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伯章 《化学工业》2014,32(11):21-27
介绍煤制橡胶、煤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煤基甲醇制聚甲氧基二甲醚、煤基乙醇酸、煤基路线制聚乙醇酸、煤基甲醇制烷烃、煤基精细化工品和煤制甲醇蛋白的技术与应用进展及其产品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煤经甲醇制烯烃的工艺技术路线,主要是煤制乙烯、丙烯工艺。对原料状况、国内需求和生产、市场前景,以及煤基烯烃工艺催化剂研究和技术经济等进行了简单论述。我国发展煤基烯烃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呈现出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贺国荣 《中国化工贸易》2013,(12):250-251,394
煤制烯烃技术是替代石油生产低烯烃的新型工艺路线,混合碳五是煤制烯烃重要的副产品,和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石油化工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特点,就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指出了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利用的关键是其单烯烃组分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李大鹏 《应用化工》2012,41(6):1051-1055
综述了传统炼油石化行业乙烯蒸汽裂解、轻烃催化裂解、重油增产丙烯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和非石油路线制烯烃技术,煤基甲醇制丙烯技术特点和生产现状做了详细介绍,并简要分析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煤制烯烃     
《化工时刊》2013,(1):52
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煤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四项核心技术。主要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其中煤制甲醇的过程占了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这三项核心技术。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  相似文献   

6.
周翔  田辉平  许明德 《工业催化》2018,26(11):14-22
概述乙烯主要的生产工艺如蒸气裂解制乙烯、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乙烯、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炼厂气干气制乙烯、C_4制乙烯、甲醇制乙烯、乙醇制乙烯、甲烷制乙烯、合成气制乙烯和生物法制乙烯等。主要比较工艺特点、反应机理、催化剂以及典型工艺等方面。认为由于原料的差异,煤基工艺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石油基工艺发展相对缓慢,利用煤基乙烯生产工艺和催化剂将有助于开发石油基的工艺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正>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工的龙头产品,被称为"石油化工之母",其工业规模、产量及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1])。乙烯生产有以下3条路线:(1)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碳原子数在4~5的轻质组分经高温热裂解制得;(2)以甲醇为原料采用MTO(甲醇制烯烃)工艺制得;(3)甲醇经过二甲醚羰基化和加氢制得乙醇,乙醇再脱水而制得~([2])。本文中就煤经甲醇制取乙烯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年国内甲醇产业最新发展情况,特别对煤基甲醇和以它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作了比较详细论述。煤基甲醇制乙烯和丙烯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达800万t,2007年需求量将达900万t以上,今后几年还将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甲醇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煤基甲醇的兴起已引起关注。预计,煤基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和作为新型燃料以及相关技术,在中国具有璀璨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甲醇产业的发展和工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近年国内甲醇产业最新发展情况,特别对煤基甲醇和以它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作了比较详细论述。煤基甲醇制乙烯和丙烯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达800万t,2007年需求量将达900万t以上,今后几年还将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甲醇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煤基甲醇的兴起已引起关注。预计,煤基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和作为新型燃料以及相关技术,在中国具有璀璨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是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连接的纽带,可使我国的低碳烯烃生产不再受石油资源的制约,因此,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甲醇制烯烃(MTO)和甲醇制丙烯(MTP)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综述了美国UOP/Hydro MTO、大连化物所DMTO、上海化工研究院SMTO和神华SHMTO 4种甲醇制烯烃技术以及Lurgi MTP和清华大学FMTP两种甲醇制丙烯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MTO和MT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甲醇制烯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煤化工主要是煤制甲醇和煤制化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化工生产大国正积极探索以煤炭替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生产的新工艺,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煤制烯烃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同煤制烯烃的产业状况和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发展煤制烯烃存在的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现有(含在建)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各种先进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情况,详细列举煤制甲醇、合成氨、尿素等传统煤化工领域和煤制烯烃、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领域以及在煤制天然气、油和煤气化多联产等煤气化相关产业中的产能及在建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洁净煤气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我国洁净煤气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煤化工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符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分析了国家相关煤化工产业政策,综述了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来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现代煤化工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煤液化及煤基甲醇发展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铭华 《煤化工》2006,34(2):1-3,12
煤液化在“十一五”期间进行工业示范,2010年后逐步进入产业发展期;煤基甲醇生产能力增长较快,烯烃等甲醇下游产品有较大的发展余地;煤质研究对煤化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注重煤质与煤气化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煤基能源化工品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以能源化工品为热点的现代煤化工,是我国实施石油替代能源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我国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受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作者认为,我国煤化工的发展现已呈现过热的态势,当务之急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速转变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式。文章对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煤基能源化工品的投资、成本、技术、市场、风险、环保、能源利用率等诸多方面提出若干探讨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供业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嵩嵩  张国帅  霍锋  张军平 《化工进展》2020,39(12):5009-5020
针对国内大宗化学品的供需平衡、煤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文章指出,从产量与需求数据可以看出,合成氨、尿素以及甲醛已严重过剩,亟需开拓下游产业链,增加消费需求;煤制甲醇(CTM)、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甲醇、乙烯、丙烯的对外依存度有所降低,但乙烯、丙烯产出比需及时调整优化;近年来煤制天然气、对二甲苯和乙二醇技术为国内研究热点,特别是煤基乙二醇技术的成功产业化,使得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由75.0%降至54.4%,但煤制聚酯级乙二醇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作为油气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国内对天然气和对二甲苯长期依赖进口,积极开展煤制天然气和煤制对二甲苯技术的研究对我国能源及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应着重开展合成氨、甲醛大宗化学品下游产业链开发,解决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差的问题,突破甲醇-甲苯芳构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呈现"过热"态势。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调控政策、规定,但没能完全落实到位。笔者建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煤化工发展的全局,充分考虑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及一些能源替代品项目在技术、投资、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慎重决策,实施在可控条件下的有序发展、适度发展。加速转变煤化工的发展方式,建设"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一体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化工应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张媛媛  王永刚  田亚峻 《化工进展》2016,35(12):4060-4064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几种典型煤化工过程中的CO2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科学比较现代煤化工过程的CO2排放量。对于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基化学品而言,使用单位热值CO2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并不合适。基于煤基燃料产品和化学品的不同特点,结合我国碳排放强度的控制目标,本文探索采用单位产值CO2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作为补充指标,用以比较研究不同现代煤化工过程的低碳水平和碳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比较现代煤化工过程的CO2排放量,得到的结果不同。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的吨产品CO2排放量虽然较低,分别为3.85t和5.0t,但单位热值CO2排放量较高,分别为0.159t/GJ和0.160t/GJ。在80美元/bbl和40美元/bbl的原油价格体系下,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甲醇的单位产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均高于其他现代煤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中国炼焦、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煤炭液化等煤化工领域的工业技术现状,分析了近年来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中国煤炭液化、煤基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煤化工联产等新型煤化工尚处于发展初期,今后20年将面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李大鹏 《化学工程师》2012,(7):42-44,47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而煤炭资源丰富,煤基甲醇制烯烃对石化产业意义重大。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甲醇制烯烃技术(MTO和MTP)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甲醇制烯烃产业的模式及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