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3例初治肺结核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名健 《广西医学》2002,24(6):822-823
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菌耐药状况。方法:未用过抗结核药或用抗结核药未超过一个月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进行检测。结果:83例培阳结核菌株,对4种抗痨药H、S、R、E全部敏感61例(73%),22例耐药(27%),耐H、S、R、E分别为14%、18%、7%、12%。耐H、R以上多耐药结核菌株占7%。结论:本地区结核菌的原始耐药率及耐多药结核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结核病患的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43例复治肺结核及97例初治肺结核耐药的研究结果表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治肺结核患者,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治耐2种药以上274例(97.18%),初治耐2种药以上52例(53.61%),复治以耐INH为首位,初治以耐SM为首位。无论初、复治对H、R、E、S耐药率均较高,原发耐药率为74.23%,继发耐药率为97.53%,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地区结核病的耐药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所诊断的涂阳结核病患者均作痰抗酸杆菌培养,培养阳性的均作H、R、E、S药敏试验.结果 初治涂阳患者的任一耐药率为32.4%,复治涂阳患者的任一耐药率为48.6%,P<0.05;初治涂阳患者耐药率是S>H>R>E,复治患者耐药率是H>S>R>E;初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5.3%,复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6.6%,P<0.05;在复治涂阳患者中,中断治疗2次的耐多药率为55.3%,中断治疗1次的耐多药率为12.4%,P<0.05.复治涂阳耐多药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者的构成比高达54.7%.结论 应加强对初治患者的督导管理,避免患者中断治疗,从而避免和减少耐多药病例的产生.应加强培训,提高医生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尤其是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耐多药(MDR)肺结核是指对异烟肼(H)、利福平(R)两种或其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肺结核。本文收集近几年我院肺结核病人中,痰结核菌药敏试验对H、R或其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病例120例,其中9例系原发耐多药,111例系继发耐多药病例,占92.5%。现就这111例进行分析,以探讨继发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特点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我院结核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WHO/IU-ALD)结核病耐药指南,将宁夏第四人民医院2008年8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新涂阳和新登记的复治涂阳的肺结核作为研究对象,对340例成功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总耐药率38.5%,初始耐药率13%,获得性耐药率51.8%;耐多药率21.7%,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5.2%和30.3%;初治和复治患者的耐单药率以H为主;初治患者单药耐药频率以H为主,复治患者单药耐药频率以H、R和S为主;初治病例组耐R病例共6例,6例同时耐HR,占100%;复治病例组耐R者共75例,其中耐HR者68例,占90%.结论 我院耐药结核病的发生率较高,耐药现状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钱明 《广东医学》2002,23(10):1048-1049
目的 探讨老年耐药肺结核的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测定 ,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耐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耐药的顺序依次为H ,R ,S ,E ,非老年组耐药的顺序依次为H ,S ,R ,E ,两组药物敏感性均以E最高。老年组耐 2~ 3种药共 3 9例 ,占 47 0 % ,非老年组耐 2~ 3种药共 71例 ,占 3 2 0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老年组耐多药 (MDR)共 3 2例 ,占 3 8 6% ,非老年组共 65例 ,占 2 9 3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需重视老年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减少耐药病例的产生 ,对已耐药的病例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敏感药物进行化疗 ,以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三亚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2013年11月-2015年12月确诊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经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等6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27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培养阳性252例,经菌型鉴定249株(初治216例,复治33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药51株,总耐药率为20.48%,初治及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18.06%、36.36%;耐多药14株,耐多药率为5.62%,初治及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4.63%、12.12%.单耐药29例,单耐药率为11.65%,多耐药8例,多耐药率为3.21%;任何耐药顺位是S(11.24%)、H(10.04%)、R(7.63%)、Ofx(5.22%)、E(0%)、Km(0%);初、复治患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亚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以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结核病结核杆菌耐药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安徽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方法随机选择安徽皖南、皖中和皖北的6个县结核病项目门诊,收集项目门诊的初治涂阳病人的结核杆菌;采用WHO/IUATLD推荐的比例法,对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乙胺丁醇(E)等4种抗结核药敏试验。结果4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对4种抗结核药物全部敏感者248例,占55.23%;201例耐药,总原发耐药率为44.77%,以耐S为最高,占31.4%。结论安徽省结核病耐药水平是较严重省份,对结核病控制工作将是一个大的挑战,耐药结核杆菌的控制将是下一步结核病控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漆沄  石志红  张增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62-1664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结核病的最新耐药状况。方法:采用960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对菌株进行检测,并做H、R、E、S四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间进行痰耐药监测共269例,总耐药率为48.3%,初治耐药率为26.9%,复治耐药率83.3%;耐多药率为27.5%,初治耐多药率为6.6%;复治耐多药率为61.8%,4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S、R、E。结论:积极推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和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但各项耐药指标在国内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周家杰  曾伟凤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485-1487
目的 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单耐药、多耐药及耐多药的情况及治疗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中,任何形式耐药占100%,多耐药占91.9%,耐多药占65.1%,一线药物耐药顺位为H>R>S>E,二线药物以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比例最高,占37.21%;3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仅为60.46%,复治病例中耐药比例最高的人群为40~60岁的中老年人,占68.96%;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54.65%)和肝功能异常(8.14%).结论 复治涂阳的肺结核耐药率高,且以中老年人为主,应当重视结核患者耐药性的检测及用药的规律性、足量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疆地区2001~2012年12年间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第一线治疗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用BACTEC MGIT-960系统对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2年间临床送检标本共计分离出分枝杆菌6611株。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单耐链霉素S者比例最高(8.33%),其他依次是异烟肼H(7.26%)、利福平R(4.30%)、乙胺丁醇E(4.22%)。耐多药结核(HR+HRS+HRE+HRSE)菌株占11.82%,对上述四种药全耐药的有151株(2.28%)。结论:与1996年~2000年相比,2001~2012年12年间的单耐药率,除耐E基本持平外,其他三种药物(H、R、S)均有明显下降;耐多药结核与1996年~2000年16.5%相比下降了4.68%。总体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信宜市肺结核病人初始耐药疫情,分析耐药的原因,制定预防对策。方法以胸片、痰涂片诊断为肺结核的初治患者为对象,进行结核菌培养,阳性者做链霉素(S)、异烟肼(I)、利福平(R)、乙胺丁醇(E)四种药敏试验。结果共检测188例,初始耐药62例,占32.98%。其中耐1种药物51例,占耐药总数的82.26%;耐2种以上药物11例,占耐药总数的17.74%。41—50岁为耐药最高峰,四种耐药次序为I〉R〉S〉E。结论信宜市耐药肺结核疫情相当严峻,应进一步分析耐药原因,探讨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临床主要一线抗痨药异烟肼(isoniazidum,H)、利福平(rifampin,R)、链霉素(streptomycin,S)和乙胺丁醇(ethambatal,E)均耐药结核菌株进行体外组合药物作用效果研究,拟探讨结核病主要一线药物均耐药再联合用药时,化疗是否有效的临床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问题.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分支杆菌培养系统对10株常规L-J法药敏至少对H、R、S和E(或同时对R)依赖的结核菌株及H37Rv标准敏感菌株,以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进行H、R、S及E单一药物和H+E+S及H+S+E+R组合药物药敏平行实验;将3D培养42d结果为阴性的实验瓶混悬液再平行转种于L-J管继续培养,以确定药物作用的效果(观察细菌是否真正被药物杀死).结果 单一药物3D法与L-J法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3D法单一药物均耐药菌株组合药物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为同程度报告阳性时间延长趋势.3D法单一药物耐药,组合药物未报告阳性的实验瓶,特种于L-J管继续培养均报告阳性.殶例追踪10株分离株均为一线正规化疗失败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论 小样本菌株实验研究结果提示:体外3D法H、R、S及E单一药物均耐药的临床结核菌株,组合药物(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对其细菌可有不同程度的相对抑制作用,但没有最终协同杀灭细菌,其实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疗效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法对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卷曲霉素(Cm)、丁胺卡那(Am)、对氨基水杨酸(PAS)和卡那霉素(Km)的耐药性检测。结果2012年4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35株耐药,总耐药率为29.5%(135/458);耐多药(MDR)率为14.4%(66/458)。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H、S、R、E、Lfx、Pto、Cm、Am、PAS和Km。2013年5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98株耐药,总耐药率为34.0%(198/582);耐多药(MDR)率为16.1%(94/582)。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S、H、R、E、Lfx、Km、Cm、Am、PAS和Pto。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仍然较高,临床应加强监测,指导防控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方法用改良罗氏培养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MIC)、耐药率。结果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EMB、SM和LVFX的平均MIC分别为9.7μg/mL、30.1μg/mL、16.4μg/mL、38.7μg/mL和0.9μg/mL;耐药率分别是67.2%、35.0%、53.8%、63.8%和16.3%。总耐药率为83.75%;耐单药率为17.5%;耐多药率为66.3%;耐多药株占总耐药株的79.1%。结论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都较高,结核病的防治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结核病患者感染状况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用MB/Bact240分枝杆菌培养仪和改良罗氏管对患者的多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和链霉素(SM,S),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722例患者的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89株,其中痰标本453株,非痰标本136株;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34.2%(589/1722);对INH、RFP、EMB、SM的耐药率分别是15.1%(89/589)、14.3%(84/589)、4.8%(28/589)和17.1%(101/589);总耐药率26.3%(155/589),耐多药率10%(59/589),其中4种药全耐者占2.7%(16/589)。结论本地区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结核茵耐药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典型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菌株耐药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底我县典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直接痰涂片检查、痰菌培养、耐药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杆菌鉴定。结果 345例痰标本检出306例菌株。结核分枝杆菌288株,占94.12%,对H、R、E、S4种一线抗痨药耐药率分别为18.06%、18.40%、8.33%、21.53%;非结核分枝杆菌18株,对H、R、E、S4种一线抗痨药耐药率分别为100%、33.3.3%、33.33%、100%。结论本地区结核病人对一线抗痨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比例较高,在今后工作中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福建省龙岩市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现状,为评价、指导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龙岩市耐药监测点登记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及资料,通过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及对四种抗结核药物(INH、RFP、SM、EMB)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160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25.0%,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24.09%,30.43%;耐多药率为9.38%,其中初始耐多药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9.49%,8.70%。任何一种抗结核病药物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R(15.63%),E(13.75%),H(12.50%),S(12.50%);耐一种,耐两种,耐三种和耐四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9.49%,5.84%,5.11%,3.56%和8.75%,6.25%,6.88%,3.13%。15~44岁组、45~59岁组、60岁及以上初始耐药率分别为27.45%,21.74%,22.50%。男女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龙岩市近期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加强对系统化管理及规范化治疗的督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肺结核患者对 4种抗结核药物 (S ,H ,R ,E)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胸科医院 2 0 4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 0 4例肺结核患者中 ,初治患者 14 3例 ,复治患者 6 1例。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 4 4 . 7% ;不同年龄组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 ;复治患者耐药率 80 . 6 %高于初治患者2 2 4 % (P <0 .0 5 ) ;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H(36 . 2 % ) ,R(31. 9% ) ,S(2 4 .5 % )和E(7. 4 % ) ;初治和复治患者耐 1种、耐 2种、耐 3种及耐 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 :6 . 9% ,5 . 2 % ,3 4 % ,6 . 9%和 19. 4 % ,2.7 8% ,8 3% ,2 5 % ,同时对H ,R耐药的MDR -TB发生率为 2 4 . 5 %。结论 临床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依然严重 ,且耐药趋于对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物和对多种药物耐药 ,应加强肺结核病的治疗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耐药性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238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病人形成原因和耐药状况,分析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 分析1999年湖北省耐药监测入选238例复治涂阳培阳病例既往病史和耐药状况;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培养基中药物浓度分别为S 4μg/ml、H 0.2μg/ml、R 40μg/ml和E 2μg/ml;结果 总耐药率为44.5%,耐多药率为21.8%,在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结防专业机构治疗造成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含H和R)分别为56.4%、31.3%、46.3%和30.8%、15.0%、20.8%。结论 治疗不规范是导致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升高的原因,建议加强结核病人归口、化疗和全程督导管理,进一步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减少复治病例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