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清  邹艳艳  甄亚琴 《中外医疗》2011,30(5):139-140
目的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加强过程管理,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设置CSSD并对布局、设备、消毒灭菌流程、效果监测、人员培训以及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购入等方面加强管理。结果灭菌合格率由去年的97.8%达到目前的100%。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预防院内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科学的质控体系,重视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管理,加强各项监测的质量管理等方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和存放、保管、发放等操作流程规范化管理,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结论严格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流程管理,为医院各部门提供安全无菌物品。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作中的各环节和流程进行优化和管理。结果:各项工作流程管理有序,权责分明,无严重医院感染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技术管理的完善,使消毒灭菌的质量得到保证,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的感染.方法 针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实际情况,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来完善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技术管理,主要在供应室建筑布局、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检测等方面完善改进.结果 通过质量技术管理的改进,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确保了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在控制医院内感染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确保了供应给临床科室的无菌物品质量,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合理,三区作业的感染管理,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规范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 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达到预防医院院内感染发生.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室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重复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物品、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每月消毒物品抽样合格率为100%.结论 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除了消毒供应室中做好消毒隔离外,还要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玉琼  黄敏  师军 《四川医学》2012,33(7):1311-13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按照《ws310.1—2009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自2010年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员参与全方位的科学管理。结果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预防和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措施。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朱逸芳 《吉林医学》2013,(25):5266-5267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及护理质量。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采用科学的工作流程,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及各项监测,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每月各类灭菌物品的抽样均为合格。结论:通过提高管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实现了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发放,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注重质量监测,确保灭菌物品质量,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质量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及方法并进行落实。结果实施质量监测后,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库存。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质量监测,灭菌物品的制作及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并保证及时供应,满足临床需要,保证医疗安全,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指导中心进行有效管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及质量。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内涵建设,加强回收、洗涤、包装、灭菌环节质量及效果监测管理。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严格管理措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每月各类灭菌物品的抽样合格率达100%。结论严格管理,实现了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发放,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医院内感染、医疗成本,以及更科学规范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开发了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包追溯系统.通过条形码、字典维护、医疗包定义、医疗包过期提醒,来实现医疗包的有效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标准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有效管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系统,规范日常操作流程,从而使管理工作所具备的整体规范性得到强化,使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得以突显。结果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将各个流程的质量把控落实,可使院内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或减少,可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保障。结论通过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系统各项工作开展的流程,可充分保障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质量,从而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提升,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感控科干预下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方法 自2008以来,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控科的参与和指导下采取严格控制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从回收到发放质量,一次性医疗用品从验收到发放质量.控制环境质量;加强科室人员自身防护,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等措施.结果 三年来消毒供应中心流程科学合理,措施落实到位,科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未发生任何与消毒灭菌质量有关的医院感染.结论 在感控科干预下,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杜绝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现代化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方法: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配备现代化清洗、灭菌设备,严格区域感染管理,完善各项监测制度及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物品灭菌合格率100%,保证了临床科室的使用安全,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转变观念,培训专业化的消毒供应队伍,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突出质量控制及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化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科学管理,保证供应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应用科学仪器和合理的建筑布局、人力资源,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等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物品的安全供应.结果 通过对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医院未发生因灭菌物品造成的院内感染与医疗纠纷.结论 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的前提,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现状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现状,为依法实施监督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技术规范》对吉林地区129所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与控制现状进行调查,采取现场检查和提问的方式,填写预制的表格。结果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控制合格率均为100%,消毒剂使用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5%,社区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的合格率分别为58.6%和38.5%,消毒剂使用合格率分别为85.7%和38.9%;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最高为71.4%,个体诊所最低为27.8%;129家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均≥80%。结论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控制工作较规范;应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和消毒剂使用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应加强对个体诊所医疗废物消毒处理工作的监管,减少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集中式管理,对院内各科室使用后的器械及物品集中回收、消毒、灭菌和发放,比较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消毒、包装质量,院内感染率及各科室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96.4%)、包装合格率(97.2%)均明显高于管理前(68.0%、65.1%),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6.90%,各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物品器械清洗消毒总满意率为93.75%,明显高于管理前的7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满意率和包装合格率,并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工作环节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环节管理及各项监测的质量管理。结果:加强各工作环节质量管理后,清洗、包装等合格率提高,与加强各工作环节质量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灭菌完全达标。结论:严格消毒供应中心各工作环节的管理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规程,对各种医疗器械处理流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并对其工作人员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结果:通过采取相关管理方法以及考核评定,对消毒供应室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工作质量得到保障,使人员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未发生因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不严导致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对消毒供应室的所有环节要加强管理,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减少,有效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使医院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内各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结果开展质量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由91.67%提高到98.33%,灭菌合格率由95.33%提高到99.33%,包装合格率由93.67%提高到98.00%;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由82.67%提高到94.00%,效果显著。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用品的重要职责,其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开展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