研发外延材料和芯片、照明检测和标准制定、衬底和配套材料、下游高端应用等方面都颇具优势,在北京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上下游已经成长起来一批发展较成熟的企业,形成了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并且攻克了多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中的瓶颈问题。可以说,北京半导体照明产业正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的LED显示屏、北京长安大戏院舞台用大功率LED绿色照明灯的成功应用等项目,都是北京半导体照明产业强劲的研发能力和下游高端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开辟本栏目,旨在展示北京半导体照明研发机构的前沿技术特色、优势企业的风采和资源,共享北京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信息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新型环保节能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余辉发光玻璃是发光材料继稀土掺杂的铝酸盐体系和硅酸盐体系两大类长余辉发光材料之后的又一重要发展。对长余辉发光玻璃的研究,不但从弱光照明、指示和工艺品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传统应用角度考虑,而且从探寻新型光电或光子材料的角度考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松下电工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和东京农工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节能荧光灯,它摒弃了对人体有害的汞材料,而且在消耗同等电力情况下,其照明亮度可达普通荧光灯的1.5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材料动态》2006,(9):19-20
2003年,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中科院等8个部门、行业及北京、上海等15个地方政府全面启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经过3年的努力,我国半导体照明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材料、芯片、封装和应用产业化支撑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共计突破关键技术20余项,申请专利171项(发明专利94项、国际专利4项),送审行业标准3项,制定企业标准17项,并建立了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及数据库。在产业化方面,新增产值6.2亿元,带动行业创收133亿。建立了厦门、上海、大连、南昌、深圳5个产业化基地,培育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徐东良 《安装》1994,(3):18-19
浅谈国内外电气接地工程材料和施工的差异徐东良(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上海吴径30万t/a乙烯工程中的上海氯碱总厂PVC工厂中央控制楼的电气设计,绝大部分(动力、电仪、接地、照明、火警、通讯)由日本信越化学有限公司设计,一小部分(照明、动力)由国内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光泽分析的分光测色仪SCI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相同材质,不同光泽的物体表面进行颜色测量时,为了去除表面光泽对颜色测量产生的影响,多选择漫射照明、8?观察角、包含镜面反射光的照明观测条件。在理想情况下,由于积分球对照明光线的匀化,测量结果不会受到材料表面光泽的影响。但是在实际仪器结构设计中,由于测量结构设计的限制导致相同光谱反射率,不同表面光泽的测试样品颜色测量结果不同。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漫射照明、8?观察角、包含镜面反射光的照明观测条件下不同光泽材料表面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测量颜色数据和光泽数据的测量结构,提出了一种根据被测材料表面光泽数据对SCI测量数据进行修正的矫正模型,并设计相关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应用该矫正模型对测量结构进行修正可以显著减小该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明确uD照明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LED的照明机理,其次重点研究了LED照明系统的设计原理、照明驱动选择、连接方式、模组连接等方面的设计,确保LED照明系统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占国院士日前在第八届科博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透露,新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将重点发展17类新材料。首先是硅基微纳电子材料。其次是半导体固体照明工程材料与器件。第三是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此外,“十一五”我国还将发展光电子材料、全固态激光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超级钢材材料与技术、航空航天用关键材料、核能工程材料、高速铁路以及汽车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海水淡化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以及超导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