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紫玉盘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玉盘茎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紫玉盘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73%,主要成分有苯甲酸、8-氧代-9H-环异长叶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韩飞  陈泣  舒积成  赵志冬  黄艺  许汉林  杨明 《中草药》2015,46(13):1887-1891
目的研究湖北产牛至Origanum vulgare药材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药材不同部位(花和叶、茎、根)的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成分在组分中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牛至花和叶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78%;牛至茎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1%,牛至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97%,3种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共鉴定出化合物59个,其中18个为在牛至挥发油成分中首次报道。结论牛至药材的根、茎中除含有花、叶部位相同的抗菌成分外,还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该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依山红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CO_2)提取依山红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SD法挥发油共分离出54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3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9.68%;SFE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28种化合物,占总量的52.15%。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6)
目的:分析舞花姜根、茎、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舞花姜根、茎、叶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成分对比研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舞花姜根、茎、叶中共鉴定出59种挥发油成分。其中,根中鉴定出了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73%,主要成分是β-蒎烯(14.26%)、芳樟醇(14.06%)、γ-松油烯(12.64%)、莰烯(11.67%);茎中鉴定出了2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9.26%,主要成分为植醇(14.96%)、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2.93%)、龙涎酮(12.00%)、橙花叔醇(7.67%);叶中鉴定出了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15%,主要成分是(-)-β-榄香烯(25.83%)、α-法尼烯(13.37%)、橙花叔醇(10.89%);根、茎、叶共有成分6个。结论:舞花姜根、茎、叶挥发油的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青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CO2超临界萃取法(SFE)提取青翘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SD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87个色谱峰,共鉴定5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99%,SFE提取的挥发油法分离出100个色谱峰,鉴定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0.50%。结论: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β-蒎烯,α-蒎烯,(-)-4-松油醇,对伞花烃;SFE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努特卡酮,β-蒎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2种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花夹竹桃寄生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4个色谱峰,鉴定其中59个化合物,占总量的72.15%;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4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11%。结论: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化学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泽兰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泽兰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3个峰,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4.31%;从泽兰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2个峰,鉴定出9个化学成分,占其挥发油油总量的89.33%。二者均含有反式石竹烯、石竹素、葎草烯环氧化物Ⅱ、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法尼基丙酮、β-瑟林烯。结论:泽兰茎叶同用入药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南方荚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50%。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南方荚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50%。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0,(7)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八角茴香种子、果壳、茎和叶的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成分。结果:从八角茴香种子、果壳、茎和叶的挥发油分别鉴定出55、48、51和51个化学成分,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8.80%、99.72%、99.26%和99.42%。四者共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其中有42个化学成分是共有化合物,均以反式茴香脑为主要成分。结论:八角茴香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夜合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桂产夜合花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5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86%。结论:桂产夜合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橙花叔醇、石竹烯、吉玛烯D、双环吉玛烯,与文献报道其他产地的夜合花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苞鞘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寄主为牡荆的大苞鞘花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挥发油分离出76个色谱峰,共鉴定4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73%.结论:本文填补了国内外对大苞鞘花研究的空白,为大苞鞘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提取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天茄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鉴定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80%,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早熟素Ⅱ.结论: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占72.3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剑叶耳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制备两种挥发油;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3.76%;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82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62%.结论:剑叶耳草挥发油主要包括脂肪族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含氧衍生物和萜含氧衍生物,但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藤仔Jasminum nervosum Lour.叶和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从叶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66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74.33%,其中芳樟醇含量高达25.84%;从茎挥发油中分离出了68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30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0.09%,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棕榈酸(39.78%)和油酸(22.91%)。结论青藤仔叶和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叶挥发油中绝大多数化学成分为萜的含氧衍生物(47.77%),茎挥发油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75.95%),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藤仔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金花葵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微波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金花葵花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结果: 微波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35%左右,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81%左右。 结论: 所用方法为金花葵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头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壮药大头陈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头陈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并采用连续稀释法对大头陈挥发油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的实验研究。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9%,其中主要含雪松醇(26.02%)、柠檬烯(13.46%)。大头陈挥发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大头陈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