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少华 《现代保健》2009,(17):121-122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胃肠道联合静脉补液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给予胃肠道联合静脉补液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10例患者经24~48h治疗后,血容量补足,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血浆渗透压正常,1例于72h后纠正高渗状态,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补液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合理安排输液、保证胃管补液顺利进行,准确应用胰岛素、补钾、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是补液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93-694
目的比较不同补液方式治疗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肠道补液联合静脉补液,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以及渗透压开始降低时间和降到正常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的血糖、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渗透压开始降低时间和降到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补液联合静脉补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管补液治疗老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例,采用胰岛素+胃管补液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胰岛素+静脉补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6.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采用胃管补液治疗可有效降低血钠、血浆渗透压,降低体内的高渗状态,降低死亡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高渗状态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例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降糖及补液,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及补液治疗。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在胰岛素用量、高渗状态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高渗状态可以快速纠正高渗状态使血糖达标,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及胰岛素用量,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将390例妊娠中晚期因羊水过少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各13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对照组A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对照组B则采用单纯补液,治疗周期皆为1个疗程(7d),记录治疗后三组的羊水指数、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A与对照组B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18%、54.46%及33.08%,三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三组妊娠结局不同(P0.001),两两比较均不同(P=0.039,P0.001,P0.001)。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361)。结论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秋季3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1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联合口服利巴韦林,观察组采用静脉补液联合口服消旋卡多曲,经过5 d治疗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补液联合口服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属内科急症,多发生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高血糖及严重脱水,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有高血浆渗透压。治疗重点在于积极纠正高渗脱水状态,恢复血容量,并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降至最佳水平。我院近年收治39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经抗感染、静脉与鼻饲联合补液、持续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40%以上[1],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尿糖,而尿酮体阴性,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引起身体严重脱水而导致意识障碍、循环衰竭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合理、准确地抢救至关重要。1抢救措施1.1合理安排输液补液和应用胰岛素是抢救高渗性昏迷的同步措施,应专用一条静脉通道补液。1.1.1补液途径病情较轻者,鼓励自己饮水;不能进食者,给予插胃管经胃肠道补液,尤其是年龄较大者,胃管补液量应占总补液量的2/3。1.1.2补液种类目前认为如无休克而渗透压明显增高者,应给0.6%低渗NaCl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效果、不良反应。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97.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χ2=6.672、P=0.01);两组发生注射部位疼痛、头晕及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及高渗盐水治疗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加3.0%高渗盐水静脉滴注,持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钠水平以及心功能分级等。结果对照组血钠水平为(128.33±6.23)mmol/L,治疗组为(139.67±5.72)mmol/L,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联合静脉滴注高渗盐水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钠水平与心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81例单纯行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的3种给药途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为静脉用药组,在常规补液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叶酸治疗;B组为肌内用药组,在常规补液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肌内注射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C组为口服用药组,在常规补液疗法的基础上口服思密达联合宝乐安治疗。结果: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C组。结论:在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不同药物的3种给药途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均能快速止泻、退热、缓解呕吐症状,以山莨菪碱肌内注射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松解术联合营养神经药物复方三维B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 集本门诊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经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周围神经松解术联合复方三维B,对照组单纯使用复方三维B药物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整体症状分数表(GSS)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VAS及症状积分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另外,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表明,2组与发病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周围神经松解术联合药物复方三维B对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肯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3例,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采用神经介入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hs-CRP、 S100β、 NSE及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T、 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rt-PA静脉溶栓,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补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静脉补液量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96.36%vs 94.55%),P>0.05。观察组静脉补液量为(413.1±84.4)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3.8±105.4)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血钠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一定的低渗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不仅大幅降低静脉补液量,同时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6.
郭丽欣  张万卿  何倩 《现代保健》2011,(22):140-141
目的厂解阿魏酸钠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值,胰岛素的用量及尿蛋白的排泄量等指标。结果阿魏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可作为一种糖尿病治疗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肠内补充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溶液对犬35%TBSAⅢ度烧伤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研究其复苏效果.方法 Beagle犬18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作35%TBSA 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高渗液组和静脉等渗液组.肠内高渗液组于伤后0.5 h通过肠道给予1.8%高渗氯化钠葡萄糖液,24 h补液总量按2 ml/(kg·1%TBSA),前8 h匀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 h匀速输入另一半;静脉等渗液组于烧伤后通过静脉补充0.9%氯化钠葡萄糖液,24 h补液总量按4 ml/(kg·1%TBSA),其他同高渗液组;对照组烧伤后不给予液体.测定各组犬的平均动脉压、心排量指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和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烧伤后各组心排量均明显下降,两补液组伤后2 h逐渐回升,明显高于不补液组(P<0.05);烧伤后各组平均动脉压均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两补液组高于不补液组(P<0.05);烧伤后各组的胸腔内血容量均明显降低,肠内补高渗液组烧伤后2 h逐渐回升,高于其它2组(P<0.05);同时烧伤后各组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增高(P<0.05),肠内补高渗液组于烧伤后2 h则逐渐回落,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35%TBSA烧伤早期肠内补充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在减少1/2补液量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一定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在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中采用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治疗的病患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给予研究组病患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的窒息例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中采用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等静脉补液可以明显提高羊水的指数,并降低新生儿的窒息例数,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和人们寿命的延长,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急剧上升。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伴应激时常易发生酮症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如同一般人一样,可能患有需要手术治疗的各种疾病。这些情况下,糖尿病病人往往需要接受补液治疗,补液治疗是否及时或恰当,往往是治疗及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者1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观察组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