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切缘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观察HSP27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切缘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并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切缘正常食管黏膜中HSP2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53.5%和25.3%;HSP27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癌旁组织(P<0.0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切缘正常食管黏膜(P <0.001).随着食管鳞癌高、中、低分化程度的不同,HSP2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27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EGFR与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鳞癌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64.7%(33/51),VEGF阳性表达率为60.8%(31/51),癌旁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9.8%(5/51),VEGF阳性表达率为3.9%(2/51);EGFR与VEGF在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P<0.05)。EGFR与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2,P=0.001)。结论 EGFR与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二者协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ROP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癌组织、配对癌旁正常组织TROP2的表达水平,检测食管鳞癌组织EMT相关标记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TROP2与临床病理资料、TROP2与EMT相关标记物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ROP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01)。食管鳞癌组织中TROP2、N-cadherin、Viment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54.0%、56.0%和40.0%,TROP2表达与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52,r=0.468,P 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54,P 0.0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范围及临床分期相关(P 0.05)。结论 BMP1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EMT和肿瘤进展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张颖  左连富  邝刚  吴艳萍  刘嘉琳 《江苏医药》2007,33(3):239-240,F0002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和端粒延长替代(ALT)机制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11例正常食管黏膜、12例癌旁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6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蛋白和hTER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旁组织和癌组织PML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1(8.33%)和10(15.62%),hTER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1.67%(5/12) 和84.38%(54/64),两者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hTERT蛋白表达和ALT途径都可能存在于食管鳞癌组织中维持端粒长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 9,MMP-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和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有完整临床病理信息和随访记录的手术食管鳞癌标本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胃镜取正常食管粘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在组织上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及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并电话随访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1)免疫组化食管鳞癌、癌旁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31/50)、18%(9/50)、10% (3/30);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x 2=5.456,P=0.020).(2)MMP-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组织浸润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x2=4.358,P=0.037).(3)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生存率随着MMP-9表达水平增高而降低(x 2=4.859,P=0.027).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相对较高,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且降低患者的预后,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对食管癌患者判断病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 EZH2 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28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灶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Apaf-1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af-1和EZH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paf-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2.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4.7%(P < 0.01),不同肿瘤TNM分期患者的 Apaf-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食管鳞癌组织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1.4%,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94.5%(P < 0.01)。食管鳞癌组织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7%,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 12.5%(P < 0.01),不同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Apaf-1和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食管鳞癌中Apaf-1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722),Apaf-1与EZH2的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232)。结论Apaf-1和EZH2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高甲基化可能是食管鳞癌中此基因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蒲江涛  戴天阳  杨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0-2201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的MMP-9、VEGF表达情况. 结果 MMP-9、VEGF表达阳性率: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别为70%(42/60)、80%(48/60)、癌旁正常黏膜为10%(2/20)、20%(4/2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VEGF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2.330,P<0.05). 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VEGF呈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OPN和CB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OPN和CB阳性表达率68.9(和80.0%,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17.8%和1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CB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OPN与CB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4,P<0.05)。结论OPN和CB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60、70及其mRNA在直肠癌、癌旁组织、直肠炎和正常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病理诊断明确的54例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距直肠癌组织边缘1.0cm处的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及距直肠癌组织边缘5cm以上的正常组织中HSP27、60、70的表达差异,RT-PCR法对12例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的HSP27、60、70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SP27、60、70的表达:在54例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9%、74.1%、7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在mRNA水平,直肠癌组织的HSP27、60、70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HSP27、60、70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浸润直肠壁深度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中HSP27、60、7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病人性别、年龄、浸润直肠壁深度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HSP27、60、70之间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组织中CK34βE12和HSP27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CK34βE12和HSP27表达的关系.结果:CK34βE1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中未见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K34βE12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HSP27在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甲状腺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0.0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HSP27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31).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94,P<0.05).结论:HSP27和CK34βE1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两者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在人食管鳞癌(EC)组织及EC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EC组织标本30例和对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EC和癌旁组织中CCK-B受体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CK-B受体蛋白在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EC组织中有27例(90.0%)CCK-B受体mRNA呈阳性,癌旁正常组织呈阴性表达;30例EC组织中CCK-B受体有25例(83.3%)呈阳性表达。EC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各组间CCK-B受体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CK-B受体的表达是EC发生的早期事件,可用作EC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cl-2、P16蛋白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Bcl-2、P16蛋白在74例食管鳞癌、上皮内瘤变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43.5%、66.2%,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16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0.4%、20.3%、20.3%,P16蛋白的表达在正常黏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上皮内瘤变组和食管鳞癌组之间P1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与P16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起作用,P16缺失出现在食管癌发生的早期阶段。Bcl-2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检测P16和Bcl-2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及mRNA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etrin-1、mRNA的表达.结果 ①食管鳞癌组织中Netrin-1、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均<0.05).②有淋巴结转移组食管鳞癌组织中Netrin-1、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结论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Netrin-1蛋白及mRNA均呈高表达,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黏蛋白(MTDH)和p53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上皮内瘤变和2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DH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DH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4%和72%(P<0.01),MTDH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上皮内瘤变、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亦逐渐升高,分别为4%、48%、58%(P<0.01)。P53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47%),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DH和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MTDH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和E-钙黏蛋白(E-c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及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中Twist和E-cd的表达情况;分析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系。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则明显增强(53%,31/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和Ⅲ~Ⅳ期中,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15)、53%(10/19)和42%(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Ⅲ、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Ⅱ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8/26)和41%(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E-cd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的正常表达率为9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正常表达率仅为28%(16/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42/5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检测出的E-cd细胞质和(或)核表达,视为细胞膜表达降低。Ⅰ、Ⅱ、Ⅲ级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55%(11/20)、72%(13/18)和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Ⅲ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显著高于Ⅰ、Ⅱ级。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77%(20/26)和6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wis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d的膜表达降低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和E-cd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28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组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浸润至外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深肌层及浅肌层(P〈0.05)。结论 Bmi-1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Fascin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密切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Fasc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74.3%,fascin mRN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肿...  相似文献   

18.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与E-Cad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MMP-9和E-Ca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ESCC、3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9和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MMP-9蛋白表达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ESCC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3.8%,52.2%,8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蛋白表达在正常食管粘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ESCC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9.7%,84.5%,4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E-Cad蛋白表达与ESC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347,P=0.003)。结论MMP-9和E-Cad蛋白与ESCC的浸润、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并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食管鳞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TA1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49例正常组织中MTA1蛋白及的表达.结果 ①伴有淋巴结转移组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浸润至外膜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深肌层及浅肌层,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至深肌层组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稍高于浅肌层组,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癌组织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三者两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人食管鳞癌组织MTA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TA1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在3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43.2%显著低于癌旁组90.0% (P<0.05).食管鳞癌高、中分化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52.9%显著高于低分化组36.4% (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组46.4%νs 55.6%(P<0.05).结论 FHIT基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