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对110例卵巢组织新鲜标本进行胞浆、胞核性激素受体及外周血FHS、LH、E2、P、T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非病性卵巢组的ERc(+)/PRc(+)为50%,卵巢良性肿瘤组ERc(+)/PRc(+)为42%及ERc(-)/PRc(-)为46%,卵巢恶性肿瘤组ERc(+)/PRc(+)为59%,三组的ERc、PRc含量主要分布在ERc(+)/PRc(+)和ERc(-)范围内.非病性卵巢、卵巢良性肿瘤的ERc、与ERa、PRc与PRa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卵巢恶性肿瘤则失去比例.卵巢肿瘤的E2、T、FSH和LH与ER、PR和AR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卵巢肿瘤可能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和促性腺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症 )与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的关系 ,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卵巢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对 6 3例卵巢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合并内膜异位症的情况在光镜下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 ,并用免疫组化对 6 3例病变组织作ER、PR和pS2标记。结果 :6 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异位症者 8例 ,有 1例可直接观察到良性异位灶由非典型增生逐渐向宫内膜样腺癌过渡的形态。宫内膜腺癌合并有粘液腺癌者 3例 ,浆液腺癌者2例。瘤组织中ER、PR和 pS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8.1% (2 4 / 6 3)、4 6 .2 % (2 6 / 6 3)和 2 5 .4 % (16 / 6 3)。ER和 pS2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卵巢宫内膜样癌主要来自卵巢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 ,少数病例来自于异位症病灶恶变。激素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肿瘤组织行ER、PR、pS2检测 ,有助于指导对该肿瘤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例卵巢不同类型的上皮性肿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免疫定位研究。ER、PR的分布方式有三种:腔膜型、弥散型及核主型。浆液性癌以腔膜型分布为主,宫内膜样癌多呈弥散型及核主型分布;2例分泌型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的孕激素受体均呈核主型分布,且呈明显强阳性。ER、PR的定位研究较生化法更直接地反映了雌、孕激素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对临床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受体 (PR)、雄激素受体(AR)、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及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分布的差异。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各 30例和 2 0份上述病例周期在位内膜 ,应用免疫组化S -P ,测定ER、PR、AR、FSH -R、LH -R ,并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AR、LH -R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 ,而FSH -R阳性率显著低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结论 :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AR、LH -R及FSH -R分布不同 ,可能是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药物治疗疗效不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宫腔异常的概况,为研究此类不孕症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在子宫内膜增生中晚期进行宫腔镜检查和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非黄体功能异常的不孕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15例观察组不孕患者的增生中晚期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的P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间质细胞的ER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腺上皮细胞的ER2组虽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有降低趋势。宫腔镜检发现,此类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异常改变以宫内膜苍白、肥厚,局部呈息肉样增生最多见。结论 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明显降低,宫腔存在明显异常改变,是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存在的病理改变实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葡聚糖—活性炭分离法(DCC)在18例卵巢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1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局部腺肌组织中测得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但其阳性结果平均值低于正常宫内膜。18例卵巢宫内膜异位症中,PR阴性6例(33.4%),这可能与部分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不满意有关;13例子宫腺肌症中PR阳性10例(76.9%),提示对40岁以下患者保留子宫,采用激素治疗的可能性。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这两种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的性激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乳腺增生症患者病变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诊断的39例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小叶增生6例,乳腺腺病10例,囊性增生6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6例,伴大汗腺化生7例,腺病伴纤维腺瘤4例)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ER、PR总阳性率为74.36%(29/39)和87.18%(34/39),ER、PR均呈阳性者为66.67%(26/39),6例伴不典型增生者ER、PR受体表达均为100%,表达强度最强,其次是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小叶增生表达最弱。结论: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ER、PR,且呈高表达,但仍有25.64%的患者呈阴性表达,说明乳腺增生病为部分激素依赖性疾病,受体检测十分必要;治疗乳腺增生病应遵循科学性,受体表达阳性患者可应用内分泌治疗,阴性者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的灰度值反映其表达强度(灰度值与表达强度二者成反比);并设同期因宫颈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异位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EMS不同分期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异常表达,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亲和组化法检测15例子宫内膜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并对正常和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检测对照.结果.四组PR均低于相应组ER.统计学处理:子官内膜癌ER,PR与增生期内膜有显著差异,与分泌期和增生过长的内膜ER无明显差异,而PR差异显著.此外.癌周间质及肌层均显示相当水平的ER,PR.本文就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检测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分析,了解两者在临床发病情况及其相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至2006年收治的247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分成A组,未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分为B组,从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的组织分类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占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0.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中临床分期Ⅰ期占69.3%,未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的则以Ⅲ期病例为多,占61%;从组织类型来看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内膜样癌13例,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性4例,浆液性2例,而卵巢透明细胞癌病例中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类型的恶性肿瘤。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中早期患者比例较高,预后较好;卵巢内膜异位症恶变的诊断与组织病灶程度、临床分期可能有关,与卵巢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内膜异位症病灶恶变可能是这两种卵巢癌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StudiesoftheExpressionofEstrogenReceptorGeneintheRatUterusduringtheEstrousCycleandPeriimplantationalPeriod¥(张沅,秦武轩,赵炳顺,范植明,邹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青春期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21d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DBP250 mg/kg、500 mg/kg、1 000 mg/kg3个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玉米油),连续8周灌胃染毒.染毒结束后,在动情前期对大鼠实施处死,取动脉血,利用放射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孕酮(P)水平;取卵巢组织提取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卵巢组织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处理组间大鼠血清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4.306,P=0.014),与对照组比较,DBP 1 000 mg/kg剂量组大鼠血清P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250mg/kg及500mg/kg剂量大鼠血清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各处理组间大鼠卵巢P450scc mRNA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H=15.591,P<0.01),与对照组比较,DBP 250 mg/kg、500 mg/kg、1 000 mg/kg剂量组大鼠卵巢P450scc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各剂量组间卵巢P450scc 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BP可使青春期雌性大鼠卵巢P450scc表达降低,提示DBP对雌性大鼠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自体移植法建立EM大鼠模型,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EM大鼠异位内膜细胞凋亡、VEGF及血清雌、孕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EM的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术后4周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散结镇痛胶囊组、桂枝茯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4周后进行大鼠异位内膜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检测大鼠血清中雌、孕激素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7、VEGF、survivin表达。结果 桂枝茯苓高剂量组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模型组,桂枝茯苓高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异位内膜Caspase-7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VEGF、survivin表达及血清雌、孕激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EMS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诱导异位内膜细胞凋亡、下调survivin的高表达、降低VEGF表达及调节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腹腔注射(ip)内毒索(LPS)时卵巢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与血浆E2和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用阴道涂片法确定小鼠动情周期,分别用RI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ipLPS时卵巢NO、ET的变化及与E2和P变化的关系。结果卵巢NO含量分别于动情期(此时E2含量较高)、动情后期(此时P含量较高)及动情问期(此时E2和P含量均低)受LPS处理后均升高,但于动情间期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卵巢ET含量分别于动情期和动情问期受LPS处理后升高,但于动情后期受LPS处理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毒素诱导的NO、ET的升高与动情周期有关,E2或/和P能通过部分或完全拮抗内毒素诱导的NO或/和ET的升高,从而对内毒素导致的机体损伤产生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值对早期异常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附属医院135例孕龄6~8周伴阴道出血的病例进行血清P及β-HCG值动态监测,按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输卵管妊娠组。结果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值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及输卵管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β-HCG值呈上升趋势,难免流产组动态血清P及β-HCG值呈下降趋势,输卵管妊娠组血P及β-HCG值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及难免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值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HCG抗体、雌二醇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用ELISA间接法定性检测抗HCG抗体。结果抗HCG抗体阳性组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抗HCG抗体阴性组。结论抗HCG抗体、雌二醇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激素(P)通过其受体(PR)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3(IGFBP1-3)介导,对胚泡着床的影响。方法选取早孕5~7周行人流术的健康成年妇女蜕膜和绒毛标本共48例,每一孕周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5~6例。以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第21d)宫内膜标本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检测IGFBP1-3和PR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蜕膜和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血清P值从分泌中期逐渐上升,在孕5~6周时呈现一峰值,高于分泌中期水平(P〈0.05)。PR在宫内膜腔上皮和蜕膜细胞中表达与血清P存在相关性,但在腺上皮及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P无相关性。IGFBP1-3在子宫内膜腺、腔上皮和蜕膜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P具相关性。但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与血清P无相关性。结论P对早期妊娠发生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胎盘界面PR及IGFBP1-3的介导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大鼠多囊卵巢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给24日龄雄性大鼠皮下埋植孕酮硅胶棒,2天后再连续9天,注射低剂量hCT后,分别观察了卵巢形态,血清激素含量。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卵巢重量增加,呈多囊性改变,卵泡颗粒细胞减少百膜细胞层增加,电镜可见膜细胞内大量脂滴,血清中孕酮,睾酮明显增高,而雌二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卵巢异体异位无血管皮下移植后的生长、发育及大鼠内分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孕龄为18-20 d的新鲜或冻融大鼠胚胎卵巢植入去势后4周的大鼠颈部皮下,通过阴道脱落细胞的观察和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的测定了解大鼠内分泌恢复情况,并对移植卵巢及自身子宫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新鲜组和冷冻组分别有52.17%和38.01%的大鼠恢复了动情周期,激素水平分别在移植35 d和49 d恢复到正常水平,移植卵巢明显增大,内可见不同阶段的发育卵泡及黄体,子宫内膜有雌激素效应.结论大鼠胚胎卵巢异体异位无血管皮下移植后能存活、生长发育并具有与正常卵巢相似的内分泌功能.超速冷冻法能较好的保存胚胎卵巢的活性,复苏后与新鲜胚胎卵巢组织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