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部位烤烟原料制成的加热卷烟感官质量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以湖南郴州不同部位烤烟国标仿制样品为材料,对其热解产物和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烟叶作为加热卷烟原料感官质量评价得分最高,但质量档次得分与下部烟叶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烤烟原料热裂解气溶胶中生物碱类物质含量以上部烟叶最高;呋喃类、醛酮类和有机酸类成分总量以中部叶最高;酚类致香成分总量以下部烟叶最高,但与中部烟叶无明显差异。化学成分中总植物碱、总氮含量与劲头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2和0.837;除劲头外各感官指标随总糖、还原糖、钾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烤烟原料热解产物与加热卷烟刺激性的相关性最显著,与香气、质量档次和总分相关性相对较弱。除酯类、生物碱类、硬脂酸及2,3’-联吡啶外的热解产物与加热卷烟感官质量贡献基本一致,均与除劲头外的感官指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加热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探索不同类型烟叶在加热卷烟中的利用价值,以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白肋烟、晒黄烟、晒红烟及烤烟为试验材料,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了其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与以其为原料的加热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及其加热卷烟感官质量差异显著,其中烤烟总糖、脯氨酸、胱氨酸及苯丙氨酸含量最高,白肋烟总氮、钾、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α-氨基己二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最高,晒黄烟感官质量综合得分最高。(2)总糖、两糖差及胱氨酸与感官质量显著正相关,总氮、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及氨基酸总量与感官质量极显著负相关。(3)脯氨酸、天冬氨酸、氨基酸总量及胱氨酸对香气质、香气量、残留、稳定性及感官质量总分影响效应最大,其中胱氨酸为正效应;而总糖、总氮及两糖差对杂气、劲头、苦涩感、刺激性及干燥感的影响效应最大,且总糖和两糖差为正效应。最后建立了常规化学成分、氨基酸与加热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回归模型,可为我国加热卷烟烟叶原料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烘烤工艺对加热卷烟烤烟原料香气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烘烤工艺调制的初烤中部烟叶按照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进行感官质量评价,检测热裂解烟气中的香气物质含量,并对烟气中香气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烘烤工艺处理样品热裂解烟气中的香气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与H1处理相比,H2处理呋喃类、有机酸类、烯类、酯类等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3.63、0.43、0.30和0.87百分点;而生物碱类、醛酮类、酚类、醇类等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40、1.45、0.16和0.23百分点。H3处理呋喃类、生物碱类、酚类、烯类、酯类等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4.91、1.22、1.17、0.50和1.04百分点;醛酮类、有机酸类、醇类等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63、2.05和1.15百分点。在感官质量方面,H1、H2和H3处理烤后烟叶加热卷烟感官质量得分分别为76.9、79.6和89.2,H3处理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H2处理有利于烟碱的积累,影响加热卷烟的劲头。H3处理巨豆三烯酮3、DDMP、棕榈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巨豆三烯酮3是H3处理热裂解释放成分中的典型香气成分,与口感、丰满度和香气的分布方向一致。在8点式精准烘烤工艺基础上适当提高变黄温度,降低干筋期温度,有利于加热卷烟烤烟原料感官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清香型产区烤烟基因型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在清香型烟叶主产区云南和福建种植11个烤烟基因型,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参试基因型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物质、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得分进行单类别指标和所有指标综合的聚类分析。  结果  1)云烟116与云烟87、NC71与PVH1452、云烟110与云烟119的单类别指标及所有指标综合聚类均分别聚在相同类群,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相似性较高,其他基因型间单类别指标和所有指标综合聚类的差异较大。2)感官评价聚为Ⅰ类群的云烟116、云烟87、K326清香型风格较典型,感官质量好,相似性较高。3)茄酮、降茄二酮、正己醛、2-异丙基-5氧-己醛、寸拜醇、西柏三烯二醇(a、b、c、d)含量与感官质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绿原酸含量与感官质量显著负相关,这些指标在基于感官评价聚类的类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云烟116、云烟87、K326清香型风格较典型,感官质量好,感官质量及多酚物质含量相似性较高,云烟116与云烟87感官质量及化学成分相似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清香型产区基因型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叶主要化学指标与其感官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5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关联度分析法,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其感官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总氮、烟碱等化学指标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呈明显负相关,而与劲头、浓度等呈明显正相关;糖/碱比、总糖等化学指标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劲头、浓度等呈明显负相关;对糖/碱比等反映烤烟质量的品质指标以往的认识不够全面,其中一些质量观念需修正;总氮、烟碱含量也是较为重要的化学指标,其中,总氮含量对香气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烟碱含量对劲头的影响最为显著.灰色关联分析用于烟叶质量分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更加准确、全面的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选择10款代表性加热卷烟产品开展感官评吸,基于口味提出并筛选感官描述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感官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表明:经评吸、筛选和整理,得到烟雾量、香味、灼热感、余味、谐调、杂气、劲头、浓度、均匀性、刺激性共10个描述词,可用于加热卷烟感官评价;参考传统评价指标对这些描述词进行合并、删减后,最终确定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重要度排名前6位的为香味、烟气、劲头、刺激性、余味和均匀性,其权重分别为25%、30%、10%、10%、15%和10%。该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及权重的建立,有助于合理、综合、直观地评价各款加热卷烟产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7.
选取中国市场价为每条200~300元的卷烟(30个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测定其挥发性香味物质含量,并对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运用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卷烟烟丝中的总香味含量,各类香味物质和感官评价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不同卷烟烟丝中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卷烟香气和杂气与烟丝所含的总香味物质以及大部分香味物质呈显著正相关。得到香气和谐调性指标的预测模型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总香味物质含量、新植二烯、酮类、醛类和酚类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中,总香味物质含量是影响卷烟感官质量的主体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卷烟感官指标的影响,采用多层次双三次样条插值的分析方法,在16个不同城市分别对某品牌卷烟的感官质量(11个评吸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温度4~10℃,香气韵调、香气质、香气量、谐调性、劲头、刺激性、干净度、杂气等指标分值低;2温度10~20℃,相对湿度30%~40%时,香气韵调、香气质、劲头、杂气、干净度、刺激性、香气量等指标分值高;相对湿度30%~70%时,谐调性指标分值高;3温度20~30℃,相对湿度30%~70%时,谐调性指标分值高;4温度30~35℃,相对湿度50%~70%时,香气韵调、香气质、谐调性、劲头、刺激性等指标分值高。5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卷烟感官指标的影响关系,对国内卷烟产品销售的重点区域进行调整,可确保卷烟产品在投放市场区域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相似文献   

9.
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影响重庆烟叶感官品质的主要化学因子,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糖分含量偏高,烟碱、总氮、淀粉含量适中,钾、氯含量偏低;两糖差、糖碱比偏大,两糖比和钾氯比适中,氮碱比偏小。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劲头与总氮、烟碱呈正相关,与糖碱比呈负相关;刺激性与钾含量和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总氮、烟碱含量呈负相关;甜度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与糖碱比呈正相关;透发性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因此认为,糖分、总氮、烟碱、钾和淀粉是影响重庆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6,(6):38-40
为了研究河南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河南烤烟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和评吸,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总糖含量与余味呈显著正相关,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评吸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总氮、烟碱含量与劲头呈显著正相关,钾、有机钾含量与燃烧性呈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总糖、总氮、香气质、香气量可以作为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相关性分析中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烤烟新品种中烟207是以优质高香气为主攻目标,兼顾抗病性和产量,采用云烟85的雄性不育同型系(MS云烟85)为母本,以香气浓郁且耐气候性斑点病的烤烟新品系095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株型筒形,叶形长椭圆,田间生长势较强;综合经济性状略优于K326,略低于云烟87。烤后原烟以金黄色为主,结构、身份和油分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和余味优于K326和云烟87;综合质量与K326相当,优于云烟87。中抗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中感青枯病和赤星病,感TMV、CMV和PVY,气候性斑点病的抗耐性优于K326和云烟87。综合评价,中烟207是品质、经济、抗病性状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适宜在东南、四川及陕西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科学评价滇西典型烟区云烟116烟叶工业适用性, 进一步丰富烟叶工业可用性评价体系。  方法  分别运用常规26项全指标法和优化后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 对滇西典型植烟区丽江、楚雄和普洱新品种云烟116和当前主栽品种云烟87烟叶工业适用性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1) 优化后的DTOPSIS法10项烟叶品质指标成熟度、油分、身份、总糖、烟碱、钾、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刺激性权重分别为0.0321、0.0285、0.0194、0.0887、0.0951、0.0504、0.2307、0.2307、0.1392、0.0852。(2)滇西典型植烟区烟叶工业适用性云烟116表现为: 普洱 > 丽江 > 楚雄, 云烟87表现为: 丽江 > 普洱 > 楚雄, 三个产地云烟116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但是普洱烟区云烟116烟叶的油分和色度得分显著高于丽江和楚雄, 工业原料需求符合度总体优于云烟87。(3)本文中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与常规26项全指标法对两个品种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适用于卷烟工业原料品质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烟叶柔韧性与内在品质的关系,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6个生态二级区上部和中部不同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研究了烟叶柔韧性与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柔韧性区域差异明显,渝东南烟叶柔韧性好,豫西、湘南烟叶次之,而滇东和豫中地区烟叶总体一般。烟叶柔韧性分值与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值和两糖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柔韧性分值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干燥感、回甜感等感官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发现,部分地区柔韧性对还原糖含量、香气质和感官综合品质分值变异的贡献率大于其他外观指标。烟叶柔韧性能够较好地表征内在品质,可用于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优化烤烟烟叶的醇化过程,对翠碧一号、K326、云烟87三个烤烟品种初烤烟叶(C3F)进行了醇化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醇化的进行,所有品种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平缓。醇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翠碧一号总氮、烟碱含量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总糖含量增加;而K326和云烟87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呈现小幅增加,总糖含量下降。所有品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幅有所不同,翠碧一号增幅最高,云烟87次之,K326增幅最少。烟叶pH值在醇化过程中均逐渐降低。翠碧一号烟叶醇化速度明显快于K326和云烟87。  相似文献   

15.
以2018—2019年207份C3F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香型区域烟叶水溶性糖组分含量及其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烤烟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占总糖的比例均值分别为46.43%、48.15%、2.29%、3.13%。(2)清甜香型、蜜甜香型和醇甜香型区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极显著高于焦甜焦香型、焦甜醇甜香型和清甜蜜甜香型区;(3)各香型区烤烟水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占比特点为:清甜香型、蜜甜香型和醇甜香型果糖、葡萄糖含量高,麦芽糖含量适中,葡萄糖占比高;焦甜焦香型果糖、葡萄糖含量低,麦芽糖含量高,麦芽糖占比高;焦甜醇甜香型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含量低;清甜蜜甜香型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低,果糖含量高,果糖占比高,蔗糖占比低。(4)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含量与烟气浓度呈负相关;果糖含量与香气质和杂气呈正相关,与劲头呈负相关;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含量与香型风格凸显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湖北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及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津巴布韦烤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颜色柠檬黄-橘黄,结构疏松,身份适中;香气质好量足,杂气较轻,余味较舒适,配伍性强.与津巴布韦烤烟相比较,外观及感官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在颜色、成熟度和刺激性上的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在结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余味上的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值与津巴布韦烤烟差别不大.2)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两者间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外观质量中的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及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相关决定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烟碱、总氮、糖碱比和氮碱比与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刺激性和余味相关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气候条件与烟叶质量的烤烟适宜种植品种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87、K326、黔西1号、毕纳1号、南江3号、韭菜坪2号、杜鹃1号品种为材料,在贵州省毕节市江苏中烟大方基地单元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在对比分析毕节大方与国内外优质烟区气候相似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化学指标可用性与感官质量,对烟叶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为卷烟工业引导基地单元的种植品种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大方与三明、津巴布韦、巴西的气候条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夹角余弦值在0.95以上,与三明的相似性最高,达0.98;云烟87的烟叶化学指标可用性指数最大,为92.14%,且感官质量表现最好。总的来看,江苏中烟大方基地单元最适宜种植云烟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