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通里攻下治疗对危重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探究其防治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危重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早期通里攻下组(n=26)、通里攻下组(n=26)与对照组(n=22),予相同基础治疗。通里攻下组病人内环境稳定48 h后,增加大承气汤通里攻下治疗;早期通里攻下组病人则在入选48h内,即增加大承气汤通里攻下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天胃动素、胃泌素、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ACHEⅡ、MODS、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及ICU死亡率。结果:治疗后早期通里攻下组与通里攻下组比较治疗前胃动素、胃泌素增高,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ACHEⅡ、MODS、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下降,并且这种变化在早期通里攻下组更为显著(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下降,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ACHEⅡ、MODS、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增高。早期通里攻下组与通里攻下组比较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增高,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ACHEⅡ、MODS、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及死亡率降低,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并且早期通里攻下组亦更为显著。结论:早期通里攻下和通里攻下治疗降低腹内压、胃肠功能评分、危重症评分和死亡率,对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而且早期通里攻下作用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危重症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分泌,从而增强胃肠蠕动,减轻肠缺血相关。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的中毒性痢疾与祖国医学的“疫毒痢”及“疫痢”是极相似的。“疫毒痢”病因是服食染于食物的疫毒,使疫毒之邪阻滞肠中,大肠传导失职,气血阻滞,出现痢下脓血。我院用复方白头翁汤,清大肠之热毒,加大黄消导攻下为主,五年来共收治中毒性痢疾5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无一例死亡。现介绍如下:一、休克型正虚邪实,热伤真阴,气虚欲脱。证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攻下逐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攻下逐饮药物,共观察3天。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心功能疗效以及降低BNP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攻下逐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BNP水平,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4年6月至12月试用新合成中西药复方止痢灵片剂治疗25例急性菌痢患者,并以痢特灵片治疗25例作对照,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和直肠粘膜病理改变。报告于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两组病例均经临床与大便检查,确诊为急性菌痢的住院患者。止痢灵组年龄15~40岁,痢特灵组6~43岁;除痢特灵组1例女性外,余为男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58例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1)以中医证型的不同,将病例分为毒蕴肺胃组,毒损脑络组和毒陷心包组,分析就诊时中医证候特点;(2)以8月15日为时间点将病例分为两组,分析其就诊时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1)毒蕴肺胃、毒损脑络和毒陷心包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证型。(2)毒损脑络组病例就诊时发热、纳差和精神萎靡症状明显多于毒蕴肺胃组,以暑热之邪侵袭营卫为主;毒陷心包组就诊时高热、头痛、抽搐及昏迷等症状明显多于毒蕴肺胃组和毒损脑络组,暑热毒邪侵袭营卫;(3)8月15日以后组病例就诊时发热、头痛、抽搐、纳呆等症状明显多于8月15日以前组,以暑热毒邪侵袭卫分,说明病机特点易夹湿,易动风;8月15日以后组就诊时意识障碍、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多于8月15日以前组,以暑热毒邪易侵袭营分,说明病机特点是喜内陷。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要重视患者的首发症状,对于判断病邪性质、感邪途径、传遍规律以及确定治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证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样病例呈现不同的中医证候特点,可能提示致病病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薛青  张桦  李中和  王小娟 《中药材》2006,29(10):1120-1122
目的:探讨益肾疏肝泄毒祛瘀法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评价其对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肾泄毒祛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糖适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糖(P<0.05),但两组间差值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均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脂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下降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差值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降低了胰岛素及C肽水平(P<0.005),升高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性,两组间差值比较(P<0.01或P<0.05)。结论:益肾疏肝泄毒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通过降低血脂、高胰岛素血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了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君柳医师曾任中医院院长 ,是我县一位具有较高名望的老中医。在医坛耕耘近 40载 ,经验颇丰 ,临床运用清热攻下法治疗急诊危重病人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例 1.中毒性痢疾 (疫毒痢 ) 肖某 ,男 ,13岁 ,学生 ,1978年 8月 8日入院。患孩在 8月 7日晨食瘟猪肉后 ,上午突然高热、腹痛 ,呕吐 4次 ,大便水样二十余次。在当地医院诊为“暴痢”治疗无效。因高热而频频抽搐 ,神志不清 ,收入住院治疗。体检 :体温 40℃ (腋表 ) ,脉搏 16 0次 /分 ,呼吸 40次 /分 ,血压 12 .5 / 8kPa ,急性病容 ,昏迷嗜睡 ,四肢抽搐 ,唇绀 ,面色肤色发红 ,眼…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31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对其中240例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311例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辨证分为健脾祛湿治疗组(健脾止泻颗粒)102例、补肾固涩治疗组(泻痢康胶囊)106例及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03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腹泻量表积分、大便频次变化和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结果艾滋病慢性腹泻病原学阴性者263例占84.57%,而病原学阳性者中隐孢子虫32例。治疗2周后,健脾祛湿治疗组、补肾固涩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治疗2周后各组大便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健脾祛湿与补肾固涩为主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每日大便频次,明显提高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73年至1977年(其间76年未收治)夏秋季,收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558例、急性中毒性菌痢(以下简称毒痢)16例,共57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全部病例未用抗菌素,均以中药口服为主,疗效显著。疗程短,药费廉,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年令:小儿527例,成人47例。最小年令6个月,最高年令78岁。二、病情分型:菌痢558例,毒痢16例(其中休克型11例,脑水肿型3例,休克脑水肿混合型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衡阴阳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价值。方法:84例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普通针刺组(19例)和平衡阳阳法组(65例)。平衡阴阳法组在普通针刺组的基础上加上捏脊和不同的针刺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阴阳法组治疗后GMFM积分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阴阳法组治疗后满意度评分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阴阳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可靠并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通里攻下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泵入奥曲肽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口服或鼻饲。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d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联合组TNF-α、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通里攻下法能有效改善SAP患者的痞满燥实坚的证候特点,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阻断SAP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PTN)瘀阻脑络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TN瘀阻脑络型患者共130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65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治疗,2.5~5.0 U/每点,每次注射总量为40~150 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逐瘀活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两组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5-HT,CRP和HCY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HCY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A型肉毒毒素治疗治疗基础上,逐瘀活络方治疗PTN瘀阻脑络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VAS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调血清5-HT水平及下调血清CRP和HCY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泻痢康胶囊联合金双歧模拟片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泻痢康胶囊对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在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的同时,根据患者腹泻、脱水情况给予补充液体、电解质的相关治疗。治疗组30例口服泻痢康胶囊,5粒/次,3次/d;金双歧模拟片,4片/次,3次/d。对照组口服泻痢康胶囊模拟胶囊,5粒/次,3次/d;金双歧片,4片/次,3次/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频次、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肠道SIg 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病毒学指标(HIV-RNA)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肠道SIg A水平,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重建患者肠道黏膜屏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予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情况,以及伴随症状(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易激惹)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腹部胀满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易激惹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攻下逐瘀汤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合并便秘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加四磨汤口服,观察组予以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加攻下逐瘀汤,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攻下逐瘀汤能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肛门排气及排便,对下肢骨折术后早期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与机理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具有祛瘀化痰通腑作用的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血液流变学、血脂等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对急性脑梗死均有较好的疗效,总疗效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有下降,表明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均有较好的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作用,但安脑丸效果更佳;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比较,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通过阻抑炎性细胞因子反应,改善机体应激状态,调节血脂代谢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机制,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法则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朱琏针刺兴奋法一型手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年龄为9~59个月的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朱琏针刺兴奋法一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B12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0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MFM-88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刺兴奋法是一种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泰通颗粒治疗早期脑梗死痰瘀交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脑梗死痰瘀交结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泰通颗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8d(2个疗程)后对每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NHISS量表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7%,对照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脑泰通颗粒能促进早期脑梗死痰瘀交结型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西药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自拟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汤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及胃肠黏膜修复时间,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免疫性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_3水平及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61/63),高于对照组的81.0%(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及胃肠黏膜修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gG、IgA、IgM、CD4~+/CD8~+均明显降低(P均0.05),补体C3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血清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症状早期缓解和胃肠黏膜恢复,且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P0.05);两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除腹胀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患者的日常运动、睡眠状况外,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情绪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社交、工作影响项目方面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湿热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