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的37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回顾患者治疗及护理资料,对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围术期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后,37例患者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并顺利康复,术后无高热、颅内感染、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48-72h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5-7d即可出院。结论做好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配合工作,能够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有效预防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镜切除脑垂体瘤的手术配合技术,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本组46例垂体瘤患者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配合顺利,患者愈后良好,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护士应掌握经鼻蝶入路的解剖特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时、准确地配合是手术顺利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尹宏 《吉林医学》2013,34(3):497-498
目的: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效果分析。方法:对6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肿瘤全切46例,次全切11例,部分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后遗症,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2例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经临床处理后均好转。随访3~48个月,平均12个月,原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复发,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术者手术技巧的熟练和经验的提高、内镜配套器械的完善,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的应用就会越广泛,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总结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8例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掌握脑室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熟悉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步骤,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配合完成手术,提高手术质量。结果:28例病人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均痊愈出院。结论: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视野清晰,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且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总结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和操作程序。结果:手术配合默契,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结论:只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悉手术原理和仪器的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术后做好器械和仪器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每1例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35-36
目的:探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全麻神经内经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和经额下或额颞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血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良好,明显好于传统经额下或额颞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98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9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968-969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式,总结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和操作程序。结果手术配合默契,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结论只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悉手术原理和仪器的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术后做好器械和仪器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每1例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对各种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结果 38例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4例,轻度脑脊液鼻漏3例,高热2例,经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腺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李亚明 《当代医学》2014,(20):123-124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选择35例行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肿瘤切除手术配合的具体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无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手术配合可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经蝶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我科自2004年5月~2009年1月5年间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且均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50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肿瘤全切例39例(69.6%),次全切除12例(21.4%),部分切除5例(9%)。术后临床症状改善50例(89.2%)。50例随访病人中,4例在术后2年内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切除肿瘤相对完全,术后病人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神经内镜下经双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垂体腺瘤全切26例,术后脑脊液鼻漏3例,暂时性尿崩8人,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暴露充分、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大多数垂体瘤理想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既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也是患者快速康复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直径≤1.0cm)的早期诊断及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垂体微腺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35例达到镜下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并通过术后MRI增强扫描得到证实,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2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垂体微腺瘤治疗的可靠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金建祥  张剑平 《浙江医学》2015,37(13):1150-115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 年3 月至2013年6 月收治 的垂体瘤患者共53 例,均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完全切除49 例(92.4%),次全切除4 例(7.6%),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2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 例(9.4%),1 例患者术后出现鞍内出血及额叶血肿,1 例患者麻醉清醒后视力下降,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较为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应用。方法:9例患者术前行核磁共振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将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正常垂体、脑干和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及肿瘤标记后行三维重建,设计出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准确定位并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误差为O.9mm。9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7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导航引导下经鼻蝶手术与常规经鼻蝶手术相比,具有定位准确、简捷、安全、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术中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andmarX(Medtronic,USA)神经导航系统对61例垂体瘤行单鼻孔蝶窭入路手术治疗,术中实时导航定位蝶窦前壁、鞍底、海绵窦等相关结构,切除肿瘤.对肿瘤定位时间(包括导航注册到暴露肿瘤)、定位准确性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定位时间(2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9月-2008年9月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63例。术前均进行垂体冠状CT重建、MRI动态增强扫描,内分泌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随访3—36个月。结果肿瘤全切51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症状及内分泌检查改善60例,5例出现并发症,包括鼻黏膜感染,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4例1年后复发。结论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肿瘤切除完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术前CT、MRI扫描及内分泌检查后,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实施有效的整体性专科护理、细节性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肿瘤全切54例,次全切17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1例术后一侧视力下降,治疗3月后好转。37例头痛症状消失。22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尿崩症、鼻粘膜感染、脑脊液漏、视力下降等。48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2年后复发。积极有效的护患交流、指导、心理暗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20.
尚彬  范润金  易林 《西部医学》2010,22(12):2289-2290,229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手术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52例。术中将鼻镜直接置于蝶窦前壁,将筛骨垂直板连同骨性鼻中隔一起向对侧推开,凿开蝶窦前壁骨质,进入蝶窦,打开鞍底,切除肿瘤。结果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14,部分切除7例。术后并发症轻,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手术效果较满意。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是大部分垂体腺瘤手术首选,手术操作直接影响预后。准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前仔细阅片,术中精确定位、精细操作加必要的手术技巧是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