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双酶协同提取花椒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考察酶的添加量,酶解pH、温度、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分析其溶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结合脂肪能力、乳化力以及对NO2-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花椒籽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椒籽按料液比1∶25(g/mL),pH=2,加入2%的胃蛋白酶,37℃,100 W超声波协同酶解80min;再调节pH=5,加入2%糖化酶,50℃,超声(100 W)协同酶解40min,在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8.15%.提取的花椒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其溶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分别为3.40mL/g、2.76g/g、2.10mL/g,对NO2-和胆酸钠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作为膳食纤维开发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以沙果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法研究了原料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糖化酶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碱解温度和碱解时间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果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沙果中I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为0.6%(g/g),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90 min,碱解pH为10,碱解温度为50℃,碱解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酶法和化学法从海带中提取粗纤维的两种方法.化学法提取粗纤维的最佳条件为:90℃,15%碳酸钠溶液消化60 min;并对酶解法提取粗纤维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化学法产品得率为10.5%,产品膨胀力为7.27 ml/g,持水力为540%;酶解法产品得率为12%左右,80目的产品膨胀力为9.6 ml/g,持水力为1430%.复合酶的添加能有效提高纤维的产率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南瓜为原料,进行碱法提取南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 20,水解时间为90 min,水解温度为50℃,Na OH质量分数为2%,提取率为64.2%.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将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后的滤液p H值调整为4去除蛋白质,再将滤液p H值调整为7,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8.4%,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364%,膨胀力为5.2 m L\g,膳食纤维含有较低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5.
以茶渣为原料,探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值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溶出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SDF溶出量与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茶渣膳食纤维酶法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加酶量2.8%、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00 min、pH值6,在此条件下SDF溶出量为9.17 g/100 g.同时测定了茶渣改性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结果为持水力4.73 g/g、膨胀力0.400 mL/g、结合脂肪能力1.81 g/g.  相似文献   

6.
以茶渣为原料,探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值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溶出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SDF溶出量与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茶渣膳食纤维酶法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加酶量2.8%、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00 min、pH值6,在此条件下SDF溶出量为9.17 g/100 g.同时测定了茶渣改性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结果为持水力4.73 g/g、膨胀力0.400 mL/g、结合脂肪能力1.81 g/g.  相似文献   

7.
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80.11%,其持水力和溶胀力分别为4.14 g/g和1.78 mL/g.测定了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随pH值的降低其吸附能力明显增加.当pH=2.0时,最大吸附速率为0.139μmol/(g.m in),平衡浓度为2.036μmol/L,平衡时间为72 m in.在酸性条件下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80.11%,其持水力和溶胀力分别为4.14 g/g和1.78 mL/g.测定了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胆酸钠的吸附作用.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在pH6.0条件下对胆酸钠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其吸附能力随其用量的增大而增强,但到达吸附平衡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膳食纤维用量分别为1.0、2.0、3.0、4.0 g时,其最终吸附率分别为11.75%、29.3%、64.8%和76.0%,到达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1.8、2.7、3.8、4.1 h.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辅助双氧水脱色技术对苹果膳食纤维进行了脱色处理,通过分光测色计测定了脱色后膳食纤维的白度,结果用L值表示.研究了双氧水浓度、碱液浓度、料液比、脱色时间和超声频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脱色条件为:双氧水浓度1.3%,碱液浓度1.3%,料液比1∶15,脱色时间45min,超声频率60KHz.测得脱色后膳食纤维的L值达80.79,其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分别为13.29g/g、15.10mL/g、2.89g/g,与未经脱色的苹果渣膳食纤维相比,有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渣中提取的粗膳食纤维为原料,利用单螺杆挤压机进行挤压改性,以提高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结果表明,经挤压改性后,苹果膳食纤维中的SDF含量显著提高.最佳挤压工艺条件为:加水量40%,螺杆转速780r/min,物料粒度20目,此条件下得到SDF的含量为24.0%.试验研究了改性前后苹果膳食纤维水合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改性苹果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结合水力和膨胀力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