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施氮与蔬菜硝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亚硝胺是三类毒性完全不同的化合物。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高,而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含量很低。鉴于硝酸盐对人体直接和潜在的危害,一些组织和部门制定了硝酸盐的限量指标和控制措施。蔬菜硝酸盐含量与氮肥的使用量、施肥期和氮肥形态有关。合理施氮、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使用硝化抑制剂能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
施用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氮肥施用量、氮素形态、施肥次数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等对蔬菜体内硝酸盐含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施用硝态氮肥蔬菜体内易于累积硝酸盐,增加蔬菜硝酸盐含量;定量氮肥分次施用有利于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氮肥配合生物有机肥施用.既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又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蔬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及蔬菜中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从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使用、适宜的氮肥种类、形态和用量、科学追肥、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郑龙 《现代农业》2006,(10):24-25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约80%来自蔬菜,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蔬菜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很大,其中化学氮肥>有机氮肥,化学氮肥中硝酸铵>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氮肥的施用量与叶类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硝态氮肥比其他氮源更易引起硝酸盐的积累。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氮肥形态和不同的供氮水平对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适于小白菜生产的氮肥种类和供氮水平,进而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生产出低硝酸盐含量水平的小白菜,以满足我…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蔬菜中硝酸盐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氮肥用量、氮肥品种、施肥措施对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 ;氮肥中硝酸铵最易增加蔬菜中的硝酸盐的累积 ;在施化学氮肥的同时 ,增施有机肥 ,是降低硝酸盐残留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化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鉴于人类食用过量的硝酸盐危及健康,为了寻求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科学依据,以生菜、莴苣、白苋菜、小白菜、大白菜等叶菜类蔬菜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化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施肥化学氮肥后易于富集硝酸盐,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依氮肥种类而异,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磷钾肥及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有效地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主要蔬菜的硝酸盐积累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浙江省8个蔬菜主要产地17种蔬菜硝酸盐含量抽检的结果表明: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基本能符合食用要求.从蔬菜种类来看, 叶菜类的合格率普遍较低,2003年为45.5%,2004年为54.2%.青菜等绿叶菜是硝酸盐高积累型蔬菜,而果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叶菜类.通过分析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与土壤、施肥的关系,表明高积累硝酸盐蔬菜易受土壤全氮、后期施氮肥的影响.建议采取选择低硝酸盐积累蔬菜种类、控制后期施氮量等农艺措施来降低硝酸盐在蔬菜体内积累.  相似文献   

8.
过量氮肥对不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 ,其中菠菜最为明显 ,追肥后10d出现硝酸盐积累高峰。茄果类蔬菜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不受氮肥品种和施用量的影响 ,氮肥对提高蔬菜品质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蔬菜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0%都来自蔬菜,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是提高蔬菜产量的有效措施,然而过量施肥会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氮磷配施、氮钾配施、氮磷钾配施、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对大白菜产量影响显著,以施氮量在225-338 kg·hm^-2效果最好,当氮肥施用过量时,大白菜的产量反而下降;大量施用氮肥是大白菜体内硝酸盐积累的根本原因,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水平呈正相关;配施磷钾肥和配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将保水剂,有机、无机营养元素等材料和复合肥通过特殊工艺制成抗旱复合肥.通过玉米盆栽试验,在控制水分条件下,对抗旱复合肥的节水节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旱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盆栽玉米生物量,水分利用率和氮素利用率;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玉米干重增幅为14.8%~27.2%,WUE增幅为39.6%~61.3%,氮素利用率增幅24.5%~45.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炭基肥施用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和新型肥料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杭嘉湖平原典型稻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土壤为青紫泥稻田土。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炭基肥(BF)及有机肥替代50%化肥(OF),3种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投入量一致。处理开始于2019年6月,于2019年11月水稻Oryza sativa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组分质量分数、细菌、真菌和古菌丰度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  结果  与CF处理相比,BF和OF处理对土壤pH、总碳、易氧化态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质量分数。与ck相比,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164%)、细菌16S rRNA (35%)和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98%)及真菌/细菌比(50%),而BF处理对上述指标无影响。3种施肥处理对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均无影响,而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111%和136%)、纤维二糖苷酶(77%和100%)、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09%和177%)和酸性磷酸酶(97%和199%)活性,OF处理平均提高幅度高于BF处理。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铵态氮、溶解性有机碳和氮、真菌丰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结论  相比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和炭基肥施用提高了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丰度,对促进稻田土壤养分周转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33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莴苣生产中化肥用量,实现节本增效,本研究在当阳市蔬菜主产区开展了莴苣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0%宜施壮高塔黄腐酸硫基功能型复合肥(N∶P2O5∶K2O=25∶5∶10,黄腐酸含量≥10%)处理表现最优,在化肥减量47.7%的条件下可提高莴苣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含水量,增加纯收入。说明该肥料可在莴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春玉米专用肥的研制及肥效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大108为材料,设计春玉米专用配方肥养分总量为42%,N、P2O5 、K2O 含量分别为13%、19%、10%.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和农户传统施肥措施相比,施用专用肥不仅可以改善春玉米的产量性状,使春玉米的产量达到11.0 t/hm2,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春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同时使施肥效益达到14 040元/h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炭基花生专用肥以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普通三元复合肥及不施肥相比,对花生产量、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炭基花生专用肥和有机肥对花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花生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饱满度等各项经济指标。两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处理5炭基花生专用肥450kg/hm2+有机肥2160kg/ hm2(有机肥中N+P2O5+K2O替代40%炭基肥基准用量中氮磷钾)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南板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氮磷钾化肥及有机肥对南板蓝的产量及主要药用有效成分靛玉红的影响,应用Microsoft Excel统计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探求各养分元素与南板蓝生长、产量、靛玉红含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探讨南板蓝种植时氮、磷、钾三要素的最佳理论施肥量及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板蓝各器官中氮、磷、钾含量表现为叶>茎>根;合适的施氮量为尿素48~50g/株、过磷酸钙14~21g/株、硫酸钾3~5g/株、有机肥(菜籽饼)80~100 g/株。  相似文献   

17.
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扬麦20进行了不施化肥、常规施肥和化肥减量20%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肥20%处理的成熟期株高、穗长和产量分别下降了8.06%(P<0.01)、12.12%(P<0.01)和17.76%(P<0.01),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下降了26.88%(P<0.01)、31.19%(P<0.01)、21.15%(P<0.01)。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6.11%(P<0.05)、34.32%(P<0.05)、24.19%(P<0.01),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6.92%(P<0.01)、16.61%(P<0.01)、16.08%(P<0.01)。上述结果说明化肥减量20%虽不利于小麦生长,导致减产,但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合理施肥,开展化肥减量及替代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将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Accc 801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Accc10011和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Accc 10013的草炭吸附制剂直接或间接(将菌剂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密封)置于有机肥与化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于25℃恒温放置30 d,采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细菌数量,研究添加化肥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化肥总养分(N P2O5 K2O)达到0.066 g.g-1,加入的细菌活菌数显著下降。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将这几种细菌的草炭吸附制剂封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再埋入化肥与有机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当化肥总养分达0.122 g.g-1时,细菌的存活率也有显著的下降。所以这3种肥料细菌不能与化肥质量分数较高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混合,而应单独包装,分开放置。表2参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环境、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设施番茄科学有效的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青农866为试验材料,设置有机肥不同配施量处理(CK,100%化肥;T1,15%有机肥+85%化肥;T2,30%有机肥+70%化肥;T3,45%有机肥+55%化肥;T4,60%有机肥+40%化肥;T5,75%有机肥+25%化肥;T6,100%有机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及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中T3处理真菌数量最多,为50.0×105 CFU/g,土壤细菌数量以T4处理最多,为6.3×108 CFU/g;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以T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0.44和16.38 mg/g,T4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为0.35 mg/g.与CK相比,>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2.94%~20.5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6.30%~143.37%,全氮含量提高16.56%~129.80%,C/N提高6.29%~17.39%.此外,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改善番茄品质和提高产量,T1处理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7.22 mg/kg,较CK增加80.50%,糖酸比以T2和T1处理较佳,分别为8.80和8.67;产量以T1处理最高,为161890.94 kg/ha,较CK增产12.01%.[结论]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改善设施土壤环境、提高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且土壤环境改善与品质、产量的提高并非不可协调,在实际番茄生产中可优先采用减少15%化肥施用量同时配施适当有机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有机肥撒肥机存在撒肥幅宽小、破碎效果差等问题,建立有机肥团粒在立式撒肥装置及空气中的运动学模型,分析撒肥距离和撒肥幅宽,确定影响抛撒性能主要因素.以破碎率和撒肥幅宽为试验指标,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确定最佳螺旋片螺距,以抛撒轴转速、装置离地高度、撒肥盘倾角为试验因素作正交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因素组合优水平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抛撒轴转速为400r·min1,装置离地高度为1 000mm,撒肥盘倾角为20.时,破碎率为91.8%,撒肥幅宽为9.2m,满足有机肥撒肥机田间作业要求,可为有机肥撒肥机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