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咳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凝血质拈抗剂picotamide治疗依那普利诱发的咳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9例Ⅰ或高血压病人在接受依那普利(一日20mg)6个月后伴发咳嗽,所有病人均为非吸烟者,且无呼吸道疾病。13例无ACEI诱发咳嗽的高血压病人作为对照组,这些病人也服用依那普利。研究采用双盲交叉法,9例接受依那普利诱发咳嗽的病人,先接受依那普利(一日icmg)加安慰剂,然后再接受依那普利加本品(6O0mg,一日2次)。结果显示,本品组病人均完成了预定的治疗。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及其诊断标准,分析针对病因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程序,对226例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诊断并通过分析治疗效果而确认。结果:226例慢性咳嗽中确诊216例(95.6%),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73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5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40例,感染后咳嗽(PIC)31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诱发的咳嗽17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3例;病因未明10例(4.4%)。确诊的216例针对性治疗后,201例咳嗽得到控制(93.1%),15例显效(6.9%)。结论:CVA、PNDs、GERC、PIC、ACEI诱发的咳嗽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并可作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剑卿  赵卫红 《江苏医药》1999,25(3):176-178
为了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2例由于服用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及70例未发生咳嗽的患者ACE基因的插入(Ⅰ)/缺失(D)多态性,并采用紫外法检测ACE活性。结果发现在ACEI引起咳嗽组Ⅱ型占46.2%,而无咳嗽组为30.0%,两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组ACE活性低于无咳嗽组(P<0.01)。提示:ACEI所致咳嗽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ACE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有助于ACEI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致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分析 ,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 ,以便更好地发挥ACEI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应用ACEI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探讨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与不同ACEI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1)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 % ,常见类型有刺激性咳嗽、味觉异常及胃肠道不适、皮疹及皮肤瘙痒、低血压、头痛及眩晕、蛋白尿与血管性水肿等。(2)比较的5种ACEI药物中 ,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卡托普利 ,且以咳嗽、味觉异常及胃肠道不适、皮疹及皮肤瘙痒最多。结论 :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咳嗽、胃肠道不适及皮疹最常见 ,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5.
色甘酸钠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病人约有25%的病人发生持续性干咳,随着眼药时间的延长或减量,虽可使咳嗽减轻,但许多病人必须停药。本文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的方法,观察了吸入色甘酸钠治疗ACEI引起咳嗽的效果。选择10例因高血压或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不全、服用ACEI时发生刺激性干咳的病人,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例,均于停药后咳嗽减轻,且在重新服用ACEI后48h再次出现干咳。全组病人近期不吸烟,无可逆性气过阻塞病史。将每天划分为3个时间段(每段sh),咳嗽严重程度分为不咳嗽、轻微、中…  相似文献   

6.
134例慢性咳嗽病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食道24hpH值监测等检查,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34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55例(41.04%),其次是鼻后滴流综合征24例(1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3例(17.16%),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1例(8.21%),变应性咳嗽4例(2.99%),ACEI诱发的咳嗽4例(2.99%),心理性咳嗽3例(2.24%),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2.24%),不明原因咳嗽7例(5.22%)。均予对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慢性咳嗽要查明原因,拓宽思路,采用分步诊断程序,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尽管替米沙坦的表现十分突出(极其接近雷米普利),但受试验设计的限制,只能说是ACEI的有效替代药物。替代不等于取代,因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并不是不“咳嗽”的ACEI。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分析,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发挥ACEI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ACEI类药物的ADR个案(不包括综述)进行分析。结果: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有刺激性咳嗽、味觉异常及胃肠道不适、皮疹及皮肤瘙痒、头痛及眩晕、血尿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ACEI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卡托普利。结论: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可消失,部分患者再次用药出现相同症状,提示患者在服用本类药物时要注意过敏史,防止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ACEI及ARB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对其采用ACEI及ARB治疗,对其生存率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用药、超声心动图在基线时数据、两组间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死亡4例,ARB组死亡3组,无心脏移植。ACEI组高于ARB咳嗽发生率(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应用ARB及ACEI,心肌病患者预后及远期生存率均可改善,且作用相似,ARB具有更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正>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疗效肯定,并得到广泛应用。由于ACEI抑制剂不能抑制非经典途径的酶系,不能完全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而且ACEI产生两种明显的副作用,咳嗽和血管性水肿,因而人们对研究AngⅡ受体拮抗剂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年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252例合并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ACEI组和对照组,降压治疗方案中ACEI组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照组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卒中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CEI组有6例患者(4.6%)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而对照组有15例患者(12.5%)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共有9例(6.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3例因持续性干咳而停用ACEI类药物。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兰强  廖晓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03-3103
临床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显著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 F)的住院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目前治疗CH F的常规药物。对于因使用ACEI出现药疹、血管性水肿、顽固性咳嗽、味觉改变等而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我们于2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肾功能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方法: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以及与笔者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应用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ACEI可以改善肾功能,也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只要肾脏灌注充分且体液丧失不严重,ACEI就可改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从而进一步改善肾脏的盐分泌;而在体液显著丧失时,血管紧张素Ⅱ则可使肾小球滤过率(GFR)迅速下降,继发少尿或无尿性肾衰竭.一般来说,在急性肾衰竭缓解之后可重新安全的服用ACEI,尤其是诱发因素已纠正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合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气雾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予以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气雾剂、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63例单用阿奇霉索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咳嗽缓解率、复发率。结果 合用气雾剂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100%,咳嗽复发率为15.9%;单用阿奇霉素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28.6%,咳嗽复发率为60.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联台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气雾剂能明显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降低咳嗽复发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
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容易诱发咳嗽,导致患者颅内压、眼内压和腹内压升高,对患者极为不利.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常被用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本研究拟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咳嗽变异型哮喘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门诊以咳嗽症状就诊的282例患者采用Brightling等改进的慢性咳嗽病因解剖学诊断程序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依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通过针对性治疗予以证实.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占慢性咳嗽的36.79%;以40岁以上居多;有过敏史者占9.86%,与环境因素有关占28.17%,感染诱发占8.4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感染和外界因素可以诱发,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咪达普利降压效果和致咳嗽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森  王玉中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80-2581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的降压效果和致咳嗽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按照随机、平行、交叉、对照原则,将19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咪达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观察分为2个阶段(Ⅰ期和Ⅱ期),Ⅰ期临床观察6周,两组分别予以咪达普利和贝那普利5~10mg,日1次,续服安慰剂1周,进行Ⅱ期临床观察6周,咪达普利组服贝那普利,贝那普利组服咪达普利,用量不变。观察血压变化和咳嗽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自身前后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咪达普利和服贝那普利Ⅰ期咳嗽发生率分别是6.67%和13.33%,Ⅱ期分别是6.67%和15.55%。结论:咪达普利与其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等效的降压效果,咳嗽发生率低于同类产品,更适合于应用其它ACEI引起咳嗽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8.
陈卓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28-42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查体肺部听诊基本正常,胸片改变轻微,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均阳性,病史中分别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白三烯调节剂(顺尔宁)治疗有效。结论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按哮喘的治疗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咳嗽可以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剧烈的咳嗽咳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等。因此如果频繁的咳嗽影响工作与休息,则为病理状态。咳嗽≥8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25):3512-3514
目的:研究高山辣根菜水提物的止咳与抗炎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可待因30(小鼠)、18.38(豚鼠)mg/kg;吲哚美辛20(小鼠)、15(大鼠)mg/kg]组、高山辣根菜低、中、高剂量[小鼠予以2.0、4.0、8.0 g(生药)/kg;豚鼠予以1.2、2.4、4.8g(生药)/kg;大鼠予以1.4、2.8、5.6 g(生药)/kg]组,每组10只,连续ig给药4 d。分别采用浓氨水喷雾法和二氧化硫刺激法致咳考察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枸橼酸喷雾法致咳考察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耳肿胀法考察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片肿胀度,足爪肿胀法考察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爪肿胀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山辣根菜中、高剂量组小鼠浓氨水喷雾和二氧化硫刺激诱发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高山辣根菜中、高剂量组豚鼠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高山辣根菜中、高剂量组小鼠由二甲苯诱发的耳片肿胀度减小;高山辣根菜中、高剂量组大鼠由角叉菜胶诱发的足爪肿胀度减小;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山辣根菜水提物对实验动物具有止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