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IL-1β水平作为观测指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溃疡形成,且有明显的炎症存在,认为本实验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1β分别为(841.93±95.64)ng·L-1和(75.06±2.15)ng·L-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灌服柴芍枳(1.31 g·kg-1)和柴芍(0.88 g·kg-1)后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1β显著降低(P<0.05),而灌服四逆散(1.75 g·kg-1)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1β(72.62±2.67)ng·L-1明显减少(P<0.01),但血清IL-1β(1015.52±176.47)ng·L-1却显著升高。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调节IL-1β来干预实验性UC,其全方发挥作用环节可能为抑制IL-1β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炎症肠黏膜的移行;而方中君、臣药物配伍的作用环节为抑制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拆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14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一般状况、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实验大鼠IL-4活性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降低实验大鼠IL-4的含量,其中四逆散全方作用最佳,明显高于其各拆方组;各拆方组组间比较,柴芍枳配伍与柴芍配伍作用最强,去除柴胡或白芍后的芍枳甘配伍与柴枳甘配伍降低血清IL-4含量的作用降低,所不同的是柴枳甘配伍增加UC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4的作用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芍枳甘组降低结肠黏膜IL-4含量的作用同样低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结论: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通过调节实验性UC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IL-4活性来干预UC,方中柴胡、芍药调节实验性UC大鼠IL-4活性的作用在四逆散全方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四逆散和柴芍后,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4明显增加,以四逆散组增加最为显著。灌服柴芍枳后,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4虽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四逆散组;而实验大鼠血清IL-4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促进实验性UC大鼠IL-4的分泌上调IL-4水平来干预实验性UC,以全方作用最为显著;方中君、臣药物的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一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配伍枳实后,作用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基因水平进一步探讨四逆散调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STAT6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IL-4、SOCS1、STAT6的基因表达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四逆散组实验大鼠IL-4、SOCS1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STAT6显著降低(P0.05);三个拆方组中,柴芍配伍对IL-4、SOCS1 mRNA表达的影响与四逆散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STAT6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柴枳甘组、芍枳甘组比较,柴芍组IL-4、SOCS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STAT6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刺激IL-4、SOCS1 mRNA的表达,抑制STAT6mRNA的表达来调节IL-4/STAT6通路,干预实验性UC。方中柴芍配伍作用明显,主要体现在对IL-4、SOCS1mRNA表达的影响上;柴、芍分别配伍柴枳后,对TL-4/STAT6通路的调节作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IL-4/STAT6信号通路入手,以该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1和关键因子STAT6为检测指标,多角度探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IL-4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SOCS1、STAT6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SOCS1活性(0.485 5±0.178 0)显著低于正常组(0.655 2±0.187 4),P0.05;而STAT6活性(0.803 0±0.208 2)则明显高于正常组(0.589 3±0.191 9),P0.05。四逆散能显著增加实验大鼠SOCS1活性(0.576 5±0.208 0)(P0.05),降低STAT6活性(0.579 8±0.152 6)(P0.05);柴芍配伍(0.562 5±0.275 7)对SOCS1活性的影响与四逆散(0.576 5±0.208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STAT6活性(0.529 4±0.144 3)表达的影响显著优于四逆散(0.579 8±0.152 6)(P0.05);芍枳甘配伍(0.616 9±0.200 6)对STAT6活性的影响作用明显,与四逆散(0.579 8±0.152 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柴枳甘配伍对SOCS1(0.509 1±0.227 9)、STAT6(0.756 1±0.263 6)的影响与模型组(0.485 5±0.178 0;0.803 0±0.208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刺激SOCS1活性,抑制STAT6活性表达来调节IL-4/STAT6通路,进而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其中,柴芍配伍作用明显;芍枳甘配伍对STAT6活性的影响作用明显,但对SOCS1的影响不显著;柴枳甘配伍对SOCS1、STAT6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及不同配伍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用。方法:将动物分为14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一般状况、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结肠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性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模型组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结肠损伤程度评分为4.00±0.67,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组的结肠损伤程度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4.40±1.07)明显高于正常组(0.40±0.52),P0.01,余各药组结肠病理组织变化呈好转趋势,其中,四逆散组(2.80±0.79)和柴芍枳组(3.20±0.79)、柴芍甘组(3.40±0.70)、柴芍组(3.20±0.79)、柴枳组效果明显(3.33±0.71),P0.05;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能够提高模型大鼠的胸腺指数(P0.05)与脾脏指数(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NF-κB平均吸光度为0.088±0.009,各组NF-κB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以四逆散全方组(0.023±0.006)效果最为明显(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干预实验性UC,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免疫器官分泌免疫细胞,抑制NF-κB的激活来实现的;四逆散全方作用最为理想,柴胡、芍药发挥了君药与臣药的的重要配伍作用,甘草作为使药,其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胸腺细胞增殖的刺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柴芍枳组和柴芍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家兔新鲜结肠黏膜制备抗原乳化液,分别于造模第1,10, 17, 24天注射于大鼠的双侧足跖、腹股沟及背部皮内,造模第2天分组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按照10 mL·kg-1蒸馏水ig;四逆散组按照1.75 g·kg-1四逆散溶液ig;柴芍枳组按照1.31 g·kg-1 ig;柴芍组按照0.88 g·kg-1 ig;第29天给药后,取材,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组织ICAM-1和VCAM-1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ICAM-1(64.60±4.81)μg·L-1明显高于正常组(42.35±3.02)μg·L-1,P<0.05;VCAM-1(0.29±0.01)μg·L-1显著高于正常组(0.20±0.02)μg·L-1,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VCAM-1(1.82±0.19)μg·mg-1显著高于正常组(1.29±0.10)μg·mg-1,P<0.05;经灌服四逆散后,实验大鼠血清ICAM-1(53.87±2.60)μg·L-1、VCAM-1(0.22±0.01)μg·L-1,结肠黏膜组织VCAM-1(1.41±0.08)μg·mg-1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四逆散能够抑制UC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实验大鼠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方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药物可能为柴胡、枳实和芍药。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加味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四逆散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连续4周.四逆散组4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 g·kg-1).采用酸性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肝组织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 478.32±42.35)vs(327.09±39.41)μg·L-1,P<0.01;IL-1(0.58±0.89) vs(0.35±0.47) μg· L-1(P<0.05);TNF-α (4.82±0.49) vs (4.21±0.45)μg·L-1(P< 0.05),含量均显著降低,TGF-β1mRNA(9.92±2.57)vs(5.27±1.39),(P<0.01)和α-SMA mRNA(12.87±0.39)vs(6.33±0.72),(P<0.01)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减弱(均P<0.01).结论:四逆散加味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1和α-SMA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SASP组以及模型对照组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制作免疫UC大鼠模型。造模后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以1,0.5,0.25mg/ml的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溶液,SASP组予以67.5mg/mlSASP混悬液,模型对照组及正常组予以0.5%CMC溶液。连续给药5周后处死大鼠,取出结肠,肉眼观察结肠变化,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ELISA法检测大鼠IL-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加味柴芍六君颗粒能较好地降低溃疡指数。②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及SASP均能明显提高UC大鼠CD3、CD4、CD8以及IL-2的水平,降低CD4/CD8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其中中、小剂量组与SASP组作用几乎相当(P>0.05),大剂量组能使UC大鼠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用优于SASP组(P<0.01或P<0.05)。结论:改善免疫功能可能是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UC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计性刺激致抑郁雌性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血清雌二醇(E2)的影响,揭示其对雌性大鼠抑郁模型内分泌紊乱的调节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按体重和基础糖水消耗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施加任何刺激)、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315,158,78 mg.kg-1,ig),阳性药氟西汀组(18 mg.kg-1,ig),应激第1天开始每天8:30 ig给药,正常组及慢性应激模型组每次ig蒸馏水。应激第22天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用药前后雌性大鼠血清Cort,E2的含量变化。结果:大鼠血清Cort空白组(0.05±0.04)μg.L-1,模型组为(0.11±0.08)μg.L-1,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加味四逆散各组Cort较模型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E2含量模型组大鼠的E2水平(0.04±0.02)μg.L-1较空白组(0.12±0.03)μg.L-1明显下降(P<0.05),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E2依次为(0.10±0.04),(0.08±0.02),(0.07±0.05)μg.L-1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抗抑郁作用与其维持E2正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氧化苦参碱对TNFα、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秀梅  李波 《中成药》2003,25(11):903-906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不同状态下的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利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作为过度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用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作为炎症反应的体内模型,采用生物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局部炎症渗出液中TNFα、IL-6和IL-8。结果:氧化苦参碱对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局部炎症渗出液中TNFα、IL-6和IL-8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氧化苦参碱的抗炎免疫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黏膜IL-8、IL-10、IL-12及NF-κ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68例H.pylori阳性和46例H.pylori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胃黏膜IL-8、IL-10、IL-12及NF-κB mRNA含量,H.pylori阳性患者清除H.pylori后复查。应用免疫组化检测IL-8、IL-10、IL-12与NF-κB在胃黏膜组织的表达。结果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IL-8I、L-12及NF-κBmRNA含量较H.pylori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00);H.pylori阳性患者清除H.pylori后胃黏膜IL-8、IL-12及NF-κB mRNA含量降低(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ylori阳性组较H.pylori阴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IL-8、IL-12、NF-κB表达明显增强(P均<0.05)。结论H.pylori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合成和释放IL-8、IL-12及NF-κB,它们是引起PU炎症以及进一步病理损害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首发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经阿立哌唑规范治疗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IL-6、IL-12的含量;同时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IL-12水平高于治疗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6、IL-12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结核,是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容易感染结核杆菌。细胞免疫力的强弱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更为重要。IL-2由Th1细胞产生,能刺激抗原特异的T细胞增殖,是抗结核免疫中重要的细胞因子。瘰疬宁可使IL-2分泌增加,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IL-16和IL-19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茵栀清肝汤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细胞因子IL-19、IL-18、IL-16和IL-10影响,以及该方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RT-PCR检测肝组织IL-16和IL-19,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IL-18;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结果:茵栀清肝汤保护急性肝损伤大鼠呈剂量依赖模式,服用12g/kg剂量大鼠疗效最佳.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而肝组织病理表现显著改善.结论:细胞因子IL-16、IL-19、IL-18和IL-6具有促进大鼠急性肝损伤,而IL-10可抑制肝损伤进展.茵栀清肝汤具有保护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IL-19、IL-18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促进IL-10等保护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只行开关腹,B、C、D组均行内膜移植,造模完成后,A、B组以生理盐水灌胃,C、D组分别给予中药祛异康、西药丹那唑灌胃,4周后开腹收集腹腔液测定IL-2I、L-6表达水平。结果:祛异康可以降低异位症大鼠腹腔液中IL-2及IL-6浓度(P<0.05;P<0.01)。结论:祛异康能明显改善腹腔微环境,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变腹腔液微环境,降低细胞因子IL-2、IL-6的水平,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搏通胶囊对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血清C_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和搏通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0)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IL-6、IL-8及血清CRP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血浆IL-6、IL-8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升高,搀通胶囊各剂量组及银杏叶片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搏通胶囊大剂量组为明显,但与银杏叶片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搏通胶囊能有效抑制级联反应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CRP的产生,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痛风宁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滑膜组织IL-1、IL-6含量的影响,研究其对急性痛风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踝关节造成急性痛风模型.痛风宁药液、秋水仙碱悬浮液灌胃给药,均为每次4ml,每天2次,连续5天.取受试关节滑膜组织测定IL-1、IL-6的含量.结果:动物造模后,关节滑膜组织IL-1、IL-6含量均明显升高,中药能明显降低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滑膜组织IL-1、IL-6均升高,而痛风宁能使实验性急性痛风滑膜组织IL-1、IL-6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痛风宁可能通过抑制滑膜细胞IL-1、IL-6的合成,进而抑制PEG2等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其对急性痛风滑膜细胞的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HG颗粒对CCl4(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L-1(白介素1)和IL-6(白介素6)含量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CCl4,同时予高脂饲料和20%乙醇喂养6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存活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5组,再加上空白对照组,动物共计6组,分别给予药物或蒸馏水。空白对照组:蒸馏水0.1ml/kg;模型对照组:蒸馏水0.1ml/kg;HG颗粒高、中、低3种剂量组:6,3,1.5g生药/kg;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g/k,灌胃治疗,1次/d,连续4周。观察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均明显增高。HG颗粒3种剂量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复方鳖甲软肝片亦可降低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结论HG颗粒对CCl4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