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德益  林命周 《地震学报》1992,14(3):257-264
把研究不确定信息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综合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1)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在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和灰色突变预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为地震预报实用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并给出了初步应用实例;(2)地震模糊聚类预测中指标优劣的灰色建模判断.仍以 GM(1,1)灰色建模为基础,在模糊聚类分析之前作指标择优处理,减少了指标选择的盲目性.以1975年以来江苏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资料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比较清晰,比一般模糊聚类结果有所改进:(3)关联度和模糊聚类在地震预报中的联合应用.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方法和模糊集理论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联合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以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预测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预报所依据的不少信息和指标都带有灰色模糊的性质,因而,综合使用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可望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本文综合概述了现阶段这一新理论在地震研究中应用的情况,包括:灰色系统简介、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把灰色系统引入地震研究中的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研究不确定信息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综合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1.地震预报的灰色模糊模型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和灰色灾变预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为地震预报实用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并给出了初步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川滇、甘宁青、新疆及华北等地区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灰色模糊预测模型比纯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要好,因而可在实际地震预测中试用。最后对所得结果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灰色预测理论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随机性很强的复杂过程。灰色系统理论将随机变量当作在一定区间变化的灰色量,将随机过程当作是在一定幅区和一定时间区间内变化的灰色过程。由于系统被噪音污染后表征系统行为的原始信息受到干扰而呈离乱状态,离乱数列即灰色数列。用适当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减弱随机性和增强规律性的数列,灰色系统理论称它为灰色过程的生成。 T.C.Hsia曾指出:对于生命科学、社会经济学、学物学和医学最好建立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低阻油层识别的过程中,影响判别的测井参数众多,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从而影响判别的精度和速度.而常规的识别方法又不能有效地识别低阻油层,为此,本文提出了将粗糙集(RS)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息优化,并应用于低阻油层的识别.在剖析粗糙集理论和灰色关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低阻油层灰色识别过程.首先选取反映该类油层特征的识别参数,然后采用粗集理论的属性重要性方法,对这些判别参数进行约简,剔除冗余信息,再将约简后的参数作为低阻油层的最终评价标准,输入灰色系统,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低阻油层进行识别.通过对某油田18口有测试资料的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粗集理论的属性重要性方法可以有效地约简判别参数,将约简后的参数作为灰色系统的初始值对研究区低阻油层进行识别,通过降维大大提高了判别的运算速度,处理了原来被解释为水层和油水层而实际上是低阻油层的井段,与测试结果相比,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渗流系统灰色数值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灰集合、灰数及灰色运算规则, 建立了地下水渗流系统的灰色数值模型, 提出了求解这类模型的一整套灰色数值算法, 并从灰色数学的理论上证明, 普通灰色解法仅仅是灰色数值算法的一个特例. 同时, 对灰色数值算法、普通灰色解法和经典数值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 论证了灰色数值算法较好地刻画了地下水系统的灰信息传递过程.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 选择了矿井涌水量预测和水源地供水资源评价的两个基本地下水渗流实例, 分别就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灰化、灰色数值模型建立、模型识别和预测评价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 提出运用灰色数值模型预测矿井涌水量时, 需保证疏降水位“灰带”的上界低于矿井安全生产的设计水位; 而在水源地可采资源评价时, 应保证地下水水位“灰带”的下界不低于临界控制水位.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晋冀蒙交界地区的 5级和 6级以上地震的灰色预测模型 .利用上述模型对该地区未来几年内中强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三峡地区Ms≥4.7级地震的建模,模型检验和精度分析,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小区域地震预报的可行性。并就建立地震灰色预报模型的有关问题,提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许俊奇 《内陆地震》1990,4(3):281-286
一、引言 现有系统分析的量化方法,大都是数理统计中所用的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其中回归分析应用最广。然而,回归分析方法要求大样本量;样本要有较好的分布规律以及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现象等。 为克服以上诸多困难,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灰色系统理论。它认为,任何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幅值范围,一定时区内变化的灰色量,即灰色过程。它将无规律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累加,加强规律性,削弱随机性。利用较有规律的生成序列进行建模即GM(1,1)模型。该模型是以灰色微分方程为基础的动态模型,追踪目标是过程的动态行为,并非是过程本身。本文是笔者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对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规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统计量,使用计算机,计算了河北北部和南部地下水观测资料,对关联度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震影响场的灰色系统分析及模糊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极震区面积、等震线所围面积作为地震影响场场量因子,分别对地震影响场的六个子系统进行了关联分析,计算了各子系统因子之间的关联度,排出关联序。结果揭示出地震影响场这个灰色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地震影响场灰色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完成了震级、震源深度、等震线所围面积对震中烈度的模糊识别,实现了地震影响场的模糊划分。  相似文献   

13.
灰色理论在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灰关联分析、灰色聚类、灰色预测、灰色建模四种基本方法.通过回顾灰色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以及灰色理论在地震解释、地质评价、测井解释三方面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灰色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灰色理论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三百人进行了多项目的地震反应心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和研究地震反应心理的方法。对地震反应心理的六个子系统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从而为地震社会学的研究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还提出了反应指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以反应指数为基础变量的地震反应等级的模糊集A~i,这是应用模糊集合理论研究和处理地震社会学中一系列重要而又包含众多模糊性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决策方法,根据地震活动度、活动断裂,布格重力异常等7种环境因素,按照极险区、危险区、次险区和安全区四个等级,对辽宁南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作了灰色区划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快速响应灰色预测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主余震型地震序列早期较强余震的发生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介绍了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对其较强余震进行预测的方法.通过对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序列检验性预测,表明该方法对于探讨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快速响应预测问题,或许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研究了地震活跃幕的预测,建立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跃幕的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模型精密度较高,可以用来预测中国大陆及邻区下一地震活跃幕的大致开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5,9(4):363-368
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地震事件,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GM(1,1)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模糊灰色模型。用此模型讨论了南北天山四个区(带)的震级序列,在等维情况下,对比了模糊灰色方法与单纯灰色方法的优劣,讨论了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不同目标震级下各区(带)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谭承业  阮圣娜 《地震研究》1989,12(3):193-200
本文对地震参数建立了地震拓扑空间并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拓扑预测方法引入地震预测之中,研究地震长趋势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动态(GM)模型,对湖南省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地震活动状态进行数字逼近,并探讨了未来三年的地震活动趋势预测。通过1987年1~9月实际资料的检验,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