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谈果汁饮料及果汁浓缩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我国果汁饮料的现状 ,包括果汁饮料的生产、消费情况 ,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同时介绍了果汁浓缩的主要方法 ,包括离心薄膜浓缩、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和膜分离浓缩等 ,以及果汁浓缩过程的关键问题 ,以供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果品开发尤其是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人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果汁饮料的现状,包括果汁饮料的生产、消费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同时介绍了果汁浓缩的主要方法,包括离心薄膜浓缩、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和膜分离浓缩等,以及果汁浓缩过程的关键问题,以供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果品开发尤其是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人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多酚、黄酮、花青素、VC、DPPH·清除率、褐变指数为实验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重点研究了冷冻浓缩(FC)、真空冷冻浓缩(VFC)和真空热浓缩(VTC)对石榴汁营养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真空冷冻浓缩(VFC)能有效保护石榴汁中的营养和抗氧化活性物质。氧气和温度对石榴汁的品质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真空冷冻浓缩的方式解决石榴汁褐变问题,最大限度地保留果汁中的多酚、黄酮、花青素、VC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4.
巴氏灭菌法消毒过的橙汁通过冷冻浓缩法、真空浓缩法或serum—pulp(果浆—果肉)法(按以上两种浓缩法)将通过离心装置从果肉分离出的橙子果浆进行浓缩。在各种情况下,被浓缩的汁液总可溶性固形物是  相似文献   

5.
真空与冷冻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永清 《食品科学》2002,23(7):147-151
本文就冷冻浓缩与真空冷冻或华干燥操作的理论基础及典型应用系统的设备组成进行了一些介绍,阐述了针对生物制品冷冻浓缩与真空冷冻升华干燥系统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并针对生物制品的特性指出了其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还详细讨论了生物制品冷冻或华干燥各阶段影响其操作时间和生产效率的若干因素,最后阐述了冷冻浓缩与真空升华干燥对生物制品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和常压煮制浓缩3种浓缩方式对发酵芒果果酱品质的影响。分别对经发酵的芒果果酱采用3种浓缩方式处理,测定果酱褐变度、黏度、总糖、总酸、Vc含量及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经不同浓缩处理后,褐变度都增加,常压煮制浓缩褐变度比冷冻浓缩增加超过2.5倍,真空浓缩居两者中间;黏度值大小依次为常压煮制浓缩黏度5907.22m Pa·s、真空浓缩5620.78 mPa·s、冷冻浓缩5270.44 mPa·s,差异显著;总糖的变化不明显;常压煮制浓缩的总酸含量最高,达8.28 g/L,真空浓缩和冷冻浓缩的总酸含量稍低;冷冻浓缩的果酱Vc含量较高,为2.59 mg/100 mL,真空浓缩含量极低,常压煮制浓缩Vc全被破坏;活菌数差异较大,分别为真空浓缩1.01×104、冷冻浓缩9.72×106、常压煮制浓缩8.91×103。结果表明,冷冻浓缩相比其他2种浓缩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发酵芒果果酱的品质,特别是菌种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籽瓜为研究试材,采用改进的草酸铵提取法提取籽瓜中果胶,通过真空热浓缩和冷冻浓缩2种浓缩方法对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比较不同浓缩方法对果胶提取率、理化品质的影响,以及能耗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冷冻浓缩液为提取原液体积的1/2时,冰晶中残余的果胶含量趋于0;冷冻浓缩法得到的果胶与真空热浓缩法得到的果胶颜色比较显示,亮度L*值前者高于后者,后者红-绿色a*值趋向红色,黄-蓝b*值趋向黄色;未经浓缩的提取液提取率为0.483%,冷冻浓缩法提取率为0.497%,真空热浓缩法为0.490%,2种浓缩方法下提取率差异性不显著;在能耗方面,冷冻浓缩法比真空热浓缩法节能71.62%。  相似文献   

8.
鸡蛋清溶菌酶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改革了鸡蛋清溶菌酶的纯化、浓缩和干燥工艺。通过调整透析液的pH值,加入磷酸盐、再调整其pH值,然后离心去除杂质得到纯化液。将纯化液在(40±2)℃下真空旋转蒸发,变浊时倒出、冷冻,25℃以下真空干燥。产品呈淡黄色,活性范围13 539~15 741 U/mg、平均为 14 021U/mg,与超滤浓缩、冷冻干燥产品的活性(14 610 U/mg)基本一致。产率(0.724 8 g/kg蛋清)比报道的工艺高19.75倍。  相似文献   

9.
浓缩是速溶茶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同的浓缩技术对速溶茶的品质影响不同。本文综述了真空浓缩技术、冷冻浓缩技术以及膜浓缩技术在速溶茶生产中的应用概况,比较了不同浓缩技术的优缺点,并对速溶茶浓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饲料级大豆浓缩磷脂与正己烷混合经离心除杂、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氧化氢脱色等步骤可以制备得到高品质磷脂,制备过程中无机陶瓷膜孔径应选择20 nm以下,过氧化氢脱色过程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温度不宜过高,在50℃,过氧化氢(浓度30%)用量1%和2%条件下制备的大豆浓缩磷脂色泽浅、透明度高、过氧化值低,性能接近于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