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平繁荣政策,是卢武铉担任韩国总统后在继承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谋求南北双方和东北亚的共同繁荣而提出的战略构想。它体现了卢武铉总统对朝鲜以及整个东北亚外交的基本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半岛南北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学术界对本课题的研究却十分薄弱,韩国国内有部分学者也对卢武铉总统的和平繁荣政策提出质疑。笔者通过对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产生的背景、主要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的探讨,以分析"和平繁荣"政策对半岛南北关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是围绕着社会它义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经过科学的民主化的决策,选择并制定出一定对外国际、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规划性的对外政策的谋划。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国际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围绕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关系的特点,制定出一定的对外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战任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包含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政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两德统一神速变化就是巨变中最触目的事件。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德国的统一与德国的地位问题一直是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统一后的德国在欧洲未来的地位,不仅关系到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对外政策,争取较长时期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支持两德统一的,希望有一个统一、和平和繁荣的德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实践,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人民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最前列,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一个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开始了。为了把伟大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世界的安全、稳定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的,我们必须继续高举和平的旗帜,同世界人民一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奋斗。我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和平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主张和平、反对侵略的。战争是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和社会划分为对立的阶级而产生的,它是私有制的直接继续与发展。现代战争产生于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就职以来,在"对外政策"方面结束前任极力推行的"台独外交",推行"活路外交".这一政策调整,既是响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意图.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避免两岸在"涉外"事务中不必要的内耗,就要妥善处理台湾"涉外"事务问题.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7.
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选择.中国长期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不仅改善本国周边安全环境,而且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上升至"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尤其在面对各种危机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本着对地区事务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妥善快速应对,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风范.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对内和谐和对外和平有机统一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把握人类发展未来的自觉精神,是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对内和谐和对外和平有机统一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把握人类发展未来的自觉精神,是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这40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取得重大胜利的40年,也是西藏人民翻身解放、走上发展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40年。4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辛勤努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处于相对的和平、稳定,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促进了政治上的团结;同时,绚丽多采的“大唐文明”对外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的营养,使表现在艺术方面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和手工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对外政策的和平主义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平主义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优良传统,这一对外政策传统的形成既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也是在中国自身政治、经济及地缘环境等诸多因素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的强大不仅没有对亚洲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相反它是亚洲各国共享和平的可靠保证。现实的中国应继续坚守和平主义传统,发挥其在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建立和谐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条件。这一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具有客观性。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性大观念。坚持和丰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兴起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为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民进党在选举中失败,民进党内的理性务实人物开始反思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民进党也开始试图转变两岸政策,但却无实质性的转变。这一困境主要是受党内派系牵制、合议制的决策方式、蓝绿阵营对峙的政治生态、党内转型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所致。民进党未来的两岸政策转型将会以经贸政策转型为突破口,但这是以选举作为考量,且两岸政策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大陆应该继续坚持对台惠民政策,促进两岸的交流交往,削弱"台独"在台湾政治市场的影响力,加强与民进党的沟通对话,降低敌意,实现两岸的和平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军国主义,就是以军备和对外侵略为国家的最高目的,一切政策都服从这一目的”。日本军国主义以军部为核心的军阀集团所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其对内竭力灌输侵略思想,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则以军事侵略的高压手段掠夺和奴役其他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和凶残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惨痛记忆,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覆灭的过程都伴随着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演变过程,总结其历史教训,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树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信念,显然是很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一个有影响的国家。作为曾经有过侵略历史和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国家,其未来的对外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分析日本国内外诸多因素,“非正当化、非正义化、非和平化”成为日本未来对外政策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7.
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开始具有新的目标和新的特点.一方面,仍然坚持西方联盟和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广泛开展全方位外交,创造有利于德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显示了更大的独立自主性,并以更大的力度和主动性,积极"面向全欧"和"为世界和平承担更大责任",追求"积极主动塑造"的角色,争取充当"全球玩家".  相似文献   

18.
日本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一个有影响的国家。作为曾经有过侵略历史和培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国家,其未来的对外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分析日本国内外诸多因素,“非正当化、非正义化、非和平化”成为日本未来对外政策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身职业的原因,我感觉到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甚为繁荣的背后,有一根隐线的作用不可忽视,这就是德国政府的对外文化政策导向。1999年,我到德国几个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去实习访问,就发觉德国人的政策理念实在轻视不得,而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其对外文化政策。由此颇感兴趣,并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初步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但终究是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去追根究底;但毕竟心中滋滋在念,因为已经隐然意识到,中国的大国崛起的民族梦之实现,与此可能大有关系。所以到大英图书馆查找资料,也颇关心对外文化政策方面的东西,可惜,所查到的资料无几,看到目录上有…  相似文献   

20.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