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情况分组,斑块组50例,非斑块组50例,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性斑块组27例与不稳定性板块组23例,所有患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踝臂指数,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斑块组踝臂指数低于非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斑块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踝臂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不稳定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为自变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踝臂指数为应变量,斑块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性(P0.01),与踝臂指数无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踝臂指数与颈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是否合并CHD将29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合并CHD,n=184)和B组(未合并CHD,n=112).检测各组BaPWV、ABI及HCY水平、二尖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不同,分为A组40例(血Hcy≤20 μmol·L-1),B组40例(血Hcy>20 μmol·L-1)分别测定踝臂指数.结果 踝臂指数测定值A组1.04±0.13,B组为0.82±0.14,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Hcy水平越高,其踝臂指数越低,联合检测两者可能对脑动脉硬化的评估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清胰岛素(INS)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9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1例)和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组(41例).对两组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高HCY和高INS可能是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与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58例,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相匹配的窦性心律心脏病患者(窦性心律组)55例,测定血清CRP、BNP、ET-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F组患者CRP、BNP及ET-1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心功能亚组中,AF组CRP、BNP及ET-1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或P<0.05),且以上指标均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F患者血清CRP、BNP及ET-1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罗春苗  冯俊  江永进  李超  周高亮 《安徽医学》2021,42(10):1091-109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非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房内径(LA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VAF患者125例,根据房颤(AF)发作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AF组(n=41)、持续性AF组(n=38)和永久性AF组(n=46),选取同期住院的56例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测定各组LAD等心脏超声指标,并对Hcy与NT-proBNP、LA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cy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AF组、持续性AF组和阵发性AF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永久性AF组和持续性AF组间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Hcy与NT-proBNP水平、LAD呈正相关(r=0.737,r=0.462,P均<0.05).结论 NVAF患者Hcy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心功能损伤程度及左房结构改变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探讨与妊高症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收治妊娠高血压妇女20例,正常孕妇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测定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孕妇组HCY低于正常妇女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与正常妇女组无明显差异,妊高症患者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妊高症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1~2级的阵发性AF患者6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F前、AF时及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患者血浆BNP浓度,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BNP的差异。结果:AF前患者血浆BNP水平为(55.4±11.2)ng/L,AF时患者血BNP水平为(96.3±21.8)ng/L,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患者血BNP水平为(45.0±17.4)ng/L,其中AF前与AF后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AF前后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F前BNP水平较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略有升高但是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AF时病人血浆BNP的浓度增高,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下降。提示BNP的浓度可能是AF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部血管的关系,为脑卒中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本科室住院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11例)及未合并脑卒中组(9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的高血压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卒中组(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颈部血管狭窄发生率(72.7%)及斑块发生率(72.7%)均较未合并脑卒中组(19.8%、65.9%)高,且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3)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383,P=0.004)。结论 (1)高血压的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的水平差异及其在AF发生、维持及血栓栓塞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114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Ⅰ-Ⅱ级、左室射血分数>50%的AF患者,其中慢性AF患者(慢性AF组)52例、阵发性AF患者(阵发性AF组)62例,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窦性心律组)48例,测定血清hs-CRP、BNP、ET-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AF患者血清hs-CRP、BNP、ET-1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AF组hs-CRP、BNP水平高于阵发性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AF组ET-1水平较阵发性AF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血清hs-CRP、BNP、ET-1水平升高,且慢性AF患者升高明显;hs-CRP、BNP、ET-1可能对AF的发生、维持、血栓栓塞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减少AF的发生、有益于窦性心律的维持、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冯绍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30-331,33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考。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2例(高血压组)、肾损害患者51例(肾损害组)和健康体检者7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3组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血清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肾损害组的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够早期判断高血压的肾脏损害,其可作为一种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40例,冠心病患者(B组)40例,以及健康检查者(C组)40例,比较3组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结果 A、B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B组患者按高血压轻、中、重度进行分组比较,程度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77例,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4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93例;分析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80-138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10例,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非高血压患者110例作对照。分析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及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2.13±11.98μmol/L)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11.34±2.46μmol/L)(P<0.05);高血压3级(27.19±6.22μmol/L)比高血压2级(19.13±2.12μmol/L)、1级(10.11±3.02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有7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存在着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冠心病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比较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冠心病组一...  相似文献   

16.
梁文楚 《吉林医学》2011,(17):3452-345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37例、治疗组(辛伐他汀组)42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踝臂指数(ABI)。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下降、AB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增加ABI,改善外周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7.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红  李兴禄  王毅  石姜  江君玲 《重庆医学》2007,36(10):901-902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原发性冠心病,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12例正常人共86例患者进行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及TG、TC浓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组的T-Hcy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T-Hcy浓度与高血压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孙飞  马向红  李广平  黄群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69-147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9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04例);分析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60,95%CI(1.152,4.43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 方法:检测127例AF患者及109例窦性心律人群血清IL-6、血脂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长径.比较组间指标的差异. 结果:AF组左心房长径(53.81±8.93)mm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38.95±3.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组IL-6水平(524.07±142.98)pg/ml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268.75±115.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组血清IL-6水平与左心房长径呈直线正相关(r=0.70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左心房长径为AF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IL-6水平与AF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踝臂指数(ABI)、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安静状态时检测ABI、baPWV。结果 H型高血压组ABI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型高血压组baPWV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与ABI、BaPWV密切相关,通过无创性检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