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果 细菌是通过产生钝化酶、改变靶位蛋白及细胞膜渗透性等耐药.结论 循环使用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可减轻细菌的耐药性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减少新的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细菌耐药性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抗生素错用和滥用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发生DNA损伤修复反应(SOS反应),加剧细菌耐药性的进化和耐药菌的传播。本文聚焦于耐药菌,简明介绍细菌耐药性与SOS反应,系统概述了质谱技术、微流控技术及其联用技术在细菌检测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为细菌耐药性相关的药物靶点挖掘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以期发展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新方法和抑菌新方法,推动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及如何消除由此引发的治疗危机.方法:对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如何处理细菌耐药性进行综述.结果:细菌的耐药机制总体分为两类,即遗传学机制和生化机制.结论: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靶点的改变、结构的修饰、遗传、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抗生素的泵出等.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遏制抗生素的滥用;研发新的抗耐药菌型抗生素;可以降低或彻底消除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1929年,美国Fleming博士发现了青霉素,之后抗菌药物在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细菌耐药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在抗菌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当前感染性疾病的死亡以条件致病菌耐药为主。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耐药菌感染往往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因此必须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从而使该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更有效的作用。1灭活酶和钝化酶的产生细菌可以产生灭活酶和钝化酶,这些酶可以破坏抗生素或者使其失去抗菌作用,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就被…  相似文献   

5.
细菌多重耐药与整合子-基因盒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大难题。修饰酶及灭活酶的产生、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以及利用膜蛋白的缺失与主动外排泵系统过表达来减少抗生素在细胞内的浓度,是细菌的几个重要耐药机制。整合子介导耐药基因在染色体、质粒及转座子之间移动,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是细菌耐药性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6—2007两年临床分离菌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细菌所致的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了解细菌耐药的变迁是控制细菌耐药性、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的基本策略。本研究报告了我院2006及2007年度临床分离菌的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并比较了2年细菌耐药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临床工作中,细菌的耐药现象不仅针对于抗生素治疗,消毒剂相关的耐药菌株在国内外也被相继发现,因此,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受到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相较于抗生素,消毒剂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及判读尚未建立统一标准,同时针对消毒剂与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否存在关联存在不同观点。因此,本文从消毒剂耐药的定义、判读与检测方法入手,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消毒剂耐药及交叉耐药的机制,以期增进人们对消毒剂耐药产生的理解与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标准检测方法的建立,对消毒剂耐药性的判读也将得到完善与统一,其将为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提供更充足的依据与相应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1. 细菌耐药性概述 1.1 细菌性耐药的定义及分类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杀菌或抑菌)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分为内源性耐药(又称固有性耐药或天然抗性)和获得性耐药两种.  相似文献   

9.
活血解毒法治疗耐药菌致细菌性肺炎57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1] 。由耐药菌引发的细菌性肺炎常可导致致命的败血症、休克和多脏器衰竭 ,以致死亡[2 ]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 ,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3 ] ,大型医院耐药菌感染率高于小型医院[4 ] 。目前 ,各国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可以治疗耐药菌的抗生素及如何消除耐药菌的耐药性[5] 。但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断变化 ,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远未解决。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了一组由耐药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防止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尤为重要,为此,针对临床分离常见菌的耐药性和抗感染治疗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抗菌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为人类健康与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抗生素被长期广泛使用,多种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现象。具有多种耐药机制病原体的出现加剧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困难。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多作用的特点,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明显的耐药性。从中草药中寻找新型抗菌药物已成为解决细菌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就细菌耐药现状以及中药抗常见耐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紧迫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菌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滥用,使得一度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起着显著作用的抗生素出现了广泛的失效.抗生素耐药的全球化已成为事实,医院和社区的病原菌均获得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大量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尤为突出,给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用药造成了诸多困难。及时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和抗生素的发展及应用,对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及控制耐药性的蔓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细菌耐药趋势与抗感染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近年来 ,细菌耐药趋势日趋严峻 ,成为医学界倍受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耐药菌有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上述耐药菌不仅呈逐年增多趋势 ,且常为多重耐药菌 ,致使该类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成为临床上的难题 ,对感染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直接构成了威胁 ,因此 ,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1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目前仍是社区获得性感染 (即院外感染 )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菌血症、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一些高危…  相似文献   

15.
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将使我们重新步入无抗生素可用的时代,即“后抗生素时代”.面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及治疗方案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阐述新型抗生素、抗菌肽、噬菌体和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前景,为后抗生素时代针对耐药细菌,特别是超级细菌的抗感染药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平  杜敏  宋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906-906
随着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不仅导致耐药菌株日趋增多,而且耐药程度亦不断增强,并且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株。细菌耐药性已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目前许多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无法对付的感染人数大增,一些常见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增加了2倍。由于细菌具有迅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的能力,且可转移、传播和扩散。所以,人们开发研制新药的速度总是跟不上细菌变异耐药的速度,无论多新、多好的抗生素或抗菌药,临床广泛应用后均可很快产生耐药性。可见单纯依靠开发新药亦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7.
薛同兵 《中外医疗》2010,29(36):183-183
抗菌药物不仅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并且使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的感染得以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谱从而发生了根本改变。然而,随着人类滥用抗菌药物越来越严重,细菌的耐药性却给这种控制带来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科研的主要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导致疗程延长和死亡率升高,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成为全球化的重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的控制对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产生越来越快,细菌耐药性已引起世界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虽然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已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耐药菌株,甚至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细菌的感染常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78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沟肠杆菌(E.cloacae)是肠杆菌科中的常见细菌,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其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为了解其耐药状况,并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本文对近3年本院分离的78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