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马来酸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出聚乙二醇单乙醚马来酸单酯活性大单体.确定出最俸反应条件为:原料摩尔配合比为1:1.5,非氧化性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剂的用量为0.5%,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 h,合成出活性大单体的酯化率达到92.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二醇单乙醚马来酸酐单酯活性大单体、对乙烯基苯磺酸钠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最佳摩尔配合比为1.0:1.5:4.0时,制备出高效马来酸型聚羧酸减水剂.当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0.5%.产物的减水性能及净浆流动度保持性能良好,水泥初始净浆流动度达到295 mm、60 min净浆流动度维持在260 mm;可使水泥的用水量减少28%.  相似文献   

2.
聚醚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主、侧链分子结构的聚醚型高效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测试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测量聚醚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在溶液中的表面张力的大小.结果表明:表面张力的大小和主链分子量的大小主要关系着初始净浆流动度的大小,而侧链分子量的大小则与控制净浆流动度损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核磁氢谱对PC、 PC30000、 PC50000和PC70000的分子结构进行剖析,并结合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揭示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PC组分分散性能各异的结构本质。试验表明: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相对分子量的提高,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的酸醚比逐渐下降;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相对分子量的提高,其初始净浆流动度逐渐下降,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变小。因此,得出以下结论:聚羧酸减水剂组分的分子量越高,其分子结构中的酸醚比越低,初始分散性能也越低,保坍性能越高。  相似文献   

4.
对铁尾矿砂进行碾磨,制备出细度分别为D0.15、D0.075和D0.045的石粉,通过测定水泥净浆经时流动度和净浆Zeta电位经时变化,对石粉、水泥和水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减水剂掺量为0.6%时,细度为D0.075的石粉初始净浆流动度为225mm,90min为160mm,流动度低于其它细度的石粉,石粉吸附减水剂的能力最强,需水行为最明显;掺入石粉越细,净浆Zeta电位越大,水泥净浆整体分散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酯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化工艺合成了一种含聚醚长链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单甲基丙烯酸酯(MPEGMAA),以此大单体和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基磺酸钠(SAS)、马来酸酐(MAn)等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酯类聚羧酸系减水剂.并确定了合成该类减水剂的最佳配比为:n(AA):n(MAA):n(MPEG600MAA):n(MAn):n(SAS)=10.5:3.5:7.0:2.0:7.0,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1.0%.当减水剂掺量为0.25%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为345mm,120min内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无损失.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AA)、马来酸聚乙二醇400单酯化产物(MPEG-400)、马来酸牛黄酸单酰胺化产物(MTS)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单体,在超临界CO2下聚合得含氟聚羧酸类减水剂,并用FTIR、MS和扫描电镜表征了结构。研究了各单体比例等因素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掺加量为0.1%,净浆初始流动度达340mm,并测试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减水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盐系、萘系、木钠系及脂肪族系4种减水剂的复合效应.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随着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掺量是40%时,净浆流动度降低达到最小值100 mm,之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增大.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随着萘系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先明显降低,萘系减水剂30%掺量时达到最低140 mm,然后逐渐增加.复配后最佳减水率为21.3%.木钠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随着木钠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复配后减水能力先明显下降后急剧升高再逐渐下降.脂肪族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随着脂肪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先降低后逐渐增加.当其掺量达60%以上时,净浆流动度达220 mm,减水率达到21.4%.  相似文献   

8.
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烯丙基聚乙二醇(AEO)、马来酸酐、乙烯基磺酸钠为聚合单体,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一系列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质量比为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7%,反应温度为75~85℃时,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在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70mm.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受AEO分子量的影响,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800~1200的AEO时,水泥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大;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350~500的AEO时,分散保持性较好.浆体凝结时间随AEO分子量的增加而缩短,分子量越小,缓凝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杭美艳  兰英静  王楠 《混凝土》2012,(9):115-116,120
研究了萘系减水剂、糖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研究了同一掺量的减水剂与不同糖复合时,糖对净浆流动度、砂浆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入不同的糖,水泥净浆流动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有效降低了水泥净浆的流动度损失;掺入适宜的糖能提高砂浆28 d的强度。该项研究为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相关性较差,难以准确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外加剂种类及不同掺量下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相关性较好。因此,利用砂浆流动度可以更准确的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含乙烯基苯磺酸钠单体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乙烯基苯磺酸钠(p-VBS)为主要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以净浆流动度为主要指标,分析得出了原料的最佳配比AA∶MMA∶p-VBS=1.2∶2∶1,反应时间为6小时。加大引发剂用量可以提高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加料方式对转化率及产物的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混合单体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得到产物的净浆流动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石膏种类对缓凝剂辅助塑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越  何廷树 《混凝土》2006,(8):32-34
以前人们主要通过试验研究减水剂-水泥二元体系中不同石膏品种所起作用,本文使用自磨水泥,萘系高效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葡萄糖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及白糖等缓凝剂,通过水泥净浆试验(测定净浆流动度和流动度经时损失),研究了不同石膏种类及掺量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水泥三元体系的缓凝剂的辅助塑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朱宝林  黄新  马保国  朱洪波 《混凝土》2005,4(6):18-19,23
本文介绍一种测定低水灰比大流动性水泥净浆的流变学特性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净浆的水灰比有微小变化时,采用该方法能够灵敏、稳定地反映出水泥浆流动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大流动必不泥净浆与砂浆流变参数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U型流动仪以测定大流动性水泥净浆与砂浆的流变学特性,并通过改变水灰比、减水剂掺量、骨料与浆全的质量比等参数,检验了该流动仪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U型流动仪适用于测定大流劝必水泥净浆与砂浆的流变参数。  相似文献   

15.
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加到水泥净浆中,利用测定水泥、黏土和石粉的吸水性,同时,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研究,探讨黏土和石粉含量(0、0.5%、1%、2%、4%、8%)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含泥量的增大,其流动度与7、28 d抗压强度均降低。掺减水剂的浆体,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其流动度变化不大;含量小于4%时,试块7、28 d抗压强度基本不变,甚至增大。黏土和石粉同时取代水泥时,其含量小于2%时,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净浆7、28 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当含量超过0.5%,掺聚羧酸的净浆流动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选择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为检验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研究了减水剂、缓凝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外加剂复配后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复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大流动度水泥净浆流动参数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1种测定大流动度水泥净浆流动参数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有微小变化时,采用该方法能够灵敏、稳定地反映出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水泥浆体中的总碱含量和可溶碱含量.通过掺加K2CO3溶液(改变水泥浆体中可溶碱的含量),同时调整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观察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和流动度经时损失变化,以确定水泥浆体中可溶碱含量对水泥/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和水泥中的可溶碱含量共同决定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水泥中所含可溶碱含量低于最佳可溶碱含量.当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小于其饱和掺量时,掺加适量的可溶碱有助于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减小水泥浆体流动度经时损失;当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大于其饱和掺量时,则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可溶碱含量对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木炭模拟研究了残余碳对掺萘系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测试了水泥颗粒对萘系减水剂的吸附量以及浆体的流动度、Marsh时间、饱和掺量、表观黏度及剪切应力,同时观察了浆体絮凝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残余碳含量的增加,萘系减水剂的表观吸附量逐渐增大;掺萘系减水剂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随着残余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浆体流动度下降、Marsh时间增大、饱和掺量增大、分散性下降、浆体絮凝结构数量及强度增大、剪切应力及表观黏度增大;浆体流动性与萘系减水剂的表观吸附量存在反向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