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MSI)对比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linical Trials.gov和Sino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2年至2017年7月,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比较IMSI和ICS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由于单纯男性因素和合并男性因素的不育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行亚组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280篇,纳入8个RCT,合计1 741个周期(IMSI=842,ICSI=899)。在单纯男性因素亚组,无证据证明IMSI周期和ICSI周期的活产率具有差异[RR=1.31,95%CI(0.68,2.51),1个RCT,77个周期,极低质量证据];IMSI能提高临床妊娠率[RR=1.46,95%CI(1.02,2.07),4个RCT,813个周期,低质量证据]。在合并男性因素亚组,均无证据证明IMSI周期和ICSI周期的活产率[RR=0.88,95%CI(0.60,1.31),1个RCT,255个周期,低质量证据]和临床妊娠率[RR=1.03,95%CI(0.86,1.23),3个RCT,851个周期,中等质量证据]具有差异。结论:尽管IMSI能提高单纯男性因素不育症患者体外受精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但证据质量等级较低,尚不足以支持将IMSI常规应用于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否可以改善由于受精障碍导致不孕病例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于第1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0%,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20个病例(共22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精子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连续100个周期。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从5.4%显著提高至76.9%(χ2=264.66,P<0.001),但研究组中低受精患者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χ2=5.18,P<0.05)和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84.2%(χ2=8.97,P<0.05)。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7.1%和40.5%,均高于对照组的35.0%和18.9%,但仅胚胎种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0,P<0.01)。结论:ICSI可以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并且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行ICSI后 ,卵母细胞异常受精率为 17.9% ,正常受精率为 4 2 .7% ,正常卵裂率为79.6 % ,种植日优质胚胎率为 2 9.7%。 16个周期共移植胚胎 5 4个 ,平均每个周期种植 3.4个。共获得 3例妊娠 ,临床妊娠率 18.8%。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与可供行补救ICSI的卵母细胞数量和取卵当日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性ICSI没有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短期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后精液质量的变化及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根据WHO标准检测精液分析结果为少弱精子症者129例,治疗组42例服用左卡尼汀2周后应用ICSI,对照组87例单纯应用ICSI助孕技术。对比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精液精子浓度、活动率、(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b)级精子百分率(13.5±10.7)%,较治疗前(9.6±7.2)%提高(P<0.05),治疗组ICSI操作后有效胚胎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04%(P<0.05)。结论:左卡尼汀短期治疗能够改善精子质量,并有助于少弱精子症患者提高ICSI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正>在不育夫妇中因男性因素所致约占50%[1],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男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男性不育治疗的难度亦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和手术等的经验治疗,疗效难  相似文献   

8.
无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较为常见的病因,约占男性不育的19%.根据无精子症的病因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无精子症.1992年Palermo等[1]应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辅助受精的成功,对无精子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应用睾丸或附睾精子在治疗阻塞性或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体外受精能力缺陷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令波  冯婷  陈娟  钱云  刘嘉茵  张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2):895-896,899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行ICSI的30个周期(组2)。比较两组间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的差异,并对第2组受精率的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改行ICSI后受精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改行ICSI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70.49%vs72.02%;38.28%vs38.8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7%和40.00%,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改行ICSI后,大部分周期(70.00%,21/30)的受精率都在50%以上,平均受精率为79.79%,受精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IVF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可以通过行ICSI而获得较好结局。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是近3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治疗不孕症的新技术,尤其是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应用,对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男性患者而言,无疑又重新开启了一扇大门。中医对不孕不育的认识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殖医学内容,对不孕不育的生理、病理及临床等有独特的见解与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PESA-ICS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本中心就治的79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成2组:未服药组(A组36例)和服药组(B组43例)。B组ICSI治疗取卵前3个月口服左旋肉碱(1g,2次/d)治疗,A组未作任何治疗作为对照,比较A、B两组间PESA-ICSI的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结果:A、B两组间受精数和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获得优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ICSI治疗前不育男性口服左旋肉碱3个月能显著提高PESA-ICSI的优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率,为将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特殊类型畸精子症是男性不育中罕见病和单基因遗传疾病,本文探讨其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施ICSI治疗的特殊类型畸精子症患者,根据精子形态分为三组(圆头精子症、无头精子症和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三组患者基因检测均发现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比较三组患者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年龄、BMI、精子参数、成熟卵子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自然流产率)差异。结果:三组共34对患者夫妇,三组患者间年龄,BMI,MII卵子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头精子症的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圆头精子症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三组共34个取卵周期,其中4个取卵周期未形成可移植胚胎,形成可移植胚胎的30个取卵周期在第一个胚胎移植周期中获得22例临床妊娠,最终活产20例,自然流产2例。无头精子症和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圆头精子症组(P<0.01),三组间自然流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3.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10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ICSI助孕资料,比较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与非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10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ICSI助孕中共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949枚卵子,形成受精卵678枚(受精率71.4%),获得胚胎卵裂605枚(卵裂率89.2%),临床妊娠44例,临床妊娠率41.1%。其中先天性输精管缺如49例,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442枚卵子,形成受精卵308枚(受精率69.6%),获得胚胎卵裂279枚(卵裂率90.6%),临床妊娠27例,临床妊娠率55.1%;炎症或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梗阻性无精子症58例,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507枚卵子,形成受精卵370枚(受精率72.9%),获得胚胎卵裂326枚(卵裂率88.1%),临床妊娠17例,临床妊娠率29.3%。两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采用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抽吸精子结合ICSI技术助孕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安全有效方法。先天性输精管缺如较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炎症或手术等原因除引起精道梗阻外也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导致胚胎发育潜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中心有3例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成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的病因、圆头精子的受精能力,以及人工激活技术在圆头精子症患者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圆头精子症ICSI治疗病例,患者配偶的卵子经ICSI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卵子接受钙离子载体A23187激活处理,另外1组不接受任何处理。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圆头精子症的发病原因、受精能力和治疗方案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A23187激活处理组均获得优质胚胎,而常规处理对照组的卵子则未受精、未卵裂、无优质胚胎、无囊胚形成。2例患者均移植A23187激活组的优质胚胎,获得妊娠并分娩健康婴儿。结论:A23187可以用于圆头精子症患者的ICSI治疗,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但还应密切关注A23187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足量活精子并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精组,而采用新鲜PESA活精子ICSI的病例则归为对照组。比较冻精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同时分析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及畸形等情况。结果:冻精组15个周期、对照组100个周期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163、1 157个,受精率冻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4.05%vs73.29%,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3.07%vs15.73%;53.33%vs37.00%,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冻精组共妊娠8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37例,已分娩30例,1例死胎;继续妊娠3例;流产4例。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畸形。结论:采用PESA冷冻精子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PESA冻精复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以47,XXY核型,睾丸精曲小管发育不良,无精子症和不育为特征。但极少数患者仍有 局部生精灶和少量精子发生。近年来由于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经睾丸活检取精子和卵细胞 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已有30多个健康胎儿出生,但也有1例报告妊娠胚胎的核型为47,XXY而选择流 产。本文对近年来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的ICSI治疗的现状及子代患染色体病风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密度梯度离心和改良上游法两种处理活动精子的分离方法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中的效果,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05年4月在本中心完成的42例患者42个周期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比较了两种精子分离方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精子畸形率、精子回吸收率等。结果:两种方法分离精子所获得的ICSI胚胎移植(ICSI-ET)中,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是改良上游法所获得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重度少精子症密度梯度离心法回吸收精子优于改良上游法(P<0.01)。结论:在辅助生育技术ICSI-ET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活动精子临床妊娠结局与改良上游法无明显差异;除对重度少精子症者外,均可以采用改良上游法。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的出现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使得少、弱、畸精子症患者有了生育的希望.次年无精子症患者通过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及睾丸取精(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TESA)行ICSI获得妊娠,彻底终结了原先不可治愈的睾丸衰竭、射精障碍或不可修复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不能拥有亲子后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患者 3 5岁 ,女性 ,结婚 8年未育。经子宫输卵管造影 ( HSG)检查诊断为双侧输卵管阻塞 ,男性配偶检查未发现不育因素。女方以原发不育、输卵管阻塞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助孕术。采用短周期降调节控制性促超排卵方案 ,优势卵泡直径达 1 8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G) 1 0 0 0 0 U,3 6 h后阴道 B超引导下穿刺取出卵子 6个。采卵后男方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先后经口服西地那非 (伟哥 ) 50mg及阴茎海绵体注射复合性血管活性药 (奥杰特 )仍无法勃起完成排精 ,于取卵后 6 h采用前列腺按摩获取前列腺精囊液 0 .8ml,镜检发现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