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有机碱催化剂对氯化亚砜与对苯二甲酸发生酰氯化反应制备标题化合物的催化效果,以1-甲基吡咯为催化剂不能催化该反应,但是以1-甲基吡咯烷为催化剂时产物收率可达90%;以1-甲基哌啶和1-乙基哌啶为催化剂时,产物收率都可达到90%;当以吡啶为催化剂时,产物收率为85%;采用取代吡啶为催化剂时,反应结果差别非常大,如以2,6-二氯吡啶为催化剂没有得到产物,而分别以3-甲基吡啶和3-氰基吡啶为催化剂时,产物收率都可达到92%。这些现象都表明,只有合适的含氮有机碱才能催化该反应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将壳聚糖(CS)负载到碳纳米管(CNT)上得到CNT-CS,再与Pt配位,制得CNT负载CS络合铂配合物(CNT-CS-Pt).将后者用作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并考察了该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t与CS中的N原子配位形成Pt-N配位键;该催化剂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中表现出极好的区域选择性及良好的催化活性,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100%,130 ℃下反应180 min,产物的收率达到70.4%.该催化剂可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但重复使用性能有一定下降,重复使用4次后产物的收率下降到24.0%.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聚三氟丙基乙烯基甲基硅氧烷作保护剂,制备了102白色担体负载的铂胶体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通过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对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中铂含量、催化剂回收利用等因素对加成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对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铂与甲基二氯硅烷的摩尔比为(4.0×10-4)/1时,加成产物收率可达93%。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未发现有失活现象。  相似文献   

4.
p,p′-二异辛基二苯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胺和异辛烯为原料,三氯化铝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烷基化亲电取代反应合成具有油溶性、耐高温的液态抗氧剂p,p′-二异辛基二苯胺。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异辛烯与二苯胺的摩尔比为4,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以二苯胺计)为45%,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80~85°C,所得产物的收率可达80%。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聂春红  赵洪波  田军  迟彩霞  赵东江 《应用化工》2010,39(7):1009-1011,1015
以右旋联萘酚和稀土为原料,在无水无氧下合成了2个配合物[(THF)2Na]3[Sm(R-BINOLate)3](1)与[(THF)2Na]3[Gd(R-BINOLate)3](2)。以异丙醇作氢源,在常压下配合物(1)和配合物(2)用于苯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4 h,5%的配合物(1)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反应产物S-苯乙醇的e.e.值可达94%;5%的配合物(2)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反应产物S-苯乙醇的e.e.值可达85%。  相似文献   

6.
均相催化合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云龙  刘彤  王光润  王金福 《精细化工》2011,28(9):927-929,936
以甲基氢二氯硅烷、氯苯为原料,氯仿为催化剂,采用气相催化缩合法合成了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了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对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催化缩合法合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0℃,反应压力p≥0.5 MPa(表压),停留时间46.9~70.4 s。以质量分数0.56%的氯仿为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600℃,反应压力(表压)为0.7 MPa,停留时间为56.3 s,实验室得到的最高产物收率达32.8%,产物选择性为34.3%。  相似文献   

7.
以苯肼及环戊酮为原料,通过Fischer反应闭环得到2,3-环戊基吲哚.对几种催化剂浓盐酸、冰乙酸、无水氯化锌和某酸性物质的催化性能进行比较,发现某酸性物质作为催化剂的效果最好.在该酸性物质催化下反应5 h,目标产物的收率达90.0%、含量达94.1%;通过精制,产品纯度高迭98%、总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8.
以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肟化反应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并以氯钯酸锂为钯源,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与溶剂含水量、碱、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当以碳酸钾为碱,乙醇水溶液(50vol%)为溶剂,催化剂量为0.01%(1×10-4mmol),60℃下催化对溴苯乙酮与苯硼酸Suzuki偶联反应,反应15min时,产品收率可达98.76%,表明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冷帅  李云涛  邓建国 《化工进展》2018,37(10):3879-3884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以三核碘化亚铜(CuI)四面体结构为活性中心的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探讨了物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说明了当配体与碘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6时,产物收率最高。通过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单晶体衍射分析、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对配合物的化学组成、空间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进一步通过甲基苯基乙烯基树脂和甲基苯基含氢硅油的硅氢加成反应进行催化固化效果验证。结果说明了在催化剂填加量为0.04%、固化温度为150℃的优化条件下反应24h,共混体系固化效果最佳。该配合物对硅氢加成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晶体颗粒方便储存,有望解决硅氢加成反应中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直接向稀释的黏土悬浮液中加入Fe-Al交联剂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铁铝交联黏土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苯/H2O2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铁铝交联黏土催化剂在苯直接羟基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苯酚收率最高可达4.9%,选择性可高达73.5%。运用XRD、FT-IR、TG-DSC、SEM等手段对铁铝交联黏土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氨基磺酸催化下,环氧脂肪酸甘油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总质量的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2.0h,反应收率高达85.6%。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产物的纯度,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分子的官能团结构。  相似文献   

12.
铁配合物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设计通讯》2017,(4):144-145
铁配合物在有机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很多化学反应需要有催化剂,这是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铁配合物就是一种催化剂。主要从铁配合物的类型和基本定义、铁配合物催化剂的主要反应类型概述铁配合物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进展,希望为研究铁配合物的专家与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A、B、C、D、E 5种催化剂进行考察,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考察了菲的转化率和BTX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的5种催化剂均能使菲发生转化,生成BTX。C催化剂进行反应,菲的转化率可达89.27%,苯的收率达77.10%,二甲苯收率达28.65%。为考察反应温度对菲的转化率和BTX收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了较为成熟的A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菲的转化率都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而二甲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是逐渐减小的。  相似文献   

14.
新型铁配合物/MAO催化乙烯低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单亚胺基吡啶铁配合物,与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组成催化体系用于乙烯低聚制备线性-烯烃,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Al)/n(Fe)、主催化剂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和低聚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的铁配合物/MAO催化体系用于乙烯低聚,具有活性高和低碳数线性α–烯烃选择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催化剂筛选、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红外表征等实验手段,对尿素与苯酚合成氨基甲酸苯酯(PC)的反应性能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ZnCl_2为催化剂,n(尿素):n(苯酚)=1:36、催化剂用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 h的较好反应条件下,PC收率可达64.25%。ZnCl_2催化尿素与苯酚合成PC的反应机理为:尿素与ZnCl_2首先形成新的配位配合物,即ZnCl_2中Zn~(2+)与尿素羰基上的氧进行配位,使碳原子上的正电荷增多,进而碳原子被活化;然后苯酚中显负电的苯氧基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配合物中羰基碳原子,从而完成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目的产物PC。  相似文献   

16.
7-TMCA盐酸盐的合成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头孢类药物中间体7-TMCA盐酸盐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1-甲基-5-巯基四氮唑和7-ACA为原料,三氟化硼乙腈配合物为催化剂合成了7-TMCA盐酸盐,反应收率可达91.80%.产物经熔点、IR分析确定了结构,对7-TMCA盐酸盐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该法分析条件按面积归一法测得合成产物含量为99.33%。  相似文献   

17.
以Shiff碱为配体的钴配合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与催化效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探究不同条件对Schiff碱配体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配合物合成的较优的实验条件为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用量4 g(0.015 mol)、用醋酸钴为钴盐、钴离子的量为0.015 mo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收率在63.5%以上;以Co(Salen)作为催化剂时,氧化安息香,较优催化条件为催化剂0.4 g、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KOH 0.2 g,产率可达72.5%。  相似文献   

18.
NKC-9型树脂催化合成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体酸催化剂,新戊二醇与1,4-环己二酮在二氯甲烷溶剂中脱水缩合合成了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单缩酮).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NKC-9型树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获得了该催化剂催化合成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的最佳条件: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于25℃和反应液浓度为1.3mol˙L-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40%,反应110 min,新戊二醇的转化率达94%,所得目标产物单缩酮收率达74.8%,气相色谱测定其纯度为96%.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分析验证了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单缩酮.与传统酸性催化剂相比,采用树脂NKC-9作为反应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反应收率,简化了反应工艺流程,无酸腐蚀和污染问题,且催化剂无需处理可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克服常规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反应的技术性不足,作者课题组在热催化反应的基础上探索性引入了人工光源,通过光催化和热催化对一氧化碳偶联反应的共同作用,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产品的收率和选择性。我们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为1%的二氧化钛-氧化铝负载的钯催化剂Pd-TiO2/Al2O3,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光-热气相催化一氧化碳与亚硝酸甲酯偶联生成草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研究证明在60~110℃时,引入的人工光源能够将主要产物草酸二甲酯的产率提高20%~50%,选择性提高10%~30%,表明在一氧化碳偶联反应中,光-热协同催化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同时调控产物的选择性。相关协同催化机理的研究目前正在展开中。  相似文献   

20.
Salen Mn(III)配合物是空气环氧化烯烃的优良均相催化剂.然而,与反应混合物难于分离的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地使用,利用高聚物为载体负载此类配合物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通过多步接枝法将一Salen-Mn(Ⅲ)配合物负载在聚苯乙烯(交联度2%)树脂上制备了高分子负载的催化剂.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吸收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该催化剂及其前体进行了表征.分别以环己烯, 苯乙烯, 1-辛烯为底物考察了该负载配合物催化空气环氧化烯烃反应的性能;考察了环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并得出优化的环氧化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可达91.4%, 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达86.3%.同时在优化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上述结果表明该负载催化剂对环己烯和苯乙烯的空气环氧化具有很高活性和环氧化物选择性.该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几次,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