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辨析适于避震疏散的绿地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不同,阐明适于避震疏散的绿地应具备的规划设计观,提出避震疏散专项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使避震疏散专项绿地系统规划正确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郑州粮食学院校园前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阐述了设计的指导原则,绿地规划布局,建筑小品设计构思,以及植物种植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核心和重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生态功能,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和因地制宜及地方特色等设计原则,以“一线、七区、四廊道”为空间布局结构,对青岛崂山杜鹃公园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规划为人口景观区、崂山佛教文化展示区、高山杜鹃民俗文化展示区、科普文化展示区、湿地观赏区、旅游健身疗养区、崂山特色植物种植区七大功能分区,力求打造以高山杜鹃为主,集特色花卉、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开发符合居民陶冶身心、休闲健体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5.
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城市生态危机的对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城市生态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体系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城市发展达到良性循环的必然趋势。文章以济南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为例,分析了构建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济南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构成,并从树种规划、绿地系统构建原则以及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济南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城市生态危机的对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城市生态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体系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城市发展达到良性循环的必然趋势.文章以济南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为例,分析了构建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济南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构成,并从树种规划、绿地系统构建原则以及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济南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是否充分、有效地发挥。在城市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进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研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概念,阐述了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意义与目的,并通过对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现状分析,依据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理论,按照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生活环境及构建理念,提出了居室、社区、中心城区、市郊、郊县五大生态功能圈,并对各生态功能圈进行绿化工程构建,形成济南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临武县城为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了生态绿地系统的城市结构意义及其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并探讨了临武县城生态绿地系统结构优化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特征、规划原则,以沈阳市为例,提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当量”的济南绿地生态补偿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维持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地生态补偿能力定量化的研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济南市为例,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应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基于碳氧平衡原理,采用“绿当量”方法,对济南市生态绿地系统生态补偿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化提出了济南市各行政区加强生态补偿能力的绿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13-15日,黄河水院院长刘国际教授应邀参加了水利部科技发展中心在深圳举办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水利部中国水利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协办。河海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建设生态绿地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中合理布局绿地结构,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生态功能,而且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完善城市功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的演化过程,探讨了北京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演化的根本动力、直接原因,以及演化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2014年阜阳主城区绿地系统现状图为基础,通过实地勘察,运用景观生态学的5个景观生态指数对阜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的绿地率为31.2%,绿化覆盖率为35.8%,未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但绿地面积和斑块分布不均衡;各城区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差异较明显;各绿地系统斑块类型差异大,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建议,为后期阜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IS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况,分析了二者间的应用关系以及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GIS的功能和技术优势,从理论上阐明了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可能性,并初步探讨了GIS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优美、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老龙湾生态公园的建设对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生物多样性与地方特色的设计原则;以"一心、二轴、四区"为空间布局结构,对临朐老龙湾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湿地生态、滨水景观四大功能分区,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6.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净能力及自动调节能力,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被称为"城市之肺"。其在保护和恢复绿色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环境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态设计的新的发展趋势。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锦绣江南"为主题,在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出广场景观区、滨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保健区6大功能区,打造中心水景景观带,设计江南水田、绿上心头、绿之舟、绿影长廊、绿野仙踪、落樱花园、绿之源泉7大主要景点,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营建一个具有聊城江北水城特色并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融其一身的现代生态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17.
依据涡阳县总体规划,并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县城现状绿地系统的问题,运用城市绿地系统和景观规划相关理论或规范,针对性对涡阳县城绿地系统的结构体系、指标构成、绿化布局以及风貌特色等进行规划和控制,力求营建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为实现“亲水宜居城”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给予综合评价和排序,进而结合长春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关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强调绿地系统具有系统性、生态型、特色性和整体性,并从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两个层面,提出长春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文章总结了中小山水城市的特色,提出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的手法,并且以泾县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塑造中小山水城市特色的手法.首先分析整理城市特色资源,对主要的关键词进行抽取比较,得到主要的城市特色;然后从整体出发为绿地系统定位,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强化城市山水环境;通过绿道体系的构建打造城市特色的展示体系;最后从树种规划的角度出发塑造城市的宣纸之都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文章总结了中小山水城市的特色,提出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的手法,并且以泾县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塑造中小山水城市特色的手法。首先分析整理城市特色资源,对主要的关键词进行抽取比较,得到主要的城市特色;然后从整体出发为绿地系统定位,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强化城市山水环境;通过绿道体系的构建打造城市特色的展示体系;最后从树种规划的角度出发塑造城市的宣纸之都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