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供、受者间连续进行3次皮肤移植,使受者预致敏。再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采用微量淋巴毒试验监测受者体内抗供者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预致敏后的受者体内抗供者抗体滴度明显升高。7只受者心脏移植后有6只移植心在24h内被排斥,病理学证实为超急性排斥反应。结论供、受者间连续3次皮肤移植预致敏后,再行心脏移植可以建立稳定的同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并改进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0只Wistar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麻醉方法、供心灌注切取、受体血管准备、吻合方法等进行了改良,术后统计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供体准备、供心摘取时间共(13±3)min,受体血管准备时间(8±2)min,受体腹主动脉吻合时间(10±2)min,受体下腔静脉吻合时间(7±3)min,供心冷缺血时间(30±6)min。手术成功大鼠恢复血供到开始心室纤颤时间(5±2)s,心室纤颤期为(10±3)s。100只中,成功94只,成功率为94%,死亡6只,包括术中麻醉意外死亡3只,术中误伤心耳出血死亡2只,肺血管结扎处出血死亡1只。结论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操作方法经过改进后,降低了手术难度,手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Ono氏及Lee氏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免疫抑制刑筛选过程中选用Ono氏模型及Lee氏模型分别施行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86例及68例。结果发现:手术成功卒分别为76%和93%,结果说明,通过时两种模型比较分析,认为Lee氏模型在制作、供心保护、防止术后并发症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Ono氏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建立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新术式,并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改良Ono术式进行比较,浅述我们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六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6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和Stanford方法行心脏移植,供心保护采用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心脏停搏液;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骁悉和强的松联合治疗,根据血环孢素A浓度及心内膜活检调整环孢素A用量。结果6例患者均康复,无手术及术后死亡,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受者-供者选择、供心保护、吻合技术、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移植免疫、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实验动物选择、主要术式的改进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改良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术式,建立符合生理条件、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封闭群雄性SD大鼠248只为供受体,进行同种同基因腹腔心脏移植术,主肺动脉、左肾静脉的吻合方法为改良袖套法.结果 定向实验阶段共完成84例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手术,供心热缺血时间0 min,冷缺血时间(26.63±1.14) min,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大出血、血栓形成.手术成功率为88.7%(72/84),72例术后7d存活率为100%.结论 改良大鼠心脏移植手术能明显缩短供心冷缺血时间,保证吻合口无出血,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改进后的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功的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要求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受者长期存活率高。因此,我们对传统的Heron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进行改进,现将改进后的术式、操作体会及优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转染FasL基因在心脏移植中是否可以诱导出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方法 取SD大白鼠为受体,Wistar大白鼠为供体,各68只,分成3组,Ⅰ组:20只,心脏直接进行移植;Ⅱ组:20只,单用多聚乙烯亚胺(PEI)转染心脏后移植;Ⅲ组:28只,供心移植前用PEI介导克隆大鼠FasL(rFasL)基因转染,质粒DNA(μg)∶PEI(μl)=20∶40.分别检测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心肌组织的苏木素-伊红(HE)染色、FasL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原位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FasL蛋白水平.结果 (1)Ⅲ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为(17.8 ±0.6)d,较另2组明显延长(P<0.01).(2)Ⅰ组和Ⅱ组心肌组织的FasL水平渐升高,但前3d均未超过40%,Ⅲ组FasL水平在移植后3 d即达较高水平(63.65 ±3.31)η% (P <0.01).(3)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Ⅲ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由(13.40 ±3.46)细胞数/mm2最终升至(48.90±6.91)细胞数/mm2(P<0.05),凋亡细胞大多为浸润的炎性细胞,但Ⅰ组和Ⅱ组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4)Ⅲ组FasL mRNA的转录强度和蛋白表达均比Ⅰ、Ⅱ组明显升高.结论 适当浓度的FasL基因转染移植心脏,可以诱导出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移植模型常以大鼠建立,移植部位多在腹部。本法是在徐氏[1]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一、材料与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者,SD大鼠为供者。1.供心摘取:大鼠麻醉固定后取正中切口开腹,显露下腔静脉,按5mg/kg注入肝素生理盐水2ml。待全身肝素化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移植心脏心肌内心电图(IMEG)描记模型的方法.方法 套管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应用150 mm长、直径为0.09 mm的漆包线作为心肌内电极,采用穿刺法分别于右室前壁、心尖部及左室游离壁置入心肌内电极,并将3个电极从大鼠背部对应位置引出,固定,记录各电极在心肌内位置.结果实验大鼠60只,53只成功,成功率88.3%.7只因心肌内电极置入处出血而造模失败.手术时间为(71±6)min,其中心脏移植手术时间为(57±5)min,心肌内电极置入时间(9±2)min.移植心脏存活期间,49只(92.5%)可正常描记心肌内心电图至排斥终末.4只失败的原因:电极断裂1只,电极传导能力下降3只.结论 穿刺法建立大鼠移植心脏IMEG描记模型,将心肌内电极置入过程简化,术后存活率明显提高,易于重复,是一种研究心脏移植后IMEG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手术技术,以及该模型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SD大鼠(体重250~270 g)作为肺移植模型的供、受者.供、受者的手术均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由同一操作者连续完成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12例.供者全身麻醉后行机械通气,正中切开胸腹暴露心脏和双肺,下腔静脉注射肝素,切开右室流出道和左心耳放血后将灌注管插入肺动脉内行肺灌注,灌注完成后切取并保存供肺.右肺移植时,受者全身麻醉和辅助呼气方法同供者.右后外侧第4肋间切口入胸,游离并从远端切断肺血管和支气管,将供肺植入受者胸腔后,分别吻合支气管及肺动、静脉.观察受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供肺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31.25±20.24)min;平均移植时间为(91.25±15.97)min.开放循环后24 h,共有8只受者存活,手术成功率为66.7%.有6只受者存活时间超过4周.结论 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为进行移植免疫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昆明(KM)小鼠50只,随机分供、受体两组,借鉴大鼠异位心脏移植Ono式模型经验,并加以改良,将供体升主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连续吻合.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成功率为84% (21/25).供、受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l.0)min和(60.0 ±2.0)min.结论 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后,可以成功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封闭群Wistar及Lewis近交系大鼠各40只,行Wistar大鼠间移植及Lewis大鼠间移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在Ono术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受体鼠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略作游离后用血管钳阻段,不分离二者,亦不结扎二者的分支;将供心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做端侧吻合,将供心移植于受体的腹腔内。结果:共建立40只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92.5%。供心总缺血时间(22±3)min,手术总时间(55±8)min。供心平均存活时间:Wistar大鼠为(8.6±1.1)d,Lewis大鼠除1只用于取标本,其余30d时仍然存活。结论:本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供心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并设同种同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5d,两组移植心脏中抽提总RNA,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应用含有4096个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对两组移植心脏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两组之间杂交信号有明显差异,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术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10条(下调96条,上调114条),其中已知基因有33条(下调13条,上调20条),未知基因177条(下调83条,上调94条);已知基因中有15条(上调2条,下调13条)尚未见报道。结论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相关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两种大鼠精索静脉曲张(VC)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优良比较.方法 将青春期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经典法(A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改进法(B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后,加扎左侧精索静脉与左髂总静脉之间的交通支;假手术对照(C组,30只)只分离左肾静脉不结扎.比较3组大鼠建模的手术时间,术后4、8周的精索静脉直径及成功率.结果 B组每只大鼠手术时间为(22.5±3.4)min,较A组[(9.2±2.3) min]和C组[(7.5±1.2) min]明显增加(P<0.05);A组4周左侧精索静脉直径为(0.86±0.12) mm、8周为(0.91 ±0.11) mm,与B组4周(0.85±0.12) mm、8周(0.92±0.12)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比C组明显扩张(P<0.01);A组4周组成功率为70.59%,较B组4周组(90.91%)低(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建立VC大鼠模型;改进法前期手术过程复杂,术后短期内建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左肺移植模型.方法 取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40只作为肺移植的供、受者,每对供、受者间大小和体重基本匹配,采用三套管法进行原位左肺移植.术后1个月,取受鼠进行胸部CT检查,取阻断右肺门前、后的移植左肺静脉血进行血液气体分析,取移植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共行肺移植20例,除1例因肺静脉撕裂导致手术失败外,其余19例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5%(19/20).成功模型的套管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1例受鼠因发生感染而死亡,死亡率为5.2%(1/19).套管准备时间为(2.0±0.5)min,供肺切取时间为(5.0±1.3) min,供肺冷缺血时间为(35.6±5.9)min,热缺血时间为(25.3±7.2)min,供、受者血管套管耗时(21.0±5.6)min,受者手术耗时(30.0±4.2)min,建立模型总耗时(85±15) min.术后1个月,显微CT检查结果显示,受鼠移植肺野清晰,支气管套管通畅;血液气体分析结果显示,阻断前、后的氧气分压分别为(106.9±5.8) mm Hg(1mm Hg=0.133 kPa)和(105.0±8.7) mm Hg,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肺结构正常,肺间隔正常,肺泡通气良好.结论 采用三套管法建立的小鼠肺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支气管吻合口径更大,手术成功率高,以及模型稳定等特点,这对于推动肺移植的基础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方法,并对大鼠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的术式进行了比较。方法施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60次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90次,均采用显微外科缝合法进行动静脉吻合。结果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供心获取时间分别为(10.0±2.2)min和(7.2±0.8)min。受体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8.2±5.6)min和(20.6±3.8)min。无干预同系移植组中,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2%和92.6%,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异位心脏移植术式均可作为移植免疫及药物实验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两种术式分别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术式选择主要根据实验者的设计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三种供肝选取方法的比较来探索更简便、稳定的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以Kamada"二袖套"法非动脉化原位大鼠肝移植模型为基础,采取供肝冷灌洗后原位剪除肝叶的方法获取供肝,建立小体积肝移植模型,Ⅰ组以肝中叶作为供肝,Ⅱ组以肝右中叶+右叶作为供肝,Ⅲ组以肝中叶+右叶作为供肝,其中Ⅰ组及Ⅱ组供、受者体重相似,Ⅲ组供者体重比受者轻100~120 g.比较3个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各阶段耗时、术后肝功能以及移植肝组织损伤、排斥反应发生、手术并发症和受者存活情况.结果 Ⅲ组肝叶剪除时间为(8.8±0.7)min,明显短于Ⅱ组的(11.5±1.1)min和Ⅰ组的(10.1±1.0)min(P<0.01).3个组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及受者手术耗时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肝断面出血和胆漏并发症显著少于Ⅰ组和Ⅱ组;Ⅰ组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明显多于Ⅱ组和Ⅲ组(P<0.05).3组间术后第1、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和血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3组间肝损伤及排斥反应分级(Banff分级均为轻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0%、85%和85%,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的7 d存活率为62.5%,高于Ⅰ组的42.9%和Ⅱ组的47.5%,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的存活时间为(12.0±2.3)d,长于Ⅰ组的(6.0±0.9)d和Ⅱ组的(7.0±1.3)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肝中叶+右叶供肝和供者体重低于受者100~120 g的方案能够简便、快捷的建立稳定的30%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而且能显著减少肝切除相关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of establishing a 30 % small-for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Methods SD rats were selected as the donors and recipients. Smallfor-size orthotopic live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Kamada's two-cuff method. Donor's liver was flushed via abdominal aorta and hepatectomy in situ was don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40 pairs of rats in each): group Ⅰ , median lobe was used as graft; group Ⅱ, right of median lobe and right lobe were used as graft; group Ⅲ, median and right lobes were used as graft. The body weight of the donor was the same as the recipient in groups Ⅰ and Ⅱ , but 100~ 120 g less than in group Ⅲ. The operating time, 7-day survival and technical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se 3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ng time of hepatectomy was shorter in group Ⅲ than in groups Ⅰ and Ⅱ (8. 8±0.7 vs 11.5± 1.1 vs 10.1 ±1.0 min, P<0.01). The cold ischemia time of graft, the anhepatic time, the operating time of recipient and the transplanting successful rat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 Compared with groups Ⅰ and Ⅱ ,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bile leakage and IVC strictur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group Ⅲ (P<0. 05). Other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 (P>0. 05). Group Ⅲ had more 7-days survivors and longer median survival tim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3groups. Conclusion Small for donor body weight with median and right lobes as graft was a more effective and simple way of establishing a 30 % small-for-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with shorter hepatectomy time and less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