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红栓菌和槐耳菌对硒的耐受力以及菌丝体蛋白对硒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红栓菌的生长速率明显要快于槐耳菌.蛋白质富集硒的能力比槐耳菌强.但对硒的敏感性较强。当发酵培养基中硒的添加量达到25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且在发酵初期添加无机硒.红栓菌蛋白质富硒能力最强.其中蛋白总硒量为255.87μg.蛋白质中硒含量为6.40μg/mg。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进行了红栓菌对硒的耐受力及其菌丝体多糖对硒富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栓菌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硒浓度达到20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菌丝体干重和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mg/mL和29.8mg/g同时进行了红栓菌多糖富硒的发酵务件优化:pH5.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200rpm培养3d,在发酵起始加入硒溶液,菌丝体多糖及多糖中硒含量分别达到27.3mg/g和816.7μg/g,多糖对无机硒的转化率为34.2%。  相似文献   

3.
槐耳的鉴定与考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毅 《中国食用菌》1993,13(6):22-23
槐耳又名槐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药用真菌,可追溯到1600年前《肘后方》有关记述。但清代起渐湮没,现代误认为它是槐树上生长的黑木耳。它在民间仍有应用,认为可治疗癌症及炎症,有的地区还列为收购对象,但并非黑木耳。本文介绍对槐耳的菌种名称鉴定,考证及药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槐耳菌质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中国古代著名药用菌槐耳在营养基质上进行固体发酵,产生槐耳菌质,从中提取的清膏及进一步提取的蛋白多糖,都有明显的抑制动物体内瘤和延长生命等作用,抑瘤率可达50%左右,清膏治疗中晚期发性肝癌总有效率达75.71%,它们具有促进多种免疫功能的作用,是良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槐耳,学名槐栓菌[1](Trametes robiniophilaMurr.)。隶属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栓菌属[2]。自然分布于河北,陕西,辽宁,湖南,广西,福建等地。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槐、洋槐等阔叶树的树干上。近几年研究发现,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3],抵抗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  相似文献   

6.
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硒浓度、不同培养天数以及菌种在含硒斜面上驯化与否等因素对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和孢子菌种培养的金针菇001号富硒菌丝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金针菇12号菌丝多糖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Na2SeO3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菌种在含硒斜面驯化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富硒菌丝以培养12d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hila)是一种药用真菌,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栓菌属。菌盖无柄,半圆形,白色,生长在槐、洋槐及青檀等树干上,产于我国河北、陕西等地。槐栓菌主要用于治疗扁桃腺炎、肺炎和肝炎等疾病。目前临床应用的槐栓菌,均以固体培养法制得,数量有限。为了扩大药源,我们于1980年开展了槐栓菌液体培养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灵芝富硒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魏华  李建平 《食用菌》1996,18(3):7-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酶有保护生物膜不受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和自由基损害的作用。许多动物实验证实硒有防癌、抗衰老作用。历史上由于我国农村膳食中硒的不均匀分布,克山病曾在我国15个省和自治区的低硒范围内流行,并严重威胁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低硒区居民补充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灰树花富硒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强。在含硒10 ̄300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均能生长,当硒含量超过250mg/kg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添加10 ̄200mg/kg硒,菌丝体富集硒的浓度范围为6.14 ̄882.1mg/kg,但以添加50mg/kg硒时菌丝体硒吸收率最高,为4.9%。  相似文献   

10.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硒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超过70%的地区缺硒。因此摄食富硒食品已成为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食用菌是最好的富硒载体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食用菌作为富硒产品的优点,富硒食用菌的固态栽培和液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及富硒原理,食用菌中硒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富硒食用菌中硒的生物可吸收性及食用安全性,富硒食用菌的保健功效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茶树菇菌株富硒生长及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五种茶树菇菌株富硒生长的状况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和As-1在耐硒和蛋白质及多糖的合成上都优于其他3个菌株。2μg/mL和5μg/mL硒浓度对5种茶树菇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μg/mL硒浓度中的菌丝生物量和蛋白质、多糖的含量达最高值,野生种和As-1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达022mg/mL和0.23mg/mL,多糖含量分别达038mg/mL和0.41mg/mL。硒浓度超过10μg/mL,对各菌株的生长表现为抑制,当硒浓度大于50μg/mL,时,除野生种外所有菌株停止生长。野生种具有较高的耐硒能力,在硒质量浓度在50μg/mL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外源硒对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有机硒含量和硒形态的影响,采用亚硒酸钠浅层静止法培养冬虫夏草耳型菌核,培养的冬虫夏草耳型菌核经真空冷冻干燥和超微粉碎后测定总硒含量、无机硒含量,采用HPLC-ICP-MS法分析硒形态。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总硒含量随外源硒添加的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有机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99%以上;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有7种硒形态,分别为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四价硒、硒代蛋氨酸、六价硒以及两种未知硒形态。  相似文献   

13.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硒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超过70%的地区缺硒。因此摄食富硒食品已成为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食用菌是最好的富硒载体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食用菌作为富硒产品的优点,富硒食用菌的固态栽培和液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及富硒原理,食用菌中硒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富硒食用菌中硒的生物可吸收性及食用安全性,富硒食用菌的保健功效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建伟 《中国食用菌》2014,(4):20-21,24
采用槐耳T菌株作为诱变材料,进行60Co射线的诱变试验(剂量为1000Gy,剂量率为10Gy·min^-1),筛选出多糖含量高且适合栽培的新菌株T189,其多糖产量为37.13%,比槐耳T菌株(27.48%)提高35.1%。  相似文献   

15.
贝叶多孔菌液体培养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华民  徐泽平 《中国食用菌》2002,21(4):42-43,45
通过液体培养 ,以菌丝产率为目标 ,对贝叶多孔菌 (Polyporusfrondosus)的生长因子做了探讨。结果表明 ,PF— 0 0 0 1中适合液体培养的理想菌株 ;在基本营养物质葡萄糖 (2 % )、乳蛋白 (0 3% )中加入麸皮汁(10 % )、玉米粉汁 (2 % )、KH2 PO4(0 1% )、VB1(5 0ppm)有利于促进该菌的菌丝产率  相似文献   

16.
富硒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素芳  吴法先 《食用菌》1990,12(6):19-20
  相似文献   

17.
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富硒金针菇菌丝体中提取多糖,菌丝体的多糖含量为42.30mg/g干菌丝,粗多糖收率为5.97%,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73.62%。同时还研究了热水浸提法的分离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硒浓度对蜜环菌进行了补硒培养,研究了硒对蜜环菌生长、蜜环菌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硒处理浓度为20 mg/L以下时,能够促进蜜环菌菌丝体的生长,超过该浓度之后,硒对蜜环菌菌丝体的生长产生阻碍;对于蜜环菌多糖来说,在试验所涉及的浓度范围内,硒能够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但对胞内多糖合成的影响不如胞外多糖明显。  相似文献   

19.
液体培养猪苓菌丝的富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ex Fr.)Pilat]菌丝液体培养的富硒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硒添加量为2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率和富硒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