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索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问题,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发展了多种检测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药物检验方式观察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8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获得134株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甲硝唑耐药性分析.结果:所选85例患者共培养出134株幽门螺杆菌,其中耐药菌株85株,耐药率63.43%,患者的耐药MIC范围8~126μg/mL,不同时间患者静点甲硝唑的胃液药物浓度、不同时间段血清药物浓度变化差异明显(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血清中的甲硝唑浓度在用药后逐步上升,用药1h后达到峰值,胃液中的药物浓度则在用药4h后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在胃上皮管腔表皮发现的革兰阴性菌,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主要病因.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溃疡病的重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影响治疗效果.根治Hp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及益生菌联合用药,标准三联方案可以提高疗效,但受抗生素耐药性限制,临床还需序贯治疗和四联方案.本文介绍了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联合应用,为早期控制其感染率,提高根除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对甲硝唑、替硝唑、四环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利福平等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本文通过药敏试验分析Hp对所选的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由Hp感染引起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合理用药提供证据。结果:本文106例患者中共检验出Hp阳性数为86例,阳性率为81.13%。Hp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硝唑(45.35%)、克拉霉素(25.58%)和阿莫西林(22.09%),替硝唑(20.93%)、四环素(2.32%)和利福平(2.33%)耐药率极低。结论:本地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应在药敏检测指导下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主要寄生在胃,全球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1]。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2]。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3]。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逐渐上升,各种因素下中国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幽门螺杆菌耐药形式也非常严峻,因而耐药率始终在低位的呋喃唑酮在根除治疗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意义。尽管该药近期因不良反应风险被限制应用于幽门螺杆菌之外的其他感染,但临床研究发现含有该药的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和补救治疗中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根除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合理使用呋喃唑酮方案,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高耐药背景下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仍然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芳 《海峡药学》2007,19(4):68-70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Hp的根除有助子溃疡愈合,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p对常用抗生素的原发和维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是根除Hp感染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根治Hp的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及防治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陈少仪 《抗感染药学》2021,18(9):1269-1272
目的:探讨医院184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季节与职业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8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流行特征,采用平板掺入法完成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针对其耐药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医院184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完成病原菌检测,经匹配获得有效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病例数1802例,有效率为97.83%;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均完成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时间分布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一年四季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6~8月有804例(占44.6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职业分布较广,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家务、农民和个体供商业人员,分别占15.65%、10.77%及10.54%;对患者幽门螺杆菌的耐药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其耐药率分别为95.12%、19.98%和19.75%.结论:医院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分布较广,主要为农村镇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群;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治疗时应对其加强耐药性分析,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率不断攀升,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已直接影响到Hp根除率,据报道国际标准三联疗法根治率已降至67.2%[1],因此对所分离培养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特别是既往有Hp根除失败的患者,个体化选择性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并据结果确定治疗方案,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降低病原菌耐药水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我院2年来据药敏试验指导根除及传统三联治疗分析,旨在探讨药敏试验对根  相似文献   

10.
108株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耐药分析及其对Hp根除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菌株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8例Hp阳性患者的临床分离株,采用E-test方法测定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并用7d三联疗法或3d四联疗法分别对其中41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结果:108株幽门螺杆菌菌株中,对甲硝唑耐药率为37.0%,对克拉霉素耐药率为13.0%,对其中18株幽门螺杆菌菌株进行了阿莫西林的药物敏感试验,发现1例耐药,7d疗法和3d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敏感株的根除率分别为91.7%及80.0%,耐药株的根除率分别为40.0%及25.0%。结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均有耐药出现,其中以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呈增高趋势,耐药菌株的出现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判断耐药菌株,计算出耐药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耐药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则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Hp对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间Hp对以上四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导致Hp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Hp的耐药性,临床用药是应严格按照药敏实验结果谨慎选药,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因患有胃病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医生建议我服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但请问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重庆华先生华先生:根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由于对幽门螺杆菌真正有效的药物非常少,而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又在逐年增加。因此最好的治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感染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原。目前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病人的依从性、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费用高、感染复发等缺陷。而制备幽门螺杆菌疫苗将克服上述问题,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至今人们对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已在抗原和佐剂的选择、免疫途径、疫苗免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近几年来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的发展方向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大量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治疗仍是抗Hp感染的主要方法,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逐年上升,使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疗效逐年下降。因此近年提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与多种消化系统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有效的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也日趋严重,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呈现不同的耐药趋势。掌握其耐药趋势对于选择高效、合理的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控制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今年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治疗经历、不同疾病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胃黏液层和胃黏膜表面的常见致病菌,全球感染率已超过5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以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疗法为常见。随着抗生素的酸不稳定及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升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不断下降,为药物递送提出了新的挑战。纳米给药系统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达到靶向、缓控释递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H. pylori的结构特征与其定植、耐药性的产生之间的联系,并针对H. pylori特征结构,归纳总结了纳米给药系统在幽门螺杆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研究和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1-1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检测方法和规律。方法:通过改良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研究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胃癌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阳性为66.67%,其他胃部疾病的Hp感染阳性率为33.45%~49.96%;Hp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8.35%,对阿莫西林等4种药物的敏感率均在75%以上,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达到96.11%。结论:本实验方法对判断幽门螺杆菌耐药率有较大的敏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文选择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1例,对其先进行Hp阳性检测,然后再进行克拉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本文121例患者的胃黏膜培养Hp最终阳性数为95例,阳性率为78.51%。在这95例Hp阳性的患者中共检出对克拉霉素耐药的Hp有28株,耐药率为29.47%(28/95)。28例Hp耐药株中男性的耐药率为30.00%(15/50),女性的耐药率为28.89%(13/45)(P〉0.05)。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克拉霉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克拉霉素耐药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但是其耐药性与患者年龄和疾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9.
头孢类抗生素对根除失败者幽门螺杆菌药敏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所感染的菌株对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和头孢丙烯3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探讨这3种头孢类抗生素用于再次根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收集了62例初次根除失败者胃窦黏膜标本,从其中46例标本中分离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这些菌株对3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 46例Hp菌株中对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和头孢丙烯耐药的耐药率分别为4.3%、10.1%和19.6%。结论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在体外对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所感染的菌株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有望用于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的再次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因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