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佳辰 《中国油脂》2022,47(2):8-15
基于贸易网络和拓扑学原理,利用1999、2004、2009、2014年和2019年全球花生贸易截面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1999—2019年全球花生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及对中国花生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结果表明:全球花生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直接交易路径在不断缩短,全球花生贸易核心国家在已有稳定成员的基础之上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美国和荷兰是1999—2019年世界重要的花生贸易枢纽国,中国拥有较强的独立开展花生出口贸易能力,但开展花生进口贸易时受其他国家的约束力度仍较大;中国花生进口量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贸易风险不断增大;基于中国花生出口贸易格局的多元化趋势,国内花生产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据此建议,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花生贸易市场中的中介影响力,积极开展花生双边及多边贸易合作;对中国花生的重要、传统和潜在出口市场实施不同的出口策略;相关部门可为中国花生进口渠道多元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和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以及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出口贸易发展,基于2000—2020年的全球食用油料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特征进行进一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近20年来,全球参与食用油料贸易各国家间的关系趋于紧密,贸易主体多元化发展,贸易效率有所提升;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德国、荷兰等,进出口贸易国家间的结构不对称,主要参与国存在一定变化,但核心国家仍对贸易网络具备一定控制能力;中国是食用油料贸易的枢纽国家,进出口贸易伙伴国众多,参与贸易的食用油料品种较为丰富,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作为进口大国易受到新冠疫情、国际政治局势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在食用油料贸易方面正面临着众多挑战。我国应提高国内食用油料的生产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规避食用油料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的同时,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口来源市场多元化与进口品种多样化,从而保障我国粮油安全。  相似文献   

3.
胡小中 《粮油食品科技》2012,20(2):55-57,60
棕榈油作为世界主要油脂品种之一,其生产量和贸易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详细论述了近年世界棕榈油的生产及进出口贸易情况;并对近年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数量、品种、消费以及分提加工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8年-2018年的乳制品贸易数据,探究了全球乳制品贸易格局的演变历程,发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等是主要的出口国,而中国、日本、墨西哥等是主要的进口国,且各自排名较为稳定.研究进一步并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对世界乳制品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乳制品贸易进口、出口市场结构在大部分年份表...  相似文献   

5.
陆圣 《江苏纺织》2007,(8A):5-7
2007~2008年于中国纺织品贸易而言是一段“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期。其中,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已逾3年,后配额时代“各路诸侯”的全新格局版图初现雏形;中美、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进入实施的中后阶段,尤其是2007年底中欧协议即将期满终止,之后的政策走向众说纷纭;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依旧突出,由对华巨额贸易赤字引发的贸易摩擦和矛盾日显尖锐;而中国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则进一步加大,平抑投资过热、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平稳“着陆”,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7~2008年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政策环境及热点议题,从中欧纺织品协议到期,国外反补贴调查以及“一反两保“等问题阐述了见解,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及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纺织指导》2006,(5):6-6
4月19日,世贸组织即时中国进行首次全面贸易政策审议,这使中国再次成为WTO的聚焦点,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详细阐述了这一备受众人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食品科学》2004,25(11):75-75
据中国农业部官员透露,备受贸易商关注的“转基因抗农达除草剂大豆(Roundup Ready)的环境和食用安全检测”将可能完成。届时将组织中国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评价,对评价合格者将发放安全证书,贸易商可凭证书开展转基因产品贸易。  相似文献   

9.
以加快新疆同中亚各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推进新疆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新疆农业及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为目的,在对中亚各国农业发展状况、政策、趋势进行翔实对比的基础上,分别解析了中亚各国农产品贸易的检验检疫政策及相关规定,提出:’把握好“上合组织”的定位与影响力、采取互利共赢的合作举措与对策建议,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可行性、举措和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0.
《中外玩具制造》2020,(11):80-80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报告称,第三季度全球贸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虽然较二季度19%的下降大幅放缓,但仍不足以重回增长区间。各国之中唯有中国一枝独秀,实现了近10%的同比增长。贸发会议表示,初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收窄至3%,全年贸易额与去年相比将减少7%~9%左右。报告突出了中国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对油棕种植材料研究及棕榈油产品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棕种植业与棕榈油加工业是马来西亚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与马来西亚有大量棕榈 油进口贸易,检验检疫工作繁重且多样。该文探讨马来西亚对油棕种植材料研究现状及主要棕榈油产 品生产过程和用途。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油脂可塑性和口溶性,及为开发以棕榈油产品为主要原料专用油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棕榈油硬脂(PSt)、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两者间相容性。测定二元混合体系固体脂肪含量(SFC)值,并通过计算其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值△SFC,结合T–△SFC曲线、二元等温曲线等直观分析,结果表明:PSt与PMF混合物在25℃、PSt含量为30%~50%时,二者间偏晶现象严重;而在35℃~50℃时,二者间共晶现象较为严重;在0℃~10℃和30℃~35℃范围内,二者间具有较好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对棕榈果榨油后的残渣进行浸出取油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物料含水率、浸出时间及浸出级数对棕榈残渣浸出取油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55℃、液料比6∶1、物料含水率9.72%、每次浸出时间40 min、浸出级数4级的条件下,棕榈残渣中残油达到最低,为0.31%。  相似文献   

14.
棕榈油的分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振刚  潘丽 《粮油食品科技》2007,15(4):50-51,67
棕榈油的分提方法有:干法分提、溶剂分提及表面活性剂分提.综述了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及加工条件,尤其是干法分提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15.
油脂分提工艺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油脂分提结晶技术原理,并对油脂分提结晶技术设备及其应用进行初步介绍,为国内油脂改性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提取棕榈果肉和棕榈果仁中的油脂,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从棕榈果肉和棕榈仁的油脂中均分离并鉴定了9种脂肪酸,其中棕榈果肉中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49.5%,主要有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亚油酸以及少量的亚麻酸和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棕榈仁中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月桂酸质量分数达到41.5%,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己酸、辛酸、癸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和亚油酸。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selected 5 methods, including boiling, hot air drying, high‐pressurized steam, freezing, and microwave radiation to pretreat fresh oil palm fruit before solvent extraction of the oil. Using fresh fruit as a control, the pretreat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for the effect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2 main enzymes in the fruit and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ude palm o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although all the 5 pretreatments could inactivate lipase and peroxidase in the treated flesh significantly (P < 0.05), the high‐pressurized stea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here we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s of the 6 oils. The crude oil from frozen fruit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vitamin E (37829.33 ppm)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Microwave radiation was shown t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free fatty acid content and the peroxide value, while increasing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index. Thermal behaviors of the oi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each other with the exception a few parameters (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