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观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3个月后和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ALI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22%,治疗1年后,ALI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治疗1年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P0.05);治疗3个月后,ALI患者的肿胀复发率为65.71%,治疗1年后,ALI患者的肿胀复发率为,治疗1年后的肿胀复发率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后的肿胀复发率(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外科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源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和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例颈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前按照《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初评,按照中医的理论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分7次治疗,每次10个部位;治疗1个疗程后和半年后各评估1次,得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结果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经过针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 25%,治愈率为91. 23%;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2. 98%,治愈率为91. 23%。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短期和长期疗效均比较显著,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3.
戴宗扬  朱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77-267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胃癌根治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5例,3年生存期40%,5年生存期20%;胃癌根治术后,未辅以中医治疗的18例,3年生存率10.9%,没有1例生存超过5年。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化疗辅以中药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检测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周年肝脏硬度的变化情况,了解抗病毒治疗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1.5年分别进行FibroScan检测,了解肝硬度变化的情况。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Hi型前胶原(Pe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eiv)[1]。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与治疗后1.5年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FibroScan观察肝纤维化变化值很容易,可以通过观察FibroScan值的变化,反应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伦膦酸钠联合骨折联合管理服务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对照实验(RCT)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OVCF患者102例分成三组,三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不同药物治疗,其中A组予以阿伦膦酸钠治疗,B组予以骨折联合管理服务,C组予以阿伦膦酸钠联合骨折联合管理服务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1)三组治疗后1年、治疗年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C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VAS评分均低于A、B组(P0.05),而三组治疗前以及A、B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以及治疗后1年的VAS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三组治疗前CTX-I、TRACP-5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的CTX-I、TRACP-5b均低于A、B组(P0.05),且A、B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的CTX-I、TRACP-5b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OVCF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伦膦酸钠联合骨折联合管理服务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Endeavor和Xience药物洗脱支架在冠脉单支单处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脉单支单处病变患者120例,按照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不同,分为Endeavor组与Xience组,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2年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治疗1年及2年后的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手术1年后及2年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手术1年后与2年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年和术后2年,两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eavor和Xience药物洗脱支架在冠脉单支单处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近期以及5年内的疗效。方法对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访至治疗后5年,定期观察瘤体体积改变和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3个月复查发现,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未见缩小,但血供明显减少。治疗后6个月肌瘤血供稀少,肌瘤平均体积缩小。1年后随访评估治疗总有效率91.7%,治疗后第3年评估治疗总有效率为88.9%,部分肌瘤可见血供增加;治疗后第4年,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与治疗后1年相比,已有明显增大,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肌瘤增长例数逐渐增多。至第5年随访结束,评估治疗总有效率为77.8%,部分肌瘤已达到或超过治疗前体积,有7例患者因出现手术指征需要行手术治疗。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等优点,近期疗效良好,远期观察可见一定的肌瘤体积增大,故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86-189
[背景]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保守治疗2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2012年12月—2017年12月间接受PKP和保守治疗且随访均满1年的110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PKP治疗组(62例)和保守治疗组(48例),比较两组伤后即刻、术后(伤后)1个月及术后(伤后)1年的VAS评分、运动功能及镇痛剂使用情况,通过胸腰椎侧位片测定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点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并记录伤后绝对卧床时间.分析结果见,PKP治疗组PKP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时在疼痛减轻及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但在使用镇痛剂方面,PKP治疗组仅在术后1个月时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治疗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方面较保守治疗组有明显优势(P<0.05);PKP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P<0.05).[讨论] 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缩短伤后绝对卧床时间,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发生,在临床疗效和放射学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林秉涛  王义生  詹世强 《广东医学》2003,24(11):1215-1216
目的 回顾与分析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获得随诊的 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治疗后髋关节功能、骨折后 1年病死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率及出院后平均每天卧床时间。结果 经手术疗法处理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治疗后并发症率及出院后平均每天卧床时间、伤后 1年病死率均优于非手术疗法处理的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高龄患者中 ,出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减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与住院费用及伤后 1年病死率的考虑 ,手术疗法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常淑琴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37-37,33
目的调查哮喘的不同发病原因,探讨哮喘的各种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期间106例哮喘患者的初发原因和诱发因素,急性期过后根据患者的志愿要求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选用适合病情的合理预防措施,治疗2年左右停药,1年后随访。非治疗组50例接诊之日起,1年后观察随访。结果经过2年左右的预防治疗,两组分别停药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9例,放弃治疗组复发36例。结论长期综合预防治疗是哮喘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人磨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磨牙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采用干髓术;B组去髓后根管治疗结合塑化治疗.术后3年、5年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3年,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5年,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髓术或去髓后根管治疗结合塑化治疗都是治疗老年人牙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蔡康  周亚鹏  吴茂聪 《中外医疗》2013,(12):105-105,107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给予补钙治疗,同时服用骨化三醇+降钙素。于用药半年、1年后通过拍摄胸腰椎片、骨密度检查,以及骨折发生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为(0.679±0.100),治疗半年后平均(0.780±0.110),治疗后1年平均为(0.765±0.099)。治疗1年后及半年后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脊柱其他节段压缩骨折。结论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哮喘的不同发病原因,探讨哮喘的各种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期间106例哮喘患者的初发原因和诱发因素,急性期过后根据患者的志愿要求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选用适合病情的合理预防措施,治疗2年左右停药,1年后随访。非治疗组50例接诊之日起,1年后观察随访。结果经过2年左右的预防治疗,两组分别停药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9例,放弃治疗组复发36例。结论长期综合预防治疗是哮喘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赞  曾颖 《大家健康》2013,(24):22-23
目的:调查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及生存质量。方法:对119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生存时间,并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和包含14个症状的自觉症状评价量表对鼻咽癌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3年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为95.0%,治疗后3年的生存率为82.0%;鼻咽癌患者治疗后3年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生理机能有显著下降,而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精力有显著提高。鼻咽癌患者治疗后比较明显的症状有口干、听力下降、吞咽困难、张口困难、颈部活动障碍等。鼻咽癌患者治疗后3年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口干、视力下降明显加重,而味觉减退和头晕有明显的缓解。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较好,存在一些放疗后并发症,但整体生存质量尚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系统了解化疗和放疗联合微创治疗在治疗膀胱癌中的优势、价值及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方法对380例明确病理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化疗、放疗联合微创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病人1年后和5年后的存活率。结果在380例膀胱癌患者中,化疗组190人,1年后存活率51.50%,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190人,1年后存活率为67.21%,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2,说明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1年存活率高于化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联合微创治疗5年后存活率为26.12%,化疗组为12.36%,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02,说明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5年存活率高于化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放疗联合微创治疗效果及1年后的存活率放疗优于化疗,同时,5年后的存活率放疗联合微创治疗优于化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系统了解化疗和放疗联合微创治疗在治疗膀胱癌中的优势、价值及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方法对380例明确病理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化疗、放疗联合微创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病人1年后和5年后的存活率。结果在380例膀胱癌患者中,化疗组190人,1年后存活率51.50%,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190人,1年后存活率为67.21%,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2,说明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1年存活率高于化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联合微创治疗5年后存活率为26.12%,化疗组为12.36%,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02,说明放疗联合微创治疗组5年存活率高于化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放疗联合微创治疗效果及1年后的存活率放疗优于化疗,同时,5年后的存活率放疗联合微创治疗优于化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后折裂的乳磨牙经带环固定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8颗根管治疗后的折裂乳磨牙即刻进行带环粘接固定,分别于半年,1年,2年后复查,评价劈裂牙咀嚼功能和带环固定情况。结果68颗折裂乳磨牙经带环固定半年后,6颗患牙牙龈处出现窦道,固定1年和2年后分别共有9颗和14颗出现窦道,其余折裂乳磨牙固定后咀嚼功能良好,带环无脱落。结论带环粘接固定根管治疗后折裂的乳磨牙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疏导疗法对大学生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疏导疗法对样本进行集体治疗,评估其治疗后的即时和一年后的效果。结果:采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评定。集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和一年后得分差异较显著。结论:集体心理疏导有效改善了大学生强迫症状,一年后评估其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保守治疗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6例,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组35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组31例,行保守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年后伤椎椎体前壁高度的压缩率、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的情况,并对3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年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组治疗1周后VAS得分明显低于B、C组,C组治疗1年后VAS得分明显高于A、B组,A、B组治疗1周后伤椎椎体前壁高度的压缩率均明显低于C组,B、C组治疗1年后伤椎椎体前壁高度的压缩率均明显高于A组,A、B 2组治疗1周后、治疗1年后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均较C组减少,A组治疗1年后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较B组减少(均P<0.05)。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既能迅速缓解患者伤椎处疼痛,又能防止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和脊柱矫正角度的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放疗加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术前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三年和五年存活率,并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期和II期喉癌患者3年、5年存活率略高于对照组,而III期和IV期喉癌患者3年、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声门上型和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后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降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不能提高I期和II期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率,而可提高III期和IV期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