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h血型D抗原是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抗原.D抗原有多种变异体,如弱D型、部分D型、D放散型(Del)等.Del红细胞膜D抗原非常弱,常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测定为阴性,只有通过敏感的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出.Del在不同民族中表型频率差别较大.目前,全国大部分血站提供给临床的RhD阴性血液,都没有检测Del或用PCR方法检测RhD基因及Del基因型,因此对RhDel血液的继续研究就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吴争胜 《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911-1912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第二大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Rh 血型系统的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1],因Rh血型不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曾有报道,Rh血型已普遍成为血型检验的常规项目。但由于Rh血型系统中D抗原存在弱D及D放散型等,因而在临床输血分型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任何献血者被检出是Rh弱D型后,应该当作Rh阳性看待,而任何受血者Rh弱D型都应被当成Rh阴性者看待。本科在1例急诊宫外孕产妇血型鉴定中发现弱D型并产生抗E抗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Del型的分布情况,充分掌握Rh(D)阴性献血者资料,为临床需求提供保障。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标本再用抗球蛋白法进行Rh(D)阴性确证试验。用生理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将Rh(D)确证实验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和Rh表型检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Rh(D)确证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Del型检测。结果筛检并确证1451份Rh(D)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类结果包括A型449份、B型384份、AB型146份、O型472份。性别分类结果包括男性842份、女性609份。Rh(D)检测结果中40份弱D、395份Del阳性、1016份Del阴性。Rh表型中29份CcdEe型、439份Ccdee型、93份CCdee型、778份ccdee型、99份ccdEe型、5份ccdEE型、1份CcdEE型、2份CCdEE型、1份CCd--型、3份--dee型、1份--dEe型。结论本血站具有丰富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对Rh(D)阴性献血者标本进一步开展Rh表型和Del检测,掌握Rh(D)阴性供血者信息资料,有助于保障Rh(D)阴性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妇中,检出d/d基因型97例,Del型20例,弱D15型1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在97名RhD阴性(d/d)孕妇中,有38例产生抗-D;20名Del血型孕妇均未检出抗-D;3名RhD-CE(2—9)-D/d中有2例产生抗-D;1名弱D15型的孕妇未检出抗-D;1名DⅥⅢ型孕妇抗-D检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孕妇的妊娠次数以及外周血中检出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抗-D的产生有相关性,这可以成为Rh阴性孕妇被D抗原免疫的证据。结论不同D亚型的个体可能会对D抗原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我们认为在中国Del血型的受者可以接收D阳性血液。建立有区别的输血规则可以节约有限的Rh阴性血资源和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唐山地区Rh(D)阴性献血员弱D和Del表型的分布.方法 271例初筛为RhD阴性的血液标本用微柱凝胶检测卡筛选并确认弱D表型,然后用吸收放散试验从微柱凝胶卡试验阴性的血样中筛选并确认Del表型,Rh因子用常规血清学检测.结果 微柱凝胶检测卡共筛选出弱D表型12份,吸收放散试验共筛检出Del表型75份.结论 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经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献血员,应当再筛选出弱D及Del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患者提供血型抗原尽量相同的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4,549名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结果 Rh(D)抗原、Rh(C)抗原、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9.50%、88.29%、52.91%.Rh(D)抗原阳性和Rh(D)抗原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将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测纳入输血前的常规检验,输血时尽量提供主要抗原同型输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40例Rh(D)阴性无关献血者Del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系统是继 ABO血型之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系统 ,也是较复杂的血型系统。有研究表明黄种人与白种人 Rh(D) (- )个体不完全相同 [1 ] ,一些 Rh(D) (- )个体用吸收放散方法仍能检测到 D抗原 ,称为 D洗脱阳性 (Del)。笔者对本站 136 5 8名献血者进行了 D抗原检测和 Del筛查 ,并追踪供血史 ,调查 Rh(D)阴性患者输用 Del血后的情况。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  136 5 8名献血者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 ,均进行 Rh(D)检查 ,将检查出的 4 0例 Rh(D) (- )个体再进行Del筛查 ,对输用 Del血液的 3例 Rh(D) (- )患者进行抗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阳市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型规律,建立Rh D/C/c/E/e抗原阴性供者库,为临床急救用血患者提供帮助,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2014年南阳市81 462例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进行Rh D血型鉴定;经初筛和确证试验后,对Rh D阴性的血标本进行Rh E/e/C/c血型分型;采取统一的标准,对献血员详细资料认真登记;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无偿献血者Rh E/e/C/c血型分型资料库及实物库。结果:Rh D阴性献血者300例(0.37%),Rh抗原表型为ccdee和Ccdee者占83.0%。结论:南阳市人群中Rh D阴性血型在所占的比例大约为4%,Rh D阴性献血者Rh E/e/C/c血型分型情况为:ccdee(50.67%)Ccdee(33.00%)ccd Ee(5.67%)CCdee(5.33%)Ccd Ee(5.33%)。建立Rh E/e/C/c血型分型库对临床输血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站确认为RhD阴性的献血者中弱D、部分D、Del表型的比例及对安全输血的影响。方法血站使用单克隆IgM抗D试剂检测D抗原,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弱D或部分D;将血站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标本送专业机构,用吸收放散试验和基因分型做进一步鉴定。结果 50例在血站确认为RhD阴性的献血者中,检出弱D 4例,占8%;检出Del表型13例,占26%;33例被确认为RhD阴性,占66%。结论弱D、Del表型作为阴性血液输给阴性受血者,可刺激产生抗体,给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初筛Rh D阴性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广谱抗球蛋白微柱凝胶卡和Rh血型分型卡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站859份初筛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鉴定和分型。结果859份Ig M抗-D阴性标本中检出弱D型45份(占5.24%),Rh D阴性814份(占94.76%);Rh D阴性表现型分布以dccee(59.95%)和d Ccee(27.89%)居多,c和e抗原频率较高,分别为97.54%和99.63%;Rh弱D型献血者表型cc Ee占比例最高为60%。结论对本地区初筛Rh D阴性献血人群的Rh血型抗原分布有了具体的了解,可对本地区Rh血型系统的稀有血型队伍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00例Rh D阴性孕妇进行D放散型(Del)表型筛查及基因型分析,同时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以指导Del血型孕妇的产前监测。方法 2016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集100例多次妊娠且初筛为Rh D阴性的孕妇外周血标本,采用抗球蛋白凝胶卡法检测Rh D血型,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采用Rh血型分型卡检测Rh CE抗原;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Del血型表型鉴定,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进行RHD*01EL.01(RHD*1227A)等位基因检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Del表型标本RHD基因合子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对D变异型标本,进行D抗原表位检测(D-Screen)和RHD基因10个外显子的PCR扩增及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00例标本中检出Del表型27例(27%),均没有产生抗-D,其中21例Rh CE抗原分型为Ccee(77.8%),4例为CCee(14.8%),2例为Cc Ee(7.4%);25例RHD基因型为RHD*01EL.01/01N.01(92.6%),2例RHD*01EL.01/RHD*01EL.01(7.4%)。此外还检出D变异型4例(4%),其中包括2例部分DⅥ3,1例弱D25和1例弱D15,均未产生抗-D。检出Rh D真阴性血型69例,其中产生抗-D 9例(12.7%),且有2例合并抗-C;产生抗-c E合并抗-Jkb1例。结论携带有RHD*01EL.01等位基因的"亚洲型"Del血型孕妇在Rh D阳性胎儿的免疫刺激下,很可能不会产生抗-D,属于完全性Del(complete Del)血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h阴性个体输血中Del型红细胞的D抗原免疫原性。方法对临床输血的Rh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跟踪检测,采用PCR-SSP法检测标本RHD基因,间接抗球蛋白法检测抗-D效价,流式细胞术对比输血前后抗体强度的变化。结果 2名输注Del型血液的Rh阴性患者,抗-D效价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抗-D强度明显升高,说明Del表型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结论为了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阴性的供血者,应进一步排除弱D及Del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的Rh阴性献血者中RhDel表型的概率。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鉴定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鉴定Del表型。结果122名Rh阴性血型的献血者中检出35例RhDel表型(概率为28.69%)。结论目前常规盐水法初筛的Rh阴性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RhDel表型,应引起输血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便于获得丰富的Rh(D)阴性血液,满足临床的需求,以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采用Rh(D)初筛试验及Rh(D)确证试验,筛查20 3961例献血者中的Rh(D)阴性献血者;将筛出的Rh(D)阴性献血者分别建立档案,然后汇总所有Rh(D)阴性献血者的档案,以形成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将资料库中的Rh(D)阴性献血者,分别按ABO血型、性别、人口来源、年龄及民族分类,以探讨资料库的构成状况。结果在203 961例献血者中,共筛出303例Rh(D)阴性献血者,筛出率为0.15%;在303例Rh(D)阴性献血者中,按ABO血型分类,A型90例、B型75例、AB型18例、O型120例,按性别分类,男性180例、女性123例,按人口来源分类,常住人口204例、流动人口99例,按年龄分类,18—30岁171例、31—42岁74例、43—55岁51例、55岁以上7例,按民族分类,汉族226例、壮族65例、其他少数民族12例。结论目前,我中心有条件获得丰富的Rh(D)阴性血液,可以满足临床的需求;只有不断地扩大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的建设、加强对资料库的Rh(D)阴性献血者的管理、建立冷冻血库及开展自身输血,才能做到长期满足临床对Rh(D)阴性血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北荆门地区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表型分布情况.方法 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阴性标本,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RhC,c,E和e抗原使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38 921名无偿献血者中初筛为RhD阴性124例;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弱D 11例;除11例弱D和10例假阴性后,103例确认为Rh阴性标本中共检出Del型25例;103例确认为Rh阴性的标本,血清学表型分布为dccee 63例,dCcee 28例,dCCee 6例,dccEe 4例,dccEE 1例,dCcEe 1例.结论 湖北荆门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中存在相当比例人群携带弱D表达抗原,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应加强弱D或Del型的确认.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多态性分布状况,以及Del血型与其它Rh血型表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RhD阴性表型的个体,分析Del血型的Rh表型分布,对特殊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607例样本中,检出d/d基因型428例,占70.5%;Del型125例,占20.6%;弱D15型21例,占3.2%;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1例,占5.0%;DⅥⅢ型2例,占0.4%;Del血型个体中具有C抗原者比例较高,但亦有其它表型存在;鉴定出1例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结论对西安地区Rh阴性无偿献血者D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揭示了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既有临床意义,也有遗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Rh血型系统是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RhD抗原表型除正常D阳性和阴性表型外,还存在多种D变异型.D变异体主要包括弱D(weak D)、部分D(partial D)和DEL型[1].为避免在血清学上RhD变异体被误定Rh阴性,采用DNA基因分型技术鉴定D变异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广东汉族人Rh血型调查及供血者计算机检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正> Rh血型不合的输血与母婴Rh血型不合可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反应,东方人Rh血型中抗原的免疫强度依次为D、E、c、C、e,及时提供相合血液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对广东汉族献血者3万人进行Rh_0(D)抗原调查,发现抗D、抗E和抗cE血清7份;并使用电子计算机建立了Rh血型供血者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9.
33名RhD(-)无关献血者中Del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Rh血型系统是较复杂的血型系统,最近,有研究表明黄种人与白种人RhD(-)个体不完全相同,一些RhD(-)个体用吸收放散的方法仍能检测到D抗原,称之为D洗脱阳性(Del)[1].笔者对本站10382名献血者进行了D抗原检测和Del筛查,并追踪供血史,调查RhD阴性患者输用Del血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输血疗法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Rh血型越来越受到重视。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它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其中D抗原因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而成为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外最强的红细胞抗原。D抗原不合的输血,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可以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是使胎儿死于子宫内。为扩充Rh阴性血液资源,满足临床用血需要,十堰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1月开始对RhD血型进行自动化检测,确立了快速、准确的微量板自动法筛查RhD血型,截止2007年1月,总计对十堰市无偿献血者筛查64108例,共检出Rh阴性献血者179例,并以此建立十堰市稀有血型队伍资料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