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测温的基本原理、红外测温系统结构和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装置,用该装置测定了移动目标表面温度。在模拟实际场景应用时,实现了对较远距离的运动行人体温的准确测量;装置还增加了高温报警电路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丰富了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实现GPS定位、时间显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IAP15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红外测温传感器、GPS模块、存储电路、按键电路、OLED显示电路等,构建的红外测温与GPS定位系统。通过器件选型分析、软硬件设计及调试等各个阶段,完成了设计。该系统具备红外测量人体温度、GPS定位信息及时间显示功能;具备环境温度的测量功能;具备人体温度阈值设置及超限报警功能;具备位置信息的存储功能;具备蓝牙传输功能。实验证明,该系统兼具功能多样化、测量精度高、显示直观、运行稳定等优点,将非接触式测温与定位相结合,对于实时监测不同环境下人体温度及定位测量地点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测温只能测量被测物体与测温传感器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所以影响时间长,且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非接触红外测温采用红外技术可快速方便地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红外感应技术,集成了光学、电子和单片机等技术于一体,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具有不扰动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特点。近年来应用在汽车电子、航空、军事以及电力企业部门的测温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疫情期间,具有面部识别和测温功能的设备在防疫安全检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这两个功能尤为重要,但却是独立的。为了使身份识别与无接触测温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套无接触温度测量和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无接触温度测量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两个部分组成。文中阐述了无接触温度测量和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了红外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收发字节、检测温度、温度报警等。温度报警装置由蜂鸣器进行报警输出;在TFT屏上扫描并采集被测人的面部特点进行身份识别,当检测到身份不符时报警装置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输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变电站的测温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首先对变电站热故障进行需求分析,然后介绍了红外测温原理,最后论证红外测温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6.
红外测温技术由于方便、快速、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医学等很多领域.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案,采用MLX90615红外温度传感器和MSP430F149单片机来实现.单片机通过SMbus方式与MLX90615进行通信,将读出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之后驱动LCD模块显示测量温度.发射率可根据测量目标进行设置,用以提高测温仪...  相似文献   

7.
介绍电力设备在线红外测温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案。电力设备红外测温系统完全在线运行,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实时远程精确测量电力系统设备的温度,后台系统可智能决策报警,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分析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状况,发现故障隐患并及时报警。  相似文献   

8.
吴悦  陈绳得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4):129-130+155
患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因此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传统的门禁,不管是刷卡识别、指纹识别或是面部识别的,都没有温度测量这一项功能,此次疫情就更多地要求把测温功能加入到门禁当中。就“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温度检测门禁”设计方案进行论述,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主体,设计了一种包括了红外测温、数值显示、高温报警、温控门锁及防盗报警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防疫温度检测控制器。该控制器是基于对红外线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采集红外线数据,运用程序计算出人体温度,将通过LCD12864液晶屏显示出温度等数据,并且对体温正常的人门才自动开锁予以进出,而出现体温异常时系统报警不予以开门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温度检测控制装置。此系统适用于医院、学校、车站、社区等公共场所进出通道口的安检门设计,可以实现非接触快速监测人体体温,从而达到有效筛查、控制人员的进出以及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些不适合进行接触式测温的场合,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采用红外热电堆传感器TMP006和单片机MSP430来实现.其中单片机通过I2C总线与TMP006通信,并将读出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驱动LCD模块显示测得温度,同时通过蓝牙串口模块将测得的温度数据传送到手机等移动端应用软件上,实现温度的远距离读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于非接触式测温这种方式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本文主要描述了利用STM32单片机、按键、LCD显示屏、MLX90614非接触测温、蜂鸣器等模块制作出简易的非接触人体测温仪的设计,实现非接触红外线人体测温、非正常体温报警等功能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现场多点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的需要,设计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可组网红外测温系统;采用C8051F040处理器构建多通道测温硬件平台,利用CAN总线网络技术完成虚拟仪器的数据传输链路,实现组网功能;该系统可同时监测多路温度信号,并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报警、自动记录和保存;实验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冠状病毒还未被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公共场所必须筛选出发热或者未戴口罩的人员,以防止聚集发病;目前常采用的测温方式大都采用手持测温枪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进行测温;在检测过程中,前者需要人员手持设备进行测温,而后者测温仪受环境温度、光照等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利用点阵式红外成像模块结合树莓派,基于移动目标检测的红外测温算法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测量人体温度、受环境影响小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同时配备口罩检测功能,用于室外或室内,针对人员进行测温和口罩检测,实现了检测一张人脸口罩图像仅需要200~300 ms;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测量距离、环境温度、目标温度等方面对结果的影响,经测试实现了测量误差在0.3℃以内,保障了测温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测温速度.  相似文献   

13.
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凌阳公司生产的TN9红外测温传感器来实现红外测温,控制器采用大家熟悉的51单片机。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能量。物体越热,其分子就愈加活跃,它所发出的红外线能量也就越多。红外线温度仪包括有光学装置,可以收集来自物体的辐射红外线能量,并把该能量聚焦在探测器上。能量经探测器转化为电信号,并被放大、显示出来。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电子万年历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它显示日期、时间、节气、温度等日常信息。根据人们的日常基本需求,设计一种电子万年历,可以实现测温、闹钟、秒表和语音报警等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舒适和便捷,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路无线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处测温费时、费事,且不便于实现控制。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多路无线测温系统,工作人员在一个地方就能够测量到多处异地的温度。接收范围大于80m,常温测量精度小于±0.5℃,电路设有警戒温度自动闪烁报警功能。可用于粮库的储粮测温,烟草、药材仓库的测温及医院病房里的病人跟踪测温等。省时、省力、测量方便,易于和其他装置连接,实现系统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从实际需求出发,以红外热传感探头和树莓派为核心,组成基于红外传感原理的非接触式人体体温检测仪。红外传感探头采用MLX90640 32×24 IR array为感测器件,其可从环境中获取尺寸为32×24的温度矩阵。通过红外探头获取数据,由树莓派中运行的软件控制测温过程,并对数据进行读取、处理、可视化和异常告警。系统操作简单,数据直观,自动化程度较高,实现了非接触式快速测温,遥控测温,自动告警等功能,在大规模检疫防疫等场景下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非接触式红外智能测温系统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测距模块找出最佳的检测位置,用红外传感器将检测的实时温度数据上传并与系统设定参考阈值进行校准和比对,当实时温度超过设置的阈值时,蜂鸣器会报警,同时抓拍检测对象的面部状态信息锁定疑似对象,用户通过手机小程序登录后台查看检测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超速离心机转子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下高速运行,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根据红外测温的原理,采用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测量转子的温度,介绍了红外测温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测量电路硬件设计,并重点研究了环境温度与转子材料发射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了相应的补偿算法来提高精度.经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超速离心机的温控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子技术应用》2017,(6):75-78
道面温度是道面气象要素之一,也是判断道路表面状态的重要依据。测量道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基于全辐射测温法,用热释电探测器接收道面红外辐射进行系统整体设计及数据分析,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三层BP神经网络的拟合效果较好,系统测量误差在1%以内。通过外场实验并与PT100对比,相关系数达到0.999,能实现对道面温度的精准测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对目标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快速测量,该文设计了一款基于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嵌入微处理器为核心,在控制红外传感器旋转扫描的同时,实时采集感知被测对象的温度,形成一个扫描式遥测对象表面温度的测温仪,所集成的触模式液晶屏,可以实时显示所扫描对象的温度、位置等.测温仪操作简便,测温精度满足快速表面温度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