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涡轮增压器壳体的结构特征和铆压要求,设计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和自顶向下的气缸自动压紧装置,设计双工位同时铆压的工作机构。根据装配关系计算最大过盈量情况下的铆压力大小,选择了合适的铆压气缸。使用NX Nastran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铆压的可行性,完成了铆压机的设计,有效提高了铆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谢又炎 《模具工业》2010,36(5):28-30,35
介绍了某电磁继电器导磁铁芯的成形工艺与叠铆工艺的改进,拟定了铁芯在多工位级进模上的成形和分组方案,实现了多个不同尺寸导磁铁芯片在多工位级进模内高速自动叠铆和分组。详细介绍了导磁铁芯自动叠铆成形的排样方案与级进模结构。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制造精度高。经生产验证,导磁铁芯组叠铆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梁壮 《模具工业》2003,(10):19-22
介绍了利用液压机或冲床的一个工作循环 ,完成零件翻边、胀形、铆合3道工序的铆合模具的结构 ,该模具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异形触点元件模内铆接与触点整形的级进模结构及压铆浮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分析2种触点异形部位成形方案的结果,通过对触点送铆导轨间隙及预铆、精铆和整形工序的凹模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触点头部形状成形难的问题,为类似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利民 《模具制造》2007,7(7):25-26
通过双E型硅钢片铆合模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双E型硅钢片铆合模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为铆合模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代勇 《模具技术》2001,(4):31-33,36
介绍硬质合金多工位自动叠铆模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设计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和模具使用及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从电机铁芯级进模铁芯叠铆的角度介绍了圆形叠铆点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相关参数的设计和结构件制造、装配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李庆祥 《模具制造》2014,14(11):24-26
分析了出气管组件的工艺特点,介绍了出气管组件铆装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要点与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电机定转子冲片加工工艺及传统加工工艺的缺陷,设计了转子冲片和定子冲片同模套冲、自动叠铆的级进模,确定了排样方案及模具结构,阐述了自动叠铆技术的设计要点。该模具自投入生产,效率高、运行稳定、寿命长。  相似文献   

10.
铆塞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密封工艺孔的零件,国产铆塞具有诸多不足。针对目前国内的现状,为国产铆塞进行性能测试以及进一步优化设计,设计一种新型铆塞性能测试设备,并针对其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差值算法优化了其工作精度。该设备的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测试设备的设计中,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CP型汽车离合器盖总成及工艺特点,设计一副专用于CP型离合器盖总成翻卷边铆接的复合模,并对模具结构、工作过程、设计要点、潜在失效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模具结构也可应用到类似钣金零件的连接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C的电磁铆接设备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主要控制元件,设计出电磁铆接设备的控制系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控制方式及系统的软硬件构成。该系统已在新研制的电压电磁铆接设备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控制系统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以满足铆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塑料铆接方法的分析,提出基于Lab VIEW开发平台、以工控机为控制核心的塑料自动铆接方法。所设计的塑料自动铆接装置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卡采集传感器的信号,采用虚拟仪器技术Lab VIEW开发数据采集和控制软件,从而控制相关设备,实现对塑料制品的自动铆接。该装置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设置参数,改进传统的手动、半自动铆接方法,实现自动铆接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动压铆是航空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装配技术,压铆过程结束后铆孔周围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分布形式与压铆结构的疲劳性能息息相关。本文使用ABAQUS软件建立了2060-T8铝锂合金壁板压铆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了压铆后铆孔壁面上的残余应力由靠近镦头处到靠近钉头处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随着压铆力由28.5kN增大至46kN,铆钉材料为2117-T4的压铆壁板孔壁平均残余应力提高33%,残余应力沿壁板厚度上分布的均匀度提升180%;铆钉材料为7050-T73的压铆壁板孔壁平均残余应力提高58%,残余应力沿壁板厚度上分布的均匀度提升184%。疲劳裂纹萌生于铆接下板孔壁附近,随着压铆力由32.5kN增大至42kN,铆钉材料为2117-T4的压铆壁板疲劳寿命提升了31%~80%,铆钉材料为7050-T73的压铆壁板疲劳寿命提升6%~161%。相比于铆钉材料为7050-T73的压铆壁板,相同工艺条件下铆钉材料为2117-T4的压铆壁板疲劳寿命提升12%~44%。  相似文献   

15.
杨平 《机床与液压》2018,46(2):94-95
介绍一种用于汽车大梁生产线的全液压铆接机。设计全液压铆接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液压增压技术,用中压液压泵和增压器即可获得挤压所需要的较高工作压力,不仅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而且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的高压泵,节省了大量成本,设备的维护也更容易。  相似文献   

16.
屈力刚  高岩  李静  李振宇 《机床与液压》2018,46(23):172-176
铆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生产制造过程,而在铆接过程中铆钉和铆接件的变形会严重影响铆接质量,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和疲劳寿命。针对楔形钛合金结构的铆接,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斜面压铆的动态过程,将斜面压铆变形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析了铆钉和铆接件在压铆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该模拟分析为实际的斜面铆接工艺和后续研究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电磁铆接是一种新型铆接工艺,铆接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率高,铆钉材料的变形方式不同于普通铆接.通过电磁铆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影响铆接质量的因素,重点分析铆模几何构形对铆钉镦头成形的影响,为铆模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数值模拟发现改变铆模倾角可以改变镦头区的应力分布,从而改变镦头区应变分布;减小铆模倾角可以减小最大剪应力,从而减小剪应变,防止镦头裂纹的产生.镦头金相组织表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控制 ,推动气缸实现多工位级进模内触点自动送进机构与自动冲床的行程协调。叙述了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 ,在多工位级进模内将导电触点自动压铆在动簧片 (带料 )上的连续工作过程 ,介绍了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