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胺生物活性及应用(Ⅰ)——小麦白粉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 90值)为4.03 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胺在40~8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烯肟菌酯对葡萄霜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90值)为31.79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在100-200μg/ml的处理剂量下,施药2~3次,间隔7~10d,可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并有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90值)为4.03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胺在40-80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烯肟菌酯(试验代号SYP-Z071),化学名称3-甲氧基-2-[2-((((1-甲基-3-(4-氯苯基)-2-丙烯基叉)氨基)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隶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烯肟菌酯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90值)为11.192μg/ml;1998~2002年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酯在100~200μg/ml的处理剂量下,施药2~3次,对黄瓜霜霉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甲霜灵、霜霉威、苯氧菌酯,与安克、安克@锰锌及嘧菌酯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白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6.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自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7.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酯异构体的鉴定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烯肟菌酯异构体进行分离以及4个异构体的杀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柱层析法分离异构体,质谱和核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确定了烯肟菌酯4个异构体的空间构型,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的杀菌活性进行测定。[结论]烯肟菌酯的(E,E)和(E,Z)构型的2个异构体表现出很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吕忠宁 《农药》2007,46(6):422-424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活性EC90值为34.01mg/L,田间使用剂量在50~200ga.i./hm^2范围内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80%~90%。25%烯肟菌酯EC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剂量为100~200ga.i./hm^2,一般施药2~3次,间隔7~8d。  相似文献   

9.
郭建法  王涛 《世界农药》2022,(11):36-40
为降低肟菌酯生产成本,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溴化物和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为原料,缩合反应合成肟菌酯,研究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种类等对反应收率与含量的影响。采用“一锅投”方式,以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催化剂,甲基异丁基酮为溶剂,碳酸钠为缚酸剂,优化条件下,肟菌酯收率83.5%,含量98.3%。该合成方法收率高,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0.
啶菌恶唑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及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室内离体试验结果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的EC50值为0.199μg/ml;1998~2002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200~400g a.i./hm^2处理剂量下、施药2~3次、间隔期6~8d可有效控制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多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嘧霉胺等常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农用杀菌剂烯肟菌胺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用杀菌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到目前为止.烯肟菌胺原药、5%乳油以及与戊唑醇的混剂已获得农药临时登记。烯肟菌胺及其混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30%醚菌酯SC每667m2第一次施药50ml后8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明显,防效高达93.4%,第二次施药14天后防效达94.6%。在推荐施用浓度范围内,药效高,持效性好,对小麦和天敌生物无不良影响,且增产效果明显,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创制杀菌剂啶菌恶唑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Ⅰ)--番茄灰霉病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啶菌恶唑(试验代号:SYP-Z048)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及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啶菌恶唑对番茄灰霉病具有很高的离体杀菌活性和优异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离体试验啶菌恶唑对番茄灰霉病(Botrytiscinerea )的EC50值为0.206 /ml;1998~2002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在处理剂量200~400 g a.i./hm2、施药2~3次、间隔期6~8d的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多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嘧霉胺等常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陈明丽  纪明山  刘志恒  祁之秋  张杨  王芳 《农药》2008,47(2):142-144
2005-2006年从辽宁省8个地区共采集分离了122个稻瘟病菌菌株,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8个地区的稻瘟菌均未对烯肟菌酯产生抗性;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50的平均值1.4176 mg/L作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其中,最敏感的是抚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2678 mg/L;最不敏感的是营口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5576 mg/L.  相似文献   

15.
宋瑞利  司乃国  李轲轲  单忠刚 《农药》2008,47(12):871-873
2006-2008年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烯肟菌胺E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爱可)对向口葵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8~12 d,施药2~3次能够有效控制向日葵锈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优于三唑酮、醚菌酯等常规药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处理区的向口葵产量,较空白对照和三唑酮、戊唑醇对照药剂区的产量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君丽  司乃国  陈亮  张冬明  张宗俭 《农药》2004,43(3):103-105
啶菌恶唑(SYP—Z048)对番茄叶霉病有较高的杀菌活性,离体活性EC50值为0.29μg/ml,盆栽试验结果EC90为90.66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使用剂量为200~400ga.i./hm^2,施药2~3次,能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与腈菌唑相当,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代森锰锌。  相似文献   

17.
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念  王力钟  张弘  张宗俭  祁之秋 《农药》2004,43(8):370-371,357
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和烯肟菌胺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其中烯肟菌胺和醚菌酯的活性更为突出。4种杀菌剂的治疗活性也很好.烯肟菌胺对该病害4d的治疗活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在小麦上,嘧菌酯的叶表渗透性和向叶尖移动能力较为明显。烯肟菌胺和醚菌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大于2周。  相似文献   

18.
创制杀菌剂唑胺菌酯的光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新化合物唑胺菌酯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的稳定性及施用到作物上经紫外光照射后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后,该药剂水溶液的吸光度均有降低,且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吸光度降低越大.唑胺菌酯、唑菌胺酯和戊唑醇喷施到作物上,经紫外光照射后,EC90值均增大,对小麦白粉病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光稳定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唑胺菌酯经紫外光照射4 h以内的光稳定系数在1.0000~0.2559之间,较唑菌胺酯(1.0000~0.2084)光稳定性好,较戊唑醇(1.0000~0.6906)光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白粉病是影响辣椒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控制辣椒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多种药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均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结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辣椒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100~200 mg/L处理剂量,施药2~3次,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优于醚菌酯和三唑酮。在试验剂量下,对供试作物辣椒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用于田间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具备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JS399-1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氰烯菌酯,试验代号:JS399—19,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也是该类化学结构中第一个商品化的杀菌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于1998年合成,2001年进入田间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农药临时登记和深入研究开发,将在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化学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