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59-156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无非营养性吸吮(N—NNS)组及NNS组,每日固定时问、固定的人、固定的时间进行称重。结果NNS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N—N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缩短了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陈青  赵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81-158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对早产儿奶量、排便、身高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方式进行喂养,研究组另施行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比较早产儿每日大便次数、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奶量及2周后身高、体质量增长幅度。结果研究组胎粪排尽时间为(3.62±0.73)d,短于对照组[(4.16±0.87)d,P<0.05)];研究组每日奶量为(132±19)mL,多于对照组[(123±25)mL,P<0.05];研究组每日排便次数为(6.6±0.9)次,多于对照组[(5.7±1.5)次,P<0.05)];研究组2周后体质量较出生时增加(11.8±2.1)g,身高增加(1.23±0.51)cm,对照组分别增加(9.7±3.5)g、(1.01±0.13)cm,增长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消化功能的发育,改善其排便情况,对其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极低体重早产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极低体重早产儿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于生后12 h内给予单面光疗,开始后每天上午监测血清总胆红素,若光疗不能控制黄疸,可输白蛋白或血浆,直到血清总胆红素低于102.6μmol/L。应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乳经鼻饲管喂养,延迟于生后48 h开始喂养,每隔3 h 1次。采用静脉营养或部分静脉营养,保暖,且均采用相同的静脉药物治疗方案进行黄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喂养前15~30 min给予多潘立酮0.3 mg/kg,3次/d,并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患儿生后第1,3,7,14天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在第1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3,7,14天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腹胀、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呕吐、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窒息、坏死性小肠结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使用,能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改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腹胀、、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呕吐、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极低体重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非营养性吸吮合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合并抚触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洗胃、通便、静脉营养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等。结果。干预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合并抚触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6.
开塞露通便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黄疸影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尤其是早产儿,由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足致低蛋白血症,葡萄糖醛酸消退较晚,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为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我科收治需经鼻饲管喂养的早产儿,在常规黄疸治疗的同时给予开塞露通便及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onal suck,NNS),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早产儿,均符合以下条件:(1)胎龄28~36 6周;(2)出生体重<2500g;(3)无…  相似文献   

7.
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抚触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对 2 2例早产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吮 (NNS)和腹部抚触法进行护理 ,观察胃肠蠕动功能的改变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取 2 0 0 0年 2~ 12月在我科入住的置暖箱的早产儿 44例 ,入院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2 2例 ,对照组 2 2例。观察组男 13例 ,女 9例 ;胎龄 2 8~ 36周 ;出生体重1140~ 2 2 0 0g ,平均体重 2 0 10g ;入院出生日龄 1.5h~ 3d。对照组男 12例 ,女 10例 ;胎龄 2 9~ 35周 ;出生体重 12 0 0~2 2 40g,平均体重 2 0 80g;入院出生日龄 0 .5h~ 2d。1 2 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常规从口腔…  相似文献   

8.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对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奶头.非营养性吸吮行为最早可见于27周的早产儿,其特征是周期性的快速吸吮动作伴有短暂的间歇,而营养性吸吮动作的特点是较慢而连续的[1].近年来,许多学者对NNS进行了研究,发现NNS对早产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将NNS对早产儿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间断鼻胃管喂养(INGF)的早产适于胎龄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予以INGF之前,喂养过程中及喂养后予NNS,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出生后2周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达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2周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NS能够减少早产儿胃肠不耐受发生率,缩短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训练。结果:两组比较,体重增长率、吸吮前肠鸣音、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及胎粪排尽时间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明显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排空,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的建立,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早产儿营养状态,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NICU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40例在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独胃管喂养,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胃管喂养并抚触,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记录每次喂养前胃内残留奶量、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质量、生后7 d与14 d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每日胃残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组少于其他3组;每日排便次数、日排便量、生后7 d与14 d体质量大于其他3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早产儿按入室先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排便情况、摄入奶量、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血糖、喂养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排便次数多,胎粪排尽时间短,摄入奶量明显增加,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喂养不耐受及血糖异常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春梅  夏菁  周琴  王娟 《护理学报》2007,14(2):14-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外周血浆中ghrelin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5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单纯予鼻胃管喂养(INGF)和静脉营养,试验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NNS.2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早产儿外周血浆中ghrelin含量,并分析其与早产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早产儿外周血浆中ghrelin含量高于对照组(t=2.613,P<0.05);试验组早产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t=2.001,P<0.05).早产儿外周血浆中ghrelin含量水平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早产儿NNS有利于外周血浆中ghrelin含量的提高,并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 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翻译中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按照翻译程序将英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编译成中文,对180例早产儿进行测试,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量表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为0.893,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3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包括协调因素、非协调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475%,所有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0.4;2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44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合效度0.460~0.932,区分效度0.004~0.389。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6,折半信度为0.873,重测信度为0.798。结论 中文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功能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评价我国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用氧方式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的影响,以便更安全地选择用氧方式,减少ROP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氧护理信息,收集2005年1月-2008年7月全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病历资料,重点记录用氧方式包括给氧途径、时间、浓度,比较不同用氧方式患儿ROP的发生率,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描述和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应用头罩吸氧方式者与未应用者相比,ROP发生率更高(P=0.012);应用机械通气者较未应用者ROP发生率更高(P=0.011).结论 头罩吸氧较其他吸氧方式ROP发生可能性更高,建议在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选用头罩吸氧方式;机械通气是发生ROP的高危因素,选择应用时应慎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用氧安全浓度是否应该低于一般早产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黄疸,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副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ED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黄疸疗效无差别。三组间副作用腹泻、发热、脱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LED白光组、LED白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蓝光治疗黄疸的效果好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副作用小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按不同的出生时间分为2组,每组30例。2009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只接受婴幼儿系统管理,进行常规育儿;2010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观察组,采取认知、语言、情感、抚触、被动体操、主动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早期综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2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患病率,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促进早产后的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19.
套管针在早产低体重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套管针在早产低体重儿(PLBW)实行静脉营养时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将47例实行静脉营养的PLBW分为2组,观察组:22例采用全封闭式Y型套管针。对照组:25例采用头皮针。观察比较每次静脉通道维持的时间和输液局部的反应情况。结果 (1)静脉通道维持时间:观察组为29.3±8.1 h,对照组为18.0±8.0h(P<0.001);两组局部肿渗情况:(2)观察组局部出现硬结较对照组少(P<0.001);(3)针管内有回血:观察组较对照组多(P<0.001);(4)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早产低体重儿实施外周静脉营养时使用全封闭式Y型套管针,能减少小静脉穿刺的局部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且操作简便。因此,PLBW周围静脉营养途径的选择应首选套管针,其次为头皮针,临床上两者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