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利用CO/H_2O体系,对我国三种煤进行了亚临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鉴于可保煤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故进一步考察了过程参数对其萃取率的影响,寻找了较好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88%左右,油收率可达60%。研究了萃取物的基本性质,探讨了残煤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较一般压榨法及有机溶剂萃取法得到的油品质好,出油率高,且无毒无副作用,经试验研究得到了压力,时间、温度、CO2流量及物料水分含量等萃取操作的最佳条件,萃取率可达85%以上,为进一步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硫煤的燃烧脱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利用SC-132定硫仪的红外吸收原理,测定高硫煤中硫的挥发规律,选用含CaO量较大的脱硫剂与高硫煤混合燃烧,使煤中硫在挥发过程中与脱硫剂中的CaO结合较稳定的CaSO4固定在煤的灰渣中,并使低温分解的脱硫剂捕捉有机硫,使中、高温分解的脱硫剂捕捉硫铁矿物硫,可达80%的脱硫率。配合反烧法充分利用煤的灰渣对SO2挥发的阻挡及吸附作用,可使脱硫率进一步提高至93%。  相似文献   

4.
为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技术从艾蒿全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能有效的萃取艾蒿挥发油成份,萃取率可达7.22%,产品色度较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夹带剂量100mL,40℃萃取100min。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分离压力及操作时间、CO2流量对玉米黄色素萃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分离压力及操作时间、CO2 流量对玉米黄色素萃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膜萃取法处理TNT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空纤维膜萃取TNT的方法,通过膜萃取实验,研究了萃取时两相压力差和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TNT的萃取率可达90%左右,能使工业TNT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冻干燥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结合技术萃取大蒜油,通过均匀设计在萃取率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之间建立了理论模型,确定了SC—CO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问5h,CO2流量44kg/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1.19%.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萃取时间为3h,CO2流量为3 ̄4kg/h条件下,按不同萃取压力和不同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沙棘籽油。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28 ̄30MPa,萃取温度为48 ̄50℃,分离温度为环境温度时,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最佳,此条件下的沙棘籽油得率可达6.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性蛋白酶为对象,研究了水相pH值,离子强度、油水相体积比和酶液浓度等因素对反胶团萃取酶的影响。结果萃取率可达40%。此外,本文对酶液的多级萃取过程也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采用DMBAC/正庚烷/正辛醇反胶团体系,选择最佳的萃取条件下,单级表明,一定浓度的酶液经三次萃取后,总的活性单位收率接近50%,因而,反胶团萃取可望成为一种分离和提纯生物产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亚临界水条件下煤中铅的挥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荧山煤中铅在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的脱除率和挥发性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对铅脱除率和挥发性的影响;同时应用浮沉实验和逐级化学提取考察了原煤及残渣中铅的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条件下,2种煤中铅都不易挥发;随着温度升高,2种煤中铅的脱除率和挥发性都有所增加,当温度从320℃增加到380℃时,吴家坪和华荧山两煤中铅的脱除率分别从4.9%和7.1%增加到24.6%和10.9%;当温度升高到410℃时,华荧山煤中铅的脱除率增加为13.7%;在相同温度下,亚临界水处理过程中铅的挥发性要高于热解过程中铅的;随着压力的增大,2种煤中铅的脱除率和挥发性无明显变化;华荧山和吴家坪煤中的铅都主要以不溶态存在,分别为46%和54%,同时也以碳酸盐结合态、硫酸盐和单硫化物结合态及二硫化物和部分有机质结合态存在,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2种煤中以上述形态赋存的铅都有所减少并转化为新的含铅不溶稳定态.  相似文献   

12.
泡沫塑料萃取分离丁二肟光度法测定微量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氯仿附着在聚氨酯软性泡沫塑料上,以丁二肟为萃取剂萃取镍,继以盐酸反萃、丁二肟显色光度测定,研究了分离测定微量镍的各种条件。该法所用有机溶剂量甚少(0.3mL),对微量镍的分离,萃取率可达90%以上,镍量的线性范围为0 ̄35μg/25mL,应用于多种样品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农药厂生产废水的光催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TiO2为光催化剂,太阳光为光源,采用悬浮法对农药厂生产废水处理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基础研究,COD去除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14.
抚顺镜煤和树脂煤CS2可溶物的族组成和萃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CS2对抚顺镜煤和树脂煤进行了索氏萃取,并用柱层析法对萃取物进行了族组分分离,研究了萃取物的族组成和萃取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煤的萃取率远高于镜煤,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而镜煤萃取物主要为非烃;其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率比第二阶段速率大一个数量级;煤中低分子化合物有游离态、吸附态和共溶态三种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内电解—磁种助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内电解法与磁种助凝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及其可行性,对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4%以上,脱色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蛋黄粉中胆固醇的条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萃取温度为40℃、CO2流量为3kg/h的条件下,按不同的萃取压力和不同的萃取时间萃取蛋黄粉中的胆固醇。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0MPa时,超临界CO2萃取对蛋共粉中胆固醇的选择性脱除效果最佳,胆固醇的脱除率随萃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膜萃取法处理 TNT 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空纤维膜萃取TNT的方法.通过膜萃取实验,研究了萃取时两相压力差和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TNT的萃取率可达90%左右,能使工业TNT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蛋黄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了以N,N‘-二(二-甲基庚基)乙酰胺从盐酸溶液中萃取硒的最佳萃取及反萃条件,发现硒大部分以物理分配形式被萃取,而仅有23% ̄27%,的硒以化学形式被萃取,经两次萃取,萃取率达100%。这项研究将为铜厂从阳级泥中提取硒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通过三级萃取处理硝基C酸废水,萃余水相经过活性炭室温下脱色回收废酸.实验探讨了油水比、萃取混合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及酸度的影响,研究了活性炭加入量及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油水比为0.6:1、混合5min、静置4h、三级萃取,2%(质量分数)活性炭室温下脱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5%,回收废酸酸度在512g/L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