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地应力松软破碎围岩条件下锚绳索喷注联合巷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巷道支护现状 长期以来,动压巷道一直是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受动压影响的深部高应力“三软”煤层巷道支护则更是巷道支护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一些矿井由于巷道围岩松软破碎,致使其在高应力作用下变形破坏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回采巷道内的岩体结构——“壳”的内力及位移分析,探讨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巷道支护体与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控制岩体结构运动,提高巷道稳定性,减少巷道围岩及支架变形破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高瓦斯防突区域掘进中,必须采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打钻卸压、释放瓦斯,巷道顶板受打钻影响,两帮煤体松软,造成顶板压力大,巷道顶板破碎,底臌、两帮变形量较大,巷道成型难以控制。针对井下实际情况,在高瓦斯突出区域巷道掘进中对于顶板的控制,应用好巷道支护技术,能有效的控制巷道的变形,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卓暴 《科技信息》2011,(5):360-361
板集煤矿地质构造复杂,为典型的“三软”煤岩层,软岩分布范围较广,地应力较大,井下已掘巷道因围岩裂隙发育造成巷道变形,影响巷道的使用服务时间及巷道大修工作量加大,井底车场预计在未投产前就要在掘出后经过3遍的修复。通过注浆加回围岩,减缓了巷道变形的危害,延长巷道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独头巷道中的瓦斯排放几种方法的分析,通过对风流混合处瓦斯浓度与风量的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独头巷道排放瓦斯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瓦斯超限的成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避免局部通风机独头巷道违章排放瓦斯,防止“一风吹”,及其有效的进行日常的“一通三防”的瓦斯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巷掘进工作面的向前推进,破坏了原始煤体的稳定性,煤层巷道两侧的煤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松动变形圈,在此变形圈内煤岩体将向巷道空间移动。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观察与测试,发现随着巷道沿煤层向前掘进,掘进头以及巷道两帮煤体的应力变化影响圈或松动变形特征呈“U”字形状。在“U”字形松动变形范围内,煤层透气性系数增加数十倍。现场考察了松软厚煤层巷道周围煤岩体位移及松动变形对边掘进巷道边抽放瓦斯效果和影响抽放瓦斯效果的因素,对边掘边抽布置方式和封孔工艺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矿井巷道贯通测量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传统矿井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即“试探法”不同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靠性高、费用低和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井下局部高漏顶区域,采用架木棚“井”字木料刹顶方法,维护了巷道安全,保证了巷道使用,经济、省时、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高应力软岩巷道壁后充填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应力软岩巷道属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巷道支护必须满足其变形要求。总结了白皎煤矿高应力软岩砌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砌碹巷道破坏机理,并对碹体壁后充填粉煤灰基材料改善“支护-围岩”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确地判断和选择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类别是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基础。本文根据“理想模式”这一概念,提出了一种识别巷道围岩类别的方法,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围岩类别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反射裂缝顶端附近弹性区和塑性区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用应力取代应力强度因子的设想,论证了设想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编制了三维有限元程序,并结合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表明,低渗岩石由于存在微裂缝,净应力不等于有效应力。为了进一步论证净应力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包含了老化处理和4个不同围压下的降内压实验,采用稳态法测定内压下降过程中各个压力点的渗透率值。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围压下,净应力相等的点对应的渗透率值不相等,不能用净应力替代有效应力评价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此外,在低围压下渗透率的变化幅度较大;在高围压下,渗透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最后,对实验岩样进行了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该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表现为中等应力敏感。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应力状态的应力椭球面上.一点的矢径不能直接给出相应全应力作用面的方向,但是,通过调整坐标比例尺,将应力椭球面改制成应力球面,该球面上一点矢径指向就是相应全应力作用面的法向。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采用边界元——有限元耦合应力分析方法,对美国King No.4煤矿中第四采区巷道底鼓与采空区和水平地质构造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计算结果,本文发现较大的采空区范围以及较大的水平地质构造应力是导致该区域巷道底鼓的重要原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新解法-应力分量法的实质,指出文献「1」的不严密,并通过实例把用应力分量法求解问题的步骤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用全息光弹性法对人工种植牙及牙槽骨的应力分析,给出了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界面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的研究结果,为人工种植牙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卫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01-4707
洞室围岩中主应力随掌子面推进过程动态发展变化的研究较为少见。假定了三种较为常见的初始应力场分布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分析了圆形洞室洞壁围岩应力随掌子面推进过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围岩二次应力场中主应力变化发展规律与初始地应力场相关。不同组合下主应力表现不同变化特征。掌子面推进过程中主应力主要于一倍洞径范围内动态变化,这一范围亦为洞室临时支护及其他工程措施的关键部位。洞轴与最大初始主应力平行情况最有利于洞室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工程支护设计及支护等措施施加时机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活塞的密封性及摩擦磨损等性能都主要和活塞皮碗与缸套内壁间所形成的接触应力有关,因此,接触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了活塞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在改变活塞尺寸和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接触应力的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双剪应力屈服准则,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应力偏量不变量描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斜坡地基附加应力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瑞山  李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733-9739
目前对地基中附加应力扩散规律的研究局限于平面地基情况,对斜坡条件下附加应力扩散规律的研究甚少。随着基础设计建设的发展,众多工程在山区丘陵地区实施,有必要研究斜坡条件基底附加应力的扩散规律,以便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数值仿真技术,研究斜坡坡比、基础埋深和基础临坡距等3种考察因素,对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扩散规律的影响。计算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别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斜坡条件下,附加应力扩散的不对称性主要是由于斜坡临空,缺少约束造成。随着基础上覆建筑物荷载的增加,附加应力不对称角增加。附加应力不对称角与坡比、埋深成正比关系,与临坡距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