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打开成人前牙深覆(牙合)的有效方法.方法20例Ⅱ°、Ⅲ°前牙深覆(牙合)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治器和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与单纯方丝弓矫治器相比,其打开咬合快且时间短,Ⅱ°深覆(牙合)平均4.5个月,Ⅲ°深覆牙合平均6.5个月.单纯方丝弓矫治打开咬合的时间为Ⅱ°深覆(牙合)平均6.8个月,Ⅲ°深覆牙合平均9.5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方丝弓矫治结合平面导板联合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打开成人前牙深覆的有效方法。方法:20例Ⅱ°、Ⅲ°前牙深覆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治器和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与单纯方丝弓矫治器相比,其打开咬合快且时间短,Ⅱ°深覆平均4.5个月,Ⅲ°深覆平均6.5个月。单纯方丝弓矫治打开咬合的时间为:Ⅱ°深覆平均6.8个月,Ⅲ°深覆平均9.5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方丝弓矫治结合平面导板联合矫治前牙深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黄亮 《医学信息》2005,18(6):651-652
目的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解除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方法35例恒牙反(牙合)患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10-18个月,观察扩弓矫治的效果.结果35例患者矫治后反(牙合)解除,牙齿排列整齐,覆合覆盖关系正常.结论方丝弓矫治器扩弓可以改善牙弓宽度,对反(牙合)有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6.
赵新军 《医学信息》2006,19(12):2207-2208
目的探讨打开前牙重度深覆颌的方法。方法对35例前牙深覆颌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MEAW)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和常规固定矫治技术相比,其打开咬合速度快,每月打开咬合2.78±0.68mm,打开咬合时间短,为3.84±1.98月,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技术为治疗成人深覆颌病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对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26例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下颌牙合垫对反覆(牙合)较深的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26例反(牙合)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加下颌牙合垫的联合使用是矫治前牙深反牙合的有效方法.它能提高矫治效果的关键在于打开了上下前牙的锁结关系,消除了下前牙对上前牙的阻力干扰,而且使上前牙能尽早粘托槽,使上下牙能同时进行矫治,不仅缩短了疗程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政 《医学信息》2008,21(12):2267-2268
目的 探讨使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固定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方丝弓矫治原理和矫治方法 对外伤性牙松动、牙脱落及牙槽骨骨折共11例,22颗患牙进行固定结扎.结果 20颗患牙成功固定,恢复正常,仅2颗失败.结论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牙齿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佳,有利于牙周健康,是外伤性牙及牙槽损伤可靠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与Frankel矫治儿童替牙期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替牙期牙(反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为前方牵引组和Frankel组,每组各38位。通过分析头影测量结果和患者舌位置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A角、ANB角、U1-SN角、U1-NA角、U1-L1角的角度明显增大,两组患者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组患者舌长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前方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与Frankel矫治儿童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均佳,但Frankel治疗改善舌长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矫治恒前牙反(牙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分为两组,用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矫治,观察解除反(牙合)所需的时间.结果:结果显示固定矫治组疗程明显短于活动矫治组.结论:对于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可以用固定矫治器联合下颌(牙合)垫、颏兜矫治,缩短疗程,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摇椅形"弓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开(牙合)三维光弹模型的制作工艺及应力冻结方法.根据相似理论,利用环氧树脂,模拟牙体、牙周膜、牙槽骨的弹性模量制成1:1三维光弹模型,模拟"摇椅形"弓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过程中弓丝及牙体的实际受力进行应力冻结.结果表明:三维光弹模型与真实国人牙模型基本相同,加力所用的矫治器具与临床用具完全一致.因此,冻结光弹模型可为后续的应力测量与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试验参数,有效地进行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Ⅲ类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小于其余3组,牙弓、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余3组;Ⅱ类错(牙合)的下切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大于其余3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与相应基骨弓长度呈中度负相关(中切牙区至尖牙区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7、-0.554和-0.489,P<0.001),而与牙弓长度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存在差异。通过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评估相应基骨的矢状向发育情况,但改变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不足以影响牙弓长度。  相似文献   

13.
乳牙疾病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错糖畸形与乳牙疾病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新开河小学、东林学校、旺庄中心学较1734名在校学生进行检查,错(牙合)畸形患者共695人,(男343人,女352人)患病率40.1%.主要病因为乳牙龋病、乳牙早失和乳牙滞留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乳牙疾病是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主要病因.提示有效防治乳牙疾病对减少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量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口周力的分布情况,为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临床选取30名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年龄8岁~12岁,平均年龄10.8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测量其治疗前后姿势位时上、下中切牙区唇、舌侧,左右上、下第一前磨牙区颊舌侧,左右上、下第一磨牙区颊舌侧口周力值,分析姿势位时受试者牙弓周围口周力分布变化的情况及规律.治疗前后受试者口周力各区域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下切牙舌侧不再存在负压现象;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区口周力测量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口周肌肉等软组织具有适应硬组织改变的功能,随着硬组织结构的改变,口周软组织通过发生相应的变化来维持口颌系统原有平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外弓联合牵引在Ⅱ类错合伴轻-中度牙列拥挤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伴轻-中度牙列拥挤安氏Ⅱ类错舍青少年患者进行口外弓头帽联合牵引,对治疗前后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上颌牙列拥挤度、前牙覆盖以及磨牙关系均得到很大改善,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外弓可以有效解除牙列拥挤,调整Ⅱ类磨牙关系,简化后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常(牙合)者在下颌运动及姿势位时,双侧颞肌前束(TA)、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及胸锁乳突肌(SCM)的肌电活动情况,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数据。方法运用美国BioEMG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美国产BioFLEX双极表面电极,记录32例正常(牙合)者上述肌肉的肌电变化情况。结果下颌姿势位,TA、MM、DA及SCM均有轻微的电位活动,TA活动最明显。牙尖交错(牙合)时(最大紧咬),TA、MM、DA均出现明显的肌电活动,MM和TA肌电活动最大,DA和SCM最弱。前伸运动,MM、DA的肌电活动大于TA和SCM;后退运动,DA肌电活动最明显。吞咽运动,TA活动最明显。结论不同运动状态下,颞肌前束,嚼肌,二腹肌和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活动不同。  相似文献   

17.
背景: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骨性错牙合,其主要因素是下颌后缩,对于此类患者,多进行早期矫治,以纠正骨性畸形,明显改善颜面外观。 目的:对比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早期矫治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用Twin-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治疗。对比及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矫治结束后,所有患者磨牙和尖牙均达到或接近中性关系,上下齿槽座角(ANB角)减少至正常范围。Twin-Block矫治器的骨效应明显大于直丝弓矫治器,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患儿下颌骨体长度及下面高增加更显著。提示Twin-Block矫治器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疗效显著,可在生物力学的作用下,改变不协调的颌骨关系,实现组织重建,获得理想软组织侧貌。对于下颌后缩显著,上切牙较为唇倾,下切牙较为直立的病例侧貌改善效果更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下颌运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学方面的不足,我们从空间机构运动理论的角度出发,对Hanau架运动链自由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约束条件假设,以空间解析几何建立描述Hanau架下颌三维侧向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在Matlab6.5及VC 6.0环境下编制软件程序求解,得到其任意点的运动轨迹,从而验证了髁导斜度及切导斜度与定位平面斜度成正变关系,对Hanau提出的5因素10定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深入分析下颌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的动态咬合,从而达到最终实现以虚拟架替代机械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红红 《医学信息》2006,19(6):1039-1041
目的探讨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的特点。方法从100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按王氏美貌人群的侧貌标准筛选出广东美貌人群43例(男21例,女22例),与剩余的57例正常[牙合]人分为两组:美貌组与正常[牙合]组。分别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貌组下颌平面角较大、前牙唇舌向倾斜度较直、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大、SNB角78.32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90.89度。结论广东美貌正常牙争人的下颌位置与正常[牙合]人比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台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 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下颌后段牙弓间隙,ANB角,上颌第一磨牙区和上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和下颌第一磨牙区和下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发生率为5.6%,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回归方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22.974 8+2.025 7×上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537 2×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007 1×ANB角度+0.378 5×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0.4897×下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结论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与上颌后段牙弓拥挤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ANB角度和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颌第二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