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了 3 1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并收集临床资料 2 5例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月经改变、盆腔包块、阴道不规则出血、痛经等。大体标本特点与普通子宫肌瘤相似。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良性肿瘤 ,术后随访 2 5例 ,均存活。结论 :子宫特殊平滑肌瘤属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构成,为妇科肿瘤的罕见病例,约占子宫平滑肌瘤的0.03%~0.2%.本文报道我科于2009-2011年间诊断的3例子宫脂肪平滑肌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分析.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情况.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正确4例(18.2%);误诊为浆膜下肌瘤8例(36.4%),多发性肌瘤7例(31.4%),肌瘤突向宫腔3例(13.7%).在诊断为肌瘤的病例中,6例诊断为子宫肌瘤伴变性,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症.结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是一种以特殊方式生长的良性肿瘤,术前正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盆腔包块等。镜下部分或全部细胞核奇异,可见巨核、多核及核内粉红染云雾状假性包含体,核分裂象1~2个/10高倍视野(HPF)。结论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误诊,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苏木精一伊红(HE)切片观察。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细胞形态虽奇异,但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组织形态与平滑肌肉瘤相似。本文对1985~1995年本院收治及会诊的1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了随访研究。1临床资料奇异型平滑肌瘤6例,年龄最小者33岁,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4...  相似文献   

6.
选择收治的40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观察患者的术式、肌瘤复发与恶变情况。15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7例非典型性平滑肌瘤,1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例上皮样平滑肌瘤,3例脂肪性平滑肌瘤,2例恶性潜能未确定的平滑肌瘤,其中3例术后复发,无恶变病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多为良性肌瘤,对于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瘤诊断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6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9月诊治的66例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检查资料,并对有条件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尚一致,核分裂象每10个高倍视野0~4个,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及腹部包块为主,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无1例复发,行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仅1例术后复发,第2次术后诊断仍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结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临床表现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相似,镜下病理细胞可异常丰富,甚至出现个别异形细胞,易与平滑肌肉瘤混淆,但预后好,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全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唐涛  范嫏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5):297-298,I080
综述几种鲜为人知的子宫平滑肌瘤罕见类型,分别为分割性、胎盘绒毛叶样、胎盘绒毛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近5年内Roth等^[1-3]累积报道13例,另有其他作者的个案报道,迄今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特殊的生长方式,子宫外生性胎盘绒毛叶样及内生性分割平滑肌瘤常可突入盆腔和/或阔韧带内,手术中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故着重阐述肿瘤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有利于确诊,以避免扩大手术范围及术后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子宫平滑肌瘤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运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报道1例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子宫平滑肌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平滑肌瘤间质中见到大量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浸润,不侵犯周围子宫肌壁。大部分浸润淋巴细胞呈CD43、CD45RO、CD3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标志物TIA-1、CD8阳性。电镜见浸润的淋巴细胞破坏邻近的平滑肌瘤细胞。结论: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要注意与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变性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平滑肌瘤变性分为:透明变性、粘液变性及囊性变、红色变性、脂肪变性、钙化及坏死,均分别具有特殊组织形态之特征,其临床表现为良性。但术前诊断有时颇为困难。为此,将我院8年期间收治的23例子宫平滑肌瘤变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子宫平滑肌瘤中有一少部分特殊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多表现为良性,而病理诊断上却极易与恶性肉瘤混淆,有文献称之为“中间性”或“交界性”的平滑肌瘤,也有的称之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特殊组织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还有文献依据其病理特点称之为“生长活跃的子宫肌瘤”,本病的临床特点还不十分清楚。我院自2002年5月-2005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6例特殊组织类型的子宫肌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其中长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肌瘤的再发情况。结果:随访12~60个月,月经量过多症状改善占97.4%(38/39),下腹压迫症状改善100%(23/23),B超复查TUAE后1a、3a、5a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为59.8%、63.2%、64.6%,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1.3%、52.4%、55.6%(P〈O.001)。肌瘤栓塞后3a再发率4.25%(2/47),2例患者2次怀孕分娩。结论:TUAE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肌瘤远期疗效肯定、安全。子宫肌瘤栓塞后有一定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13.
21例子宫腺瘤样瘤病理分析及超声检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超声检查特点以及与平滑肌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超声学检查。结果:子宫腺瘤样瘤多位于子宫肌壁间、浆膜下,直径介于0.5—6cm,肿瘤切面形成细小腔隙或腺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免疫组化染色:AE1/AE3、Vimentin及Calretinin、MC均阳性,EMA有11例表达(52.38%),S-100有17例表达(80.95%),CD34、SMA、ER、PR及NF均阴性;超声表现呈低回声或等回声非均质结节,类似于平滑肌瘤或肌腺病。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肌腺病并发,超声学检查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支持其为问皮来源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4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常规HE切片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imentin、desmin、SMA、CD10、LCA、ER、PR和Ki-67,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是下腹部包块及腹痛。镜下以瘤细胞丰富、核固缩深染及出血、坏死为特征。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10和LCA均(-),vimentin呈弱(+),desmin呈(+),SMA呈局灶性强(+);在分化较好的瘤细胞中3例ER呈弱(+),PR呈强(+);Ki-67增殖指数均〈1%。核固缩的瘤细胞中各种抗体均为(-)。结论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平滑肌瘤类型,患者常有口服避孕药及与妊娠有关的病史,其镜下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在做病理诊断时,应注意与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瘤红色变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及子宫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妇科良性肿瘤,普通子宫平滑肌瘤可逐渐发展为变异型子宫平滑肌瘤,甚至恶变为肉瘤。子宫平滑肌瘤既往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B型超声及CT。随着技术不断发展,MRI可更好地反映子宫平滑肌瘤的组织差别。本文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诊断不难,依肌瘤与子宫肌壁关系分为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肿块多已较大;而阔韧带平滑肌瘤是浆膜下肌瘤中的特殊类型,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囊变,极易与卵巢或其他盆腔肿瘤相混淆.笔者搜集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阔韧带平滑肌瘤18例,以探讨此病的CT与MRI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7.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较为少见。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2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72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妊娠24例,合并变性15例;非妊娠248例,合并变性14例。妊娠变性率高于非妊娠者(15/24与14/248,P<0.001)。绝经患者23例,7例合并变性;非绝经患者249例,30例合并变性。绝经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率较非绝经者高(7/23与30/249,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肌瘤易发生变性,绝经患者更易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合并肌瘤者应常规术前诊刮。  相似文献   

19.
子宫平滑肌肿瘤50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最常见的肿瘤,其中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平滑肌瘤(1eiomyoma,Im)。平滑肌肉瘤(1ieomyosarcoma,lms)很少见,发病率〈1%。还有一类交界性肿瘤,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肿瘤,本文对500例子宫平滑肌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良性肿瘤,自1975年首次报道,截至现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足100例,该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90%为绝经前的经产妇,IVL虽然在病理中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其生长方式类似于恶性,属于激素依赖型肿瘤[1]。IVL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良性肌瘤组织向周围静脉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