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跨越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大致以从本省中部东西向通过的浙赣铁路为界,赣北区分属准地台内次级构造江南台隆和下扬子坳陷带;赣南区属华南褶皱系范围。江西的锡矿床,除火山岩型以外,其它类型均有产出。按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郭福祥 《广西地质》2000,13(1):1-6,40
华南大陆部分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属南华造山带,可分为NW-NWW向的滨特提斯褶皱系和NE向的滨太平洋褶皱系。滨太平洋褶皱系包含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后褶皱带,是蟾三民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主要褶皱时代,在陆缘弧褶皱带是晚侏罗-中始新世;在陆缘弧后褶皱带是中晚始新世之交。讨论了华南及邻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成因和状对称特点,以及陆壳减薄板段、  相似文献   

3.
浙江银坑山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成矿地质背景银坑山金银矿床产在浙江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下伏前泥盆纪陈蔡群变质岩系中。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按板块构造观点属江南古陆东南侧陈蔡—遂昌加里东岛弧型优地槽褶皱带。该区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伏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覆中生代火山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武功山区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接带的南侧,属华南澄江——加里东褶皱带武功山——北武夷山复背斜的西段(图1)本区自1938年高平、徐克勤开始调查,到1957年发现新余式铁矿为止,只进行了一些概略调查。1957年后,江西省地质局有关单位,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建立了区内震旦  相似文献   

5.
湘黔桂三角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台东南边缘与华南褶皱系的结合部位。全区经过武陵运动、加里东、印支燕山三次广泛的构造活动,规模宏大的褶皱和断裂共同构成了本区构造的主体轮廓。综合前人及本次研究成果,研究区层控型铅锌矿主要控矿岩层有下寒武统、上震旦统、下奥陶统,深大断裂具导矿作用。矿床成因是以下渗古海水等为基础的成矿流体,由于加里东构造运动沿早期或同期的深大断裂迁移到控矿岩层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6.
陈毓川 《矿床地质》1983,2(2):15-24
本文所述及的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黄汲清先生所划分的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范围。该区在下古生代时期为冒地槽,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褶皱隆起,结束了地槽阶段。加里东运动之后,此区仍不断经受构造运动,成为比较典型的构造活化区。主要表现为:在海西时期一些地带强烈断陷,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如湘南、河池—南丹等地区;印支—燕山时  相似文献   

7.
<正>始新世末期至更新世末期,是华南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期(李建威等,2008)。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含锰源岩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形成次生氧化锰矿,广泛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福建等省区。湘南的蓝山盆地是氧化锰铁矿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湘南中晚泥盆世蓝山盆地,地处华南构造区"灵山一衡阳台盆"的北段,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二隆起带的过渡地带,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印支褶皱带的复合部位,属扬子板块边缘裂谷带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8.
蔡之衡 《地质论评》1985,31(4):340-346
一、前言云南地跨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江褶皱系以及松潘-甘孜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五个大地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内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分布广泛。过去除个旧锡矿外,其它地区较少发现锡矿,近几年根据锡石自然重砂异常发现了许多新的锡矿床(点)。在1:20万区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树芳 《地质论评》1964,22(5):357-363
一、前言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交接处。其北缘的浦口、浦镇、六合位于华北地台上,其他部分均居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由于底基处于稳定区和活动区的边界上,故构造活动颇为显著。本文就新构造运动的各种迹象说明其活动在晚第三纪开始,迄今仍未停息。  相似文献   

10.
江西地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外带,跨越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赣北属扬子准地台区;赣中及赣南属华南加里东褶皱区。元古代以来,两区均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或地壳运动)和不同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因而,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形变和成矿作用极为复杂,矿产资源甚为丰富,为我国铜钨矿产资源基地之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江西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铜铅锌成矿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铜铅锌的普查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