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风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且不可根治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感受。患者感受主要表现在躯体症状、心肺功能异常、生活质量下降,及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等,而新风胶囊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症状、中医证候、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现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受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干预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感受的变化与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将5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生活质量量表SF-36、Bath功能指数(BASFI)、Bath整体指数(BAS-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各项积分,统计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同时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与SF-3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AS积分、SDS积分和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的相关性。结果:①PF与hs-CRP呈负相关(P<0.01),与TG、UA、Hcy、SDS呈正相关(P<0.05);BP与TG、UA、Hcy、SDS呈正相关(P<0.05),与hs-CRP呈负相关(P<0.05);GH与TG呈正相关(P<0.05);VT与TG呈正相关(P<0.05);SF与TG呈正相关(P<0.01);RE与TG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 ﹥ 0.05)。②SAS升高与hs-CRP、ESR、LDL升高有明显关联性;SDS升高与TC、ESR、UA升高有明显关联性。结论: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与疾病的活动、躯体的疼痛、生理功能的受限、焦虑抑郁的情绪、免疫、炎性反应、代谢关系密切,其中与代谢尤为密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0例RA并焦虑抑郁患者,比较各证型一般资料、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Pearson相关分析SAS、SDS评分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焦虑抑郁程度分级上,轻度焦虑抑郁以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为主,中度至重度皆以肝肾亏虚证为主。(2) 4种证型中,痰瘀痹阻证PLT水平高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P <0.05);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PT高于痰瘀痹阻证(P <0.05)。(3)相关性分析发现,湿热痹阻证SAS、SDS评分与FDP呈正相关,与PT、APTT、TT呈负相关。寒湿痹阻证SAS评分与DD呈正相关,SDS评分与PLT呈正相关。痰瘀痹阻证SAS评分与DD呈正相关。肝肾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要求患者每周进行5次瑜伽练习,持续12周.在入组时和入组12周后评估并比较患者抑郁量表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  相似文献   

6.
7.
龚雪  汪元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12-14,36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并探讨VEGF与其他指标和中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活动期RA患者(活动组)、22例缓解期RA患者(缓解组)和20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观察3组VEGF变化,并探讨RA患者VEGF数值与血小板计数(PLT)、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吸烟与骨侵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记录患者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记录双手或足X线分期。应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在骨侵蚀组中均高于非骨侵蚀组(U=4.642,P<0.010;U=2.689,P=0.007);抗MCV抗体在受累关节X线Ⅱ期、Ⅲ期明显高于Ⅰ期(P<0.05),Ⅳ期与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在X线Ⅱ期、Ⅲ期较Ⅰ期升高(U=1.987,P=0.046;U=2.922,P=0.004),Ⅲ期较Ⅳ期升高(U=2.060,P=0.041)。②吸烟量10~19包年及≥20包年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高于吸烟量为1~9包年的患者。③是否吸烟与骨侵蚀程度无相关性(χ^2=0.979,P=0.806);吸烟量与骨侵蚀程度无相关性(F=0.812,P=0.490)。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MCV抗体及抗CCP抗体滴度高,骨侵蚀程度重;吸烟越多,C-反应蛋白越高;而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关节肿痛数、红细胞沉降率与吸烟无关;是否吸烟及吸烟量均与骨侵蚀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l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选取RA患者和正常人群各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测两组的骨密度值,同时观察RA继发OP组及非OP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60例RA患者腰椎L1-4、髋部的骨密度检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例RA继发OP患者较非OP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42例RA患者HAQ积分更高(P <0.01),关节功能更差(P <0.01),炎症指标更高(P <0.01)。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较正常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RA继发OP患者的HAQ评分、关节功能、炎症指标等较RA骨量正常者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量丢失的原因,为早期预防RA患者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86例RA患者,收集患者基线及两年后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并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者6个部位的骨密度。结果22例患者(25.6%)有至少一个检测部位骨质疏松;34例患者(39.5%)表现为至少一个检测部位骨量低下。在随访两年中,桡尺骨远端及前臂的BMD明显下降(P〈0.005);代表局部骨量变化的桡尺骨远端、前臂及手的BMD与代表全身骨量变化的股骨颈、腰椎和全身的BMD有很好的相关性(r:0.599-0.806,P〈0.001)。BMD与疾病活动指标(包括ESR、CRP、HAQ、RAI、DAS、28个关节肿胀指数及ACR功能分级)均无相关性;但多元回归分析示基线RF升高为观察两年后各检测部位骨密度Z值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RF阳性的患者其两年后各部位的Z值均显著低于RF阴性的患者(P〈0.05)。女性在手、桡尺骨远端、前臂的BMD值均低于男性(adjusted R2=0.256-0.398,P〈0.001)。增龄为除了前臂外所有部位BMD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0.000)。小剂量强的松龙(≤5mg/d)与本组患者的BMD变化无相关。结论骨量丢失为RA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见于女性及高龄患者;前臂局部的骨量丢失高于全身的骨量丢失。RF升高为引起BMD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骨折风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经确诊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76例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骨密度值;评估FRAX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折风险预测值以及FRAX与类风湿临床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类风湿组股骨颈、腰椎的骨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而类风湿组中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和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FRAX评分与易激动、口味偏淡、体重指数、S-CTX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FRAX工具对临床评估RA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资料,DXA检测的部位包括腰椎L_(1~4)、左股骨颈和左全髋,以T值、Z值最低处作为诊断,并与同期体检人群进行对照。分别统计两组中骨量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以及各检测部位BMD值,分析两组各部位BMD随年龄变化特点。结果 RA患者427例,骨量正常者占40.7%(174/427),低骨量者占34.0%(145/427),骨质疏松者占19.7%(84/427),严重骨质疏松者占5.6%(24/427);对照组人群1343例,骨量正常者占57.6%(773/1343),低骨量者占34.0%(456/1343),骨质疏松者占7.6%(102/1343),严重骨质疏松者占0.9%(12/1343)。经χ~2检验,两组人群BMD检测结果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73,P=4.918E-21),RA组BMD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794,P=1.313E-9)。RA组腰椎L_(1~4)、左股骨颈、左全髋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现象在40~79岁年龄段的RA患者中尤为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对照组相比,40岁以上的RA患者左股骨颈、左全髋BMD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RA患者骨质疏松阳性率较高,40岁以上的RA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BMD下降尤为明显,应尽早进行DXA检查并定期随访,积极防治OP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和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105例RA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矿含量,并同时测定关节功能、X线分期、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抗瓜氨酸肽抗体(CCP)、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结果105例RA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47%,RA患者中OP组与非OP组比较在年龄(P0.001),病程(P0.01),ESR(P0.05),Ca(P0.05),AKP(P0.01),关节功能(P0.05)均具有显著差异,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及RF、CRP、CCP、P、ASO、X线分期等指标比较无差异。RA患者中激素组与非激素组间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021,OR=4.189,P=0.001)。股骨颈与腰椎BMD比较显示激素组与非激素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激素使用小剂量组OP发生较非小剂量组多(P0.01),激素长时间用药组较短时间用药组的OP发生多(P0.01)。RA患者中免疫抑制剂组与非免疫抑制剂组间引起OP的比较无差异(X2=0.536 OR=1.333,P=0.464)。结论 确诊为RA的患者应进行BMD检测,以了解骨矿含量,在RA治疗过程中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和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45例女性RA患者和45例女性正常人的前臂、腰椎2~4以及股骨颈、Ward区和大转子的骨矿含量,并同时测定握力、关节功能、X线分期、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以健康评估表HAQ积分表示)和血沉、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结果女性RA患者中除股骨Ward区骨量丢失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测定部位的BMD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5例女性RA患者中发生骨质疏松较非骨质疏松组年龄更大(P<0.005),关节功能更差(P<0.01),HAQ积分更高(P<0.05),握力更低(P<0.05),CRP更高(P<0.05).女性RA患者中服用糖皮质激素组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组间BMD及OP发生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绝经后女性RA患者的骨量丢失较绝经前明显(P<0.05);除桡骨远端外,绝经后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5).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显示年龄:OR=1.085[(1.019-1.156),P=0.011]和关节功能:OR=4.828[(1.368-17.039),P=0.014]为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RA患者的总体骨量变化与正常人相近,但股骨Ward区的骨量丢失明显高于正常人.其BMD的降低和OP的发生与年龄、绝经和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的执行情况,为开展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门诊随诊或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4.22%的患者从未进行过功能锻炼;在有锻炼经历的患者中55.26%没有人指导,47.37%没有开始锻炼的具体时间,42.11%每日锻炼时间少于1 5 min,只有23.68%每天坚持锻炼.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较少实施功能锻炼.在患病早期开展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个性化教育方案,是成功普及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锻炼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40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AS评分为37.68±10.31,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担心致残、药物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