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地县一体化灾难备用调度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针对地县一体化调度系统建设现状,介绍地县一体化灾难备用调度系统的建设模式,阐述通信网络容灾和数据同步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介绍莱芜地区地县一体化灾难备用调度系统的建设实践,总结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运维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采取的运维管理模式,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大运行"背景下,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地县级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的需要,但是数据采集、应用、计算机节点的广域分布必然带来故障点增多及运行可靠性降低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设计分区解并列机制的目的就是解决各类网络故障下地县运行的各种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重点介绍了分区解并列机制的关键技术及实现原理。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分区解并列机制能有效保障广域分布式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了配电网故障抢修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分析了该平台的技术架构,研究了省地县故障抢修纵深调度的业务协同技术和大规模系统的准实时数据共享技术,实现了省地县纵向故障抢修信息的准实时同步及故障抢修与横向系统间的准实时数据同步。同时,研究了多维度数据可视化建模技术,实现了全省业务范围内多维度故障抢修数据的多样化同步展示。该系统能实现配电网故障抢修的纵深调度和抢修实时跟踪,提升故障异常应急响应速度,简化抢修管理工作,提高配电网故障的抢修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通信》2011,(6):61-61
2011年4月28日18时,随着苏州常熟电网原有调度监控系统的退出运行,新建的苏州电网地县一体化调度监控系统同步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国内最大规模的地县一体化调度监控系统成功上线。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网遭受非法设备入侵,提出一种基于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后台网络的安全管控策略。通过关闭交换机闲置端口、在交换机端口上绑定接入设备的MAC地址并设定最大MAC地址学习数等方法,结合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后台网设备接入管理流程的制定,实现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网接入设备工作的安全管控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分布式一体化运行需求,在分析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分布式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D5000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地县一体化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负载均衡运行管理技术,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的高速模型交换格式CIM/E的模型维护及同步技术,以及分布式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共享和监视技术,提升了数据采集的采集处理和调度运行能力,保证地县一体化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从而满足未来大电网运行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通信》2011,(11):79-79
2011年9月15日.浙江省首套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调控运行自动化系统在浙江湖州电力局及所辖县局通过浙江省电力公司现场专业验收,标志着满足“大运行”要求的地县一体调控运行自动化平台实现了在湖州地、县的首次贯通,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调控运行技术支撑。该自动化系统遵循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以实现凋控运行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为建设目标,采用软硬件集约部署模式,全面支持“调控一体化”对调度监控业务融合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南通电网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建设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主要功能满足了地县两级调度日常运行维护的需要,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向地、县两级延伸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就深化"三集"管理、构建"五大"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在江西省电力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下,吉安供电分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始全力推进吉安电网的"大运行"体系建设,着力整合吉安供电分公司现有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同时着力建设新一代地县调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相关地县一体化调度数据网,配套建设地县一体化调控管理OMS系统,必要时接入省公司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最终达到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打造吉安供电分公司新型电网运行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郑浩  李健 《电力信息化》2011,9(10):80-83
为实现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6个环节全过程电能量数据的集成整合,推动能量全过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发设计了电能量集成和生产运营自动化系统综合数据平台。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综合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技术架构、设计思路、功能实现等内容。电能量集成和生产运营自动化系统在集成电能量相关主题基础上为电量、线损分析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调度侧配电网负荷数据分析进行负荷性质辨识与用户侧用电感知、失电影响评估的方法。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负荷数据,首先通过基于时间序列趋势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求解馈线负荷曲线与典型负荷曲线的隶属度,判断馈线负荷性质;然后利用用户侧多维系统中历史数据,通过基于用电量积分的概率谱方法,分析线路负荷异常波动对应的用户侧实际用电感知及故障影响。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调度侧负荷数据分析,正确辨识配电线路的负荷性质,精准评估用户侧失电影响,建立配网运行数据与客户用电感知之间的实时映射,辅助配网调控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方式调整与故障处置。  相似文献   

13.
数据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根本所在,但是抽象的数据缺乏可读必玫可理解性。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图像、图形技术提供了变抽象为形象的重要途径。更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焕然一新。章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曲线显示功能模块使用的5项关键技术,即语义网络组织中曲线显示功能模块使用的5项关键技术,即语义网络组织查询、查询 经(数据用户和数据提供)、多输出缓冲区、数据跟踪和主副进程间遥控。采用这些技术的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仓库的一体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以省调系统为例,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应用、潜在应用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调度数据仓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中,数据仓库集中存储主要应用于子系统的公用数据,是各应用于系统的联系纽带。该模式适用于新一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也适用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改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调度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调配一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一体化平台、一体化维护、一体化展示、核心应用独立运行;从调配一体建模、调配应用运行框架、调配应用协同三方面,探讨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简称D5000平台)调配一体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D5000平台的调配一体系统的特点和研究成果。考虑到配网自动化建设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特点,作为现阶段提高配电网调度技术的支撑手段,推行调配一体系统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运行的互联大电网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的全局性和实时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电网调控实时数据平台体系架构和建设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网模型在线同步、分布式数据汇集与处理、大规模并行状态估计、实时数据统一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模型自动同步免维护下的全网实时数据单点采集、全网共享。研发的电网调控实时数据平台在国分调控中心试点建设,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技术方案提高了实时数据汇集的全局性、实时性和运维效率,能够为电网分析决策应用提供全面、实时、准确的全网实时数据和状态估计数据断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在"三集五大"体系下建设电网运行支撑系统。并且做到节约投资,提高效益,更好地为大运行服务开展应用实践和技术研究。在介绍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两套系统的相同点和主要区别,阐述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针对具体的运行支撑系统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建设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实践证明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应用是可行的,最后描述了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已刻不容缓,现货市场应用功能的建设对电力现货市场的正常运营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文中首先分析了电力现货市场运营和电网调度运行的关系,以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然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技术方案研究,综合考虑了试点省省内现货市场开展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子系统的思路和目标,重点从软件、硬件、安全防护和平台集成等方面介绍了建设技术方案。之后,对出清算法、安全防护、市场监测与分析、模拟仿真、双活系统数据同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系统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所提技术架构能够适应电力现货市场运营需求,为后续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远程桌面的厂站自动化系统远程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普遍采用了无人值班运行模式,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当地监控机和远程桌面的灵活实用的远程维护方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调度自动化通信技术,远程控制具有维护功能的监控机,实现变电站站内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维护.  相似文献   

20.
IEC 61850标准作为变电站出站远动协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系统以及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上下数据贯通的必要性,分析了上下贯通所面临的数据模型、图形(接线图)、传输协议、源端维护与订阅/发布等问题,提出了采用IEC 61850标准作为出站协议的基本原则、建模方法、服务实现细节,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出站协议的基础上叙述了IEC 61850标准与公共信息模型(CIM)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源端维护和订阅/发布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