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55-258
为了解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及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以‘苏啤6号’和‘藏青25’为试验材料,在2年3个播期下,测定开花后多个时期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苏啤6号’籽粒β-葡聚糖含量无差异,‘藏青25’籽粒β-葡聚糖含量差异显著,播期为11月上旬时β-葡聚糖含量最高;在正常播期下(10月下旬),大麦β-葡聚糖含量从开花到开花后30天间,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开花后30天以后趋于稳定;花后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速率在花后1~5天、20~25天积累速率呈现峰值。播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籽粒β-葡聚糖影响不同,花后1~5天、20~25天是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积累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态度和行为2个层面给出了乌龙茶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全面定义,构建了乌龙茶消费者体验3个维度对品牌忠诚2个维度影响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福州乌龙茶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乌龙茶服务体验和关系体验分别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品牌体验对态度忠诚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对行为忠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3种制备猪肺炎支原体DNA模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一种快速、高效、廉价提取猪肺炎支原体模板DNA的方法,本研究分别对试剂盒法、双蒸水煮法、酚-氯仿法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显示:这3种方法均适合由菌液中提取基因组DNA;水煮法不能由组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试剂盒法可由组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且得到的目的DNA较纯,但每次提取量少;酚-氯仿法能大批量提取组织基因组DNA,但操作繁琐,易污染且稍有杂带。针对不同的模板,选择合适的DNA制备方法,有利于做出准确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时间段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变化情况,从分子水平上说明E2基因与NHC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克隆了中国猪瘟病毒强毒石门毒株E2基因,构建了pcDNA3.0真核表达质粒P-E2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插入位置、方向和读码框架的正确性。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质粒P-E2,用脂质体转染方法瞬时转染进行体外细胞表达,转染后24,48 h后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E2基因质粒在PK-15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His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E2基因得到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浆,同时Western-blot检测后发现重组质粒P-E2转染后也在PK-15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猪瘟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关系,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花叶络石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水分胁迫对花叶络石的影响,用土壤中梯度水分处理方法对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淹51天后花叶络石生长受到严重胁迫,表现为Fo值增加,Fv/Fm、Fv'/Fm'、ETR、qP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植株的生长,干旱处理24天后植株死亡,中度干旱胁迫处理38天后死亡,表现为Fo值上升,Fv'/Fm'、Fv/Fm、ETR、qP和光合速率下降。干旱处理对植株影响最显著,24天后植株死亡,中度干旱胁迫处理38天后严重抑制植株的生长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桑树同源多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NA甲基化被认为是研究同源多倍体表观遗传现象的最佳途径。以‘新一之濑’、‘陕桑305’和‘陕桑402’为材料,研究桑树同源多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变化模式。共筛选出21对引物组合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新一之濑’、‘陕桑305’和‘陕桑402’分别检测到507、507和511个位点。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陕桑305’、‘陕桑402’的总甲基化水平与‘新一之濑’的差异不大,桑树多倍化后甲基化模式发生了大量调整,主要以去甲基化类型(B型)为主,其次是过或超甲基化类型(C型)。由此推测,桑树同源多倍体可能通过DNA甲基化,在基因组加倍后,重新调控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优势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7.
蜜蜂级型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蜜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昆虫,既有一般昆虫所共有的特性,又独具特点,级型分化就是其中一项.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虽然他们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却会发育成无论是外表还是生理都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蜂王不但个体大寿命长而且具有高繁殖力;但是,工蜂个体小、寿命短,最关键的是工蜂的卵巢几乎没有发育,无法进行繁殖活动。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这些不同,为了解开这个秘密,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影响蜜蜂级型分化的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营养、激素、DNA甲基化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五个方面对级型分化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AB菌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生物特征和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促进开挖土壤的改良以及将微生物肥应用于退化土壤的修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专利产品AB菌生物有机肥对开挖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菌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施用AB菌肥的土壤中磷细菌总数高于未施用的4~6倍,固氮菌约为4~7倍,钾细菌约为5~8倍;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0.6~0.8倍、0.8~1.4倍、2.5~3.2倍、0.3~0.9倍;脲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0.4~0.5倍、1.7~2.1倍、0.4~0.7倍;有机质、微生物量C、N含量分别增加了1.1~2.0倍、0.8~1.7倍、3.1~7.6倍。未施用的土壤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以上各项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果园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目前果园常用的4种绿肥作物(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菊苣)为材料,分别在冬、夏2季采用袋埋法,研究绿肥在果园土壤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特征,为果园生草、培肥土壤及合理施肥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随翻压时间的延长,4种绿肥腐解释放规律一致:夏季翻压时,呈先快后慢的特点,冬季翻压则是“慢—快—慢”的“S”形。氮、磷、钾养分的释放过程显著不同,钾的释放早且快速,氮磷的释放相对较慢。土壤温度对绿肥腐解有显著的影响,夏季翻压45天后,4种绿肥均有70%左右的已腐解释放,而冬季翻压则需180天才能达到同样的腐解量。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评价了当前农业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和划分标准,并在反思中提出了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新路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2次针对森林、林木、林地为对象的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实践进程入手,从农民权益的视角回顾了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对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对当下的林权制度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笔者认为成功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在于满足农民的根本权益,权益保障是深化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措施和城乡居民点集约用地标准,应用对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石家庄市耕地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石家庄市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减少速率时间和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年份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减少速率大;经济发展是耕地减少的根本动力,人口增长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和复种指数提高补偿了耕地减少的产能损失,国家政策松紧对耕地减少速率具有重要影响;应从控制人口数量、科学规划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加强耕地保护,以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不同秸秆水提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马唐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种子培养皿法测定了水稻、甜玉米、香蕉假茎以及甘蔗秸秆水浸提液在3种光照强度下对马唐种子发芽率、胚根、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800 lx、4000 lx光照强度下对照马唐种子的萌发率相比(> 90%),完全黑暗条件能够抑制对照马唐种子的萌发,但萌发率仍>70%;(2)3种光照强度下,与对照相比,不同秸秆水提液均对马唐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水提液浓度越高,发芽率越低,且完全黑暗条件下抑制作用更显著,而对胚芽和胚根生长影响不大;(3)4种秸秆水提液在3种光照强度下对马唐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顺序均为稻秆>甘蔗>香蕉假茎>甜玉米。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容重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容重是农业生产和研究的重要参数,但因成本高、工作量大等原因,其获取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数学建模技术使得科研人员尝试使用土壤传递函数PTFs间接获取土壤容重值。本研究以复合圆锥指数仪为工具,探讨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PTFs预测土壤容重。选取粘土和粉质壤土作为实验对象,在MATLAB2008a上建立、并评价预测土壤容重的BP神经网络,即PTFs模型。研究中以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为性能指标来评价所建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针对复合圆锥指数仪的测量结果,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PTFs可以有效预测土壤容重。粘土容重预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6973,粉质壤土容重预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6868。实验结果还证实土壤容重预测与测量深度无关,但与土壤类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园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衡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76-283
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分析影响该区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的因素,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确定目标人群,明确发展策略,对于推动该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构建了由13个指标构成的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的总得分为5.89,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自然资源、空气质量、交通、基础设施和原始景观的维护;排名最低的是餐饮风味,其次4项按分值从低到高分别是参与性项目、服务者态度、卫生条件和游客信息获取渠道。根据评价结果笔者提出了突出门头沟区农家餐饮特色、丰富园内活动项目、提高园内服务水平、改善园内环境卫生、加大农园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滇西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施肥,采用实地农户访问和田间调查典型区的设点方式,对云南省滇西地区的洱源县、隆阳区和永胜县玉米种植农户进行调查,分析了玉米施肥现状和偏生产力。结果表明:滇西地区玉米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仅占12.3%~14.2%。洱源县、隆阳区、永胜县化肥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535.0 kg/hm2、567.8 kg/hm2、505.1 kg/hm2,玉米产量分别为8962.5 kg/hm2、6986.8 kg/hm2、7923.2 kg/hm2。化肥(N+P2O5+K2O)偏生产力分别为23.9 kg/kg、15.5 kg/kg、24.3 kg/kg。以150~250 kg/hm2为氮养分的合理施用量,18.8%农户合理,而过量的农户占70.3%;以45~135 kg/hm2为磷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施磷不足和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9.7%和20.3%;以30~90 kg/hm2为钾素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有26.6%农户合理,不足的农户占51.6%。因此,在滇西地区应减少玉米化肥氮的施用,提高玉米氮的偏生产力;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提高其产量,获得较高的玉米磷钾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林分类型及郁闭度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林下栽培多花黄精,开展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及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0.8~0.9)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多花黄精平均根茎多糖含量:毛竹林(13.8%)>阔叶树林(13.7%)>杉木林(13.3%)>马尾松林(12.5%)。不同林分郁闭度多花黄精的平均根茎多糖含量以郁闭度0.4~0.6 最高,达13.8%;郁闭度0.2~0.4 和0.6~0.8 次之,分别为11.7%和11.2%;郁闭度0.8~0.9 最低,为9.8%。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以2 年生最高,达16.1%;1 年生根茎次之,为15.5%;种苗根茎最低,为11.4%。因此,提高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适宜的林分类型分别为郁闭度为0.4~0.6的毛竹林或阔叶树林。  相似文献   

18.
牡丹土传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牡丹是名贵的观赏及药用植物,但随着牡丹的连年种植及种植面积与品种的增多,牡丹土传病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种苗质量和开花质量,降低了牡丹的观赏效果和药用价值,影响了牡丹产业化的发展。因此,笔者对牡丹主要土传病害的病害类型、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艺措施调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对牡丹土传病害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牡丹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深入研究牡丹土传病害生理;开展牡丹园土壤微生物与牡丹土传病害关系研究,以期为牡丹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从而推进牡丹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棉花纤维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棉花纤维中提取高质量的RNA用于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提取9天和19天棉花纤维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热硼酸法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和次生加厚纤维的RNA提取,CTAB-PVP法仅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的RNA提取,异硫氰酸胍法和高盐高pH值法提取的RNA由于杂质含量较多而影响反转录效果。采用热硼酸法大量提取总RNA,纯化后的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重组将扩增的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pGADT7-Rec AD克隆载体中,得到棉纤维9天和19天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2个文库的滴度分别是1.01×107 cfu /mL和8×106 cfu /mL,cDNA插入片段长度集中分布在250~2500 bp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构建的2个棉纤维文库质量较高,可用于棉花纤维素合成和调控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盛果期苹果园的适宜负载量与树体光合和贮存营养的关系,以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连续3年不同负载量处理对果树叶片光合指标和树体贮存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随负载量的增加,叶片的Pn、CE和WUE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不同处理间叶片的CI和Tr则相反,表现为处理E>处理D>处理C>处理B>处理A;休眠期各处理间枝条和根系的贮存氮素、碳素营养随负载量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且随连续处理年数的增加,贮存营养降低的幅度加大。可见中等水平苹果园盛果期45000~60000 kg/hm2的负载量,可保证树体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较多的贮存营养,有利于连年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