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父母职业接触铅对其子代某些形态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铅对作业工人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父亲和 (或 )母亲从事铅作业的 14 7名城区儿童 ( 6~10岁 )为接触组 ,父母亲均不接触铅及其它化学毒物的儿童 99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发铅、血铅、血锌卟啉及智商和部分血液指标。结果 接触组发铅、血铅、血锌卟啉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女性胸围发育明显落后于对照组 (P <0 0 1) ;上述改变以父亲母亲同时接触铅影响最大、父亲接触铅次之、母亲接触铅影响最小。结论 职业接触铅对子代健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父母职业接触锰对其子女智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锰对作业工人子女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前并至调查时其父亲或母亲从事锰作业的44名某冶炼厂子弟学校学生为接触组,居住同一地区、父母亲均不接触锰及其它化学毒物就读同一学校的23名儿童为对照组,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测定两组儿童的智商(IQ),并依据车间空气锰浓度和接触工龄计算出子女出生前父母的累积暴露指数.结果母亲职业性接触锰其子女智商低于对照组和父亲接锰组.父亲接锰组其子女智商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子女智商变化与母亲锰累积接触水平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母亲职业接触锰可能会对其子女的智力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父母怀孕前接触不同浓度CS2对子女智商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WlSC-R对父母孕前接触CS2>2 a 的61名儿童和3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智商测定,并计算平衡年龄、文化因素后的智商得分(VIQ,PIQ,FIQ)和因子(A,B,C因子)得分.结果不同浓度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智商和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中高浓度组得分最低.将接触组儿童分成父亲接触组、母亲孕前接触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3组智商和因子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父亲接触组得分最低.经Dunnett分析表明,父亲接触组与母亲接触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母亲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表明,母亲和父亲文化水平、孕前工龄、生育年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儿童智商得分有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只有父母亲文化水平、父亲接触工龄等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父亲高浓度接触CS2将导致子女智力发育水平低下,父亲接触CS2其子女智商得分低于母亲孕前接触组,接触组儿童智力发育与父亲接触工龄有关,也与父母文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接铅女工子女智商与血铅浓度等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7年对接触铅及不接触铅妇女子女104名进行了血铅及智商测定。发现儿童血铅几何均数接触组为22.03μg/dl,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的11.47μg/dl,P<0.01。对与智商有关的9个因素做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它们是: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月人均收入,血铅浓度。生后带养情况,父亲生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分析结果看出总智商与父亲文化程度与血铅浓度有关。即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智能愈高:而血铅含量愈高,儿童智能愈低。这一结果表明低浓度长期接触铅可能对儿童智能发育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某国家级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在某重金属重点防护区域(n=203)和非污染区(n=218)各选择1所小学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两所学校三~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智力测验和神经行为测验,并采集静脉血,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浓度。结果儿童血铅浓度范围为6.99~145.20μg/L,污染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中位数分别为30.30和25.66μg/L,污染区高于对照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在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生活对儿童血铅有显著影响: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父亲文化水平越高,其子女血铅水平越低;在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生活的儿童血铅水平较高;污染区儿童5项神经行为测试得分均低于对照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儿童静脉血铅浓度的增加,儿童智商和神经行为测试得分呈下降趋势,儿童智商(rs=-0.116,P0.05)和神经行为测试中划消数字得分(rs=-0.141,P0.05)与血铅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该重金属重点防护区域儿童铅负荷水平略高于一般地区,长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和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怀孕前父、母亲有不同浓度二硫化碳(CS2)接触史的儿童神经行为功能和尿中5-羟吲哚乙酸(5-HIAA)改变。方法选择怀孕前父亲或母亲有CS2接触史者所生育的子女61名为接触组,按父母接触水平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同时选取同一地区父母无任何毒物接触史的39名儿童为对照组,进行神经行为功能和尿中5-HIAA水平测试。结果父亲或母亲接触高浓度组儿童注意力、反应速度、心理运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都受到影响,低浓度组仅在视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所影响。分成母亲接触组、父亲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心理运动能力外未见到其他指标测试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尿中5-HIAA水平,接触组与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未见有显著性。结论接触CS2对子代可产生一定的神经行为改变,且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习困难儿童铅水平与智商及行为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学习困难儿童铅水平对其智力与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和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对 6 2例 6~ 12 a因学习问题来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进行了测评 ,同时测试了发铅、血清铅水平 ,对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控制混杂因子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 (GL M)分析了发铅、血铅对儿童智商的作用。结果 发铅水平与儿童智商呈负相关 (r =- 0 .2 6 4 ,P <0 .0 5 ) ,GL M分析结果表明高发铅可能对儿童智力有影响。结论 发铅是反映儿童铅暴露的较好指标 ,因检测相对简便、经济 ,对筛查儿童高铅人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铅对作业女工子代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铅对作业女工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某冶炼厂职工学校94名小学生(6 ̄10岁,其母亲孕前至调查地从事铅作业)作为接触组,以无铅污染的农村小学94名学生作对照,两组年龄,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基本相近。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测定发中的铅、锌、铜和镉;用荧光仪测定锌卟啉;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测定神经行为功能;用高压液相色谱仪、电化学仪测定尿中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铅作业女工子女及1:1对照组血铅、发铅、神经行为及生化的差异,了解铅对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基础。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测试组合中适宜儿童的四项测定神经行为功能,采用高效液色谱法-电化学法联检测澡高香草酸(HVA)和香草扁桃酸(VAM)的浓度。所得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接触组尿液中HVA和VMA减少,数字广度及最快反应时间得分减少。结论铅对女工子代物HV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儿童铅暴露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母亲孕中期血铅等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为期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期间对夫妇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2次系统地对他们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YCSI)对儿童进行智力测试(2004年),并采集幼儿指血165份、儿童指血161份。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①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儿童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数超过0.48 μmol/L(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 32.38%、38.09%、45.30%、43.03%、10.20%和9.68%.②高血铅组儿童的动物下蛋、视觉分析、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血铅组儿童得分(P<0.05)。③儿童图片概括得分与其幼儿时期血铅水平(b=-0.187,P<0.05)、母亲基线血铅水平(6=-0.147,P<0.05)呈负相关;儿童领悟项目得分与父亲基线血铅水平呈负相关(6=-0.172,P<0.05);而儿童动物下蛋、视觉分析、操作智商得分均与儿童当前血铅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特别是当前血铅水平对儿童智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以影响操作智商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预防儿童铅中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某蓄电池厂子校父母一方铅暴露者(实验一组),父母未铅暴露者(实验二组)及对照组学生各61名配对。 【结果】 实验一、二组学生的血铅(PbB)、尿铅(PbU)、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Hb)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降抵(P<0.01),表明长期铅暴露可引起学生体内铅蓄积量增加,干扰扑啉代谢和Hb合成。实验一组低智商检出率(14.75%)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母亲铅暴露者智商(IQ)为98.59,低于父亲铅暴露者(IQ=101.91)和实验二组(IQ=105.20),并显著低于对照组(IQ=106.16,P<0.01)。 【结论】 长期铅暴露的儿童,血红蛋白有降低的趋势;同时铅暴露也是影响学生智力发育的危险因素之一,督促政府和社会给予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以极大地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Conners量表在儿童铅暴露与行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寻找反映个体长期铅暴露水平的指标及特异的行为效应指标。方法 选取铅工业污染区1 ̄4年级学生98名为暴露组,非污染区学生10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铅,发铅,锌卟啉以评估铅暴露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联检测定尿中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的浓度,采用Conners量表评定铅暴露儿童的行为效应。结果 暴露组血铅,发铅和锌卟啉水平增高,分别平均为2.39 ̄2.42μmol/L,81.81 ̄83.7  相似文献   

13.
铅作业对男工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铅的生殖毒性,本文研究了铅接触对男工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接触男工的生殖、神经和消化系统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接触高铅尘浓度作业的工人,尽管生殖和消化系统症状积分与低铅尘浓度作业工人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是,神经系统症状积分和ZPP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01,P<0.05),而尿睾丸酮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铅吸收工人经驱铅治疗后,精子顶体酶活力明显升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殖系统症状积分与接触工龄、神经症状积分和ZPP水平明显相关(P<0.001)。这些结果提示,男工接触铅后可影响其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样分析 370名严重铅污染区儿童的血铅、锌原卟啉和ALAD基因型。结果 ALAD1 2 / 2 2 基因型的血铅水平 (2 6 2 1± 0 5 6 1) μmol/L高于ALAD1 1基因型 (2 36 0± 0 5 96 ) μmol/L ;而锌原卟啉水平也增高 ,前者 (13 0 7± 9 38) μmol/L ,后者 (9 90± 6 30 ) μmol/L。 结论 在同样的高铅暴露条件下 ,ALAD1 2 / 2 2 基因型可影响儿童体内铅负荷水平以及铅所致血液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Several researches has focused the hypothesis that low blood lead levels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hypertension. To ass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lead exposure and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 group of 27 workers, age range from 27 to 62 years, mean (SD) 36.52 (+/- 8.16) yr; length of employment mean (DS) 2.97 (+/- 1.67) yr, were recrui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BPb),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Dehydratase (ALAD) activity, Zinc Protoporphirin (ZPP), creatinine, hematocrit,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DBP)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ng term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related to a slight increase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mong workers who had been exposed to higher level of lead with respect to workers exposed to lower level of lead. Furthermore,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BPb) and ZPP resulted higher among workers exposed to higher level of ambient lead, while in the same group of workers ALAD activity resulted more inhibited. The authors concluded long term cumulative lead exposur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lood pressure in low level Pb exposed workers.  相似文献   

16.
儿童齿铅与智商关系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讨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在国首次用齿铅作为儿童体内铅负荷指标,以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测得的智商作为智力发育效应指标,研究了学龄前儿童龄 铅与智商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智能商其它混杂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7.
The value of measurements of zinc protoporphyrin in blood (ZPP) in the surveillance of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lead has been studied. From a group of referents, consisting of 1,088 men and 511 women,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normal mean ZPP is in the region of 25 micrograms/100 ml, and only rarely do values exceed 45 micrograms/100 ml. The higher ZPP values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 bloo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and appear to be manifestations of an iron-deficiency anemia. Women have higher ZPP values than men; smoking has no influence. Measurements of ZPP and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PbB) have been made every other month for 2.5 years on a group of around 200 men and 40 women exposed to lead in a storage battery factory. The mean ZPP of the group throughout the period was 70.9 micrograms/100 ml blood, and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log ZPP and PbB in the PbB range of 10-80 micrograms/100 ml has been established. ZPP thresholds in the control of excessive occupational lead exposure, and the economic advantage of ZPP measurements over PbB,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