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M2、M4、M9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确诊为PBC及127例非PBC患者,系2002年9月至2007年12月拟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非PBC肝胆病就诊于门诊及住院者。24例PBC患者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证实诊断,非PBC肝胆病者也均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排除PBC诊断。15例PBC患者接受正规熊去氧胆酸治疗,服用12个月以上。结果24例PBC患者中22例M2首次检测阳性(91.67%),2例阴性,此2例分别于24周及1周后第二次检测为阳性及弱阳性。4例M4抗体阳性或弱阳性,M9均阴性。12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M2、M4、M9均阴性。经熊去氧胆酸治疗的PBC病例黄疸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全部病例随访中1例死亡。结论PBC在国内并非罕见,M2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熊去氧胆酸为首选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线粒体抗体亚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2例PBC患者的AMA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MA的M2,M4和M9抗体。结果52例PBC患者AMA和M2抗体均为阳性,M4和M9抗体阳性例数分别是40例(76.9%)和11例(21.2%)。M4阳性的PBC患者的ALT、AST和IgM的水平明显高于M4阴性患者。M9阳性的PBC患者的ALT、AST和IgG的水平明显低于m9阴性患者。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M4和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大理地区非病毒性肝损伤的白族患者血清231例,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MA—M2)。结果231例血清中AMA—M2阳性31例,占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13.4%。男性4例,女性27例,男女之比为1:6.7。结论AMA—M2在大理地区非病毒性肝病白族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检测AMA—M2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PBC,对预防和推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 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 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M2〈200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RU/L的患者。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方法92例AMA—M2阳性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肝脏马赛克,包括猴肝和心肌、大鼠肝、胃、肾脏和人类上皮培养细胞(Hep2)为组织基质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亚型(M2、M4和M9)、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抗体[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体(nRNP/Sm)、史密斯抗体(Sm)、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硬皮病70抗体(Scl-70)、Jo-1抗体(Jo-1)、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histones)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rib-Pprotein)]和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92例PBC患者中有73例(79.35%)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ANA);其荧光模式分别为核膜型42例(45.65%),着丝点型18例(19.57%),核浆颗粒16例(17.39%)和核点型12例(13.02%);ENA检测结果:CENPB阳性18例,SSIA阳性6例,SS-A+SS-B阳性3例,组蛋白抗体和nRNP/Sm阳性各1例;AMA分型检测中单-AMA-M2阳性62例(67.39%),AMA-M2+M4阳性26例(28.26%),AMA—M2+M4+M9阳性3例;还发现AMA-M2伴M4阳性的患者全部为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结论大多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NA,其荧光模式主要为核膜、着丝点、核浆颗粒和核点型;AMA-M2和M4亚型抗体为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标志,并且AMA—M4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重组抗原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OP自身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Ni-NTA柱纯化表达重组OP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分别用免疫印迹法(IBT)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份PBC患者血清,80份其它肝病患者血清,80份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和10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 70份PBC患者血清中检测出阳性患者62例,阴性8例,阳性率为87.6%。其它肝病患者血清、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重组抗原检测M2抗体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 利用重组抗原OP检测M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助于PB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免疫学标志及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免疫功能检查AMA-M2阳性率为56.75%,GP210阳性率占13.5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占8.10%,AMA—M2、GP210均阳性为16.21%,ANA阳性率为5.4%。肝脏病理改变以小胆管改变最明显,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各期改变可相互混杂。结论PBC患者多见于中年女性,血清AMA—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肝组织病理检查对PBC诊断及病程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 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 il)明显高于M2<200 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RU/L的患者。结论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出现的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特点。[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2例PBC患者的ANA、AMA、SMA和LKM、LMA及LSP等抗体,用欧蒙印迹法检测ANA谱、AMA亚型抗体及SLA/IP、LKM—1和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结果]全部PBC患者AMA和AMA—M2抗体均为阳性,52例中18例检测了AMA—M4、M9抗体,分别有9例和8例阳性。52例中ANA阳性41例(78.4%),主要表现为细胞核膜型(19例)、核点型(11例)和着丝点型(8例)的荧光模式。其他少见的荧光模式有:抗SS—A/SS—B型、核均质型、核仁型及核颗粒型。多数PBC患者ANA为两种荧光模式的混合。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者CENP—B均为阳性。52例中有6例患者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2例SLA/IP阳性,提示AIHⅢ型与PBC的重叠;1例LKM—1阳性,提示AIHⅡ型与PBC的重叠;3例.ANA阳性,肝活检证实2例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PBC的病理改变,1例仅有界面性炎的改变,提示AIHⅠ型与PBC的重叠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男:女=4:2,年龄偏低,疾病进展较快。[结论]AMA和AMA—M2对PBC具有诊断意义;多数PBC患者ANA阳性并且有其特征性荧光模式,这种特征对AMA—M2阴性的PBC有诊断意义。PBC患者出现AIH的自身抗体时应考虑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此类重叠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及抗体方面有不同于PBC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2.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5例自发性脾破裂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治  王悦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3):235-23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脾破裂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86-1998年我院收治的8例自发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5例,误诊率62.5%,结论凡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伴有失血征象而无法解释、无外伤史,积极行B超、腹穿以明确。若有血吸虫、肝炎等肝脾病变或脾亢更应警惕本病,发病前有饱食或重体力劳动等腹压增高原因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8.
赵海平  马莉  张艳君 《护理研究》2012,26(3):208-211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改进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例原发性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采用自设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进行调查.[结果]将病人生命质量总分作为应变量,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人格变量的4个维度和应对变量的3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神经质维度和屈服应对维度进入方程,决定系数为0.542,即2个变量能联合预测生命质量54.2%的变异量.[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乳腺癌病人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定生活质量.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躯体不适、运动与感觉、工作与学习及业余娱乐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及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相当,且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