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矽尘作业工人X线与其死后肺脏病理改变进行对比观察,有助于阐明X线胸片所见的病理基础,从而达到早期正确地做出矽肺临床诊断。为此,我们将生前从事矽尘作业但没有诊断为矽肺的四例尸检肺脏与X线胸片做了对比观察。主要探讨X线胸片所见的肺脏病理改变,及其在矽肺X线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7例矽肺结核的X线诊断与病理形态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例矽肺结核就其X线形态与病理基础进行观察讨论,描述了矽肺结核的感染结节、大块纤维化、以及空洞形成的病理及X线特点,并提出X线诊断上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我省煤矽肺病人的X线胸片表现与肺检病理标本进行初步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煤矽肺特征性病理变化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为煤矽肺的诊断和分期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病例较少,此材料仅供参考。材料来源:从我省22例矽肺、煤矽肺及其他尘肺尸检材料中选择有完整病理、X线胸片、临床资料的煤矽肺(间质型单纯性煤工尘肺)4例,进行性片块状纤维化(复杂性煤工尘肺)1例以及炭膏尘肺2例,共计7例,进行对照研究。研究方法:将上述7例的肺首先进行全面的肉眼观察,并作最大正中额切面,结合大切片、小切片的镜下观察,绘制病变分布示意图,然后与X线胸片的五项指标进行逐项对照分析,重点放在结节阴影和网织阴影指标上。为了缩减本文篇幅,关于肺门、肺纹理、肺气肿、胸膜、血管树、支气管树以及淋巴结等的对比描述部分从略,请参阅中  相似文献   

4.
“X线所见是病理的直接反映”。近年来,我国对矽肺病理改变与X线表现对照检查十分重视。1971年全国矽肺防治学习班至现在,已有七个单位报告了这方面的检查资料。这七份资料均以病理诊断为基点,分析X线误诊的原因。本文则从病理改变程度的检查出发,重点是对比检查X线诊断的各期矽肺,在肺标本上矽结节的分布范围及密度,设想提出一个较为接近国颁63年X线诊断标准的病理诊断意见。是否妥当,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对矽肺X线表现的认识,我们把近几年来汇集的六例矽肺X线误诊病例的×线片及尸解病理检查资料作一些粗浅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其误诊的原因,借以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矽肺诊断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对六例X线表现,重新作了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再次复检。鉴于病理分期目前尚未统一,我们是采用1965年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病理解剖学》,并参照谢汝能、徐英含等在1965年提出的病理分用意见为标准进行分期的。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矽肺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X线检查是病理形态学的客观反映,但X线改变一般较病理反映为迟。因此,研究矽肺X线早期诊断是矽肺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地对矽肺X线早期诊断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拟对国内矽肺X线早期诊断研究动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秦国鹏 《职业与健康》2007,23(12):996-997
目的对比分析矽肺及疑似矽肺X线胸片与胸部CT征象,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5例经X线胸片确诊矽肺及1例疑似矽肺患者行常规胸部CT扫描,分别观察X线和CT图像,得出各自主要征象。结果矽肺患者胸部CT扫描在观察肺门、胸膜改变及纵隔内病变和阴影内部密度等方面优于高千伏胸片。结论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摄片结合粉尘接触史一般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结合胸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8.
一、矽肺的诊断和分期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我国矽肺的诊断和分期原则上是综合性而以临床X线为主要手段,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实践中,由于X线诊断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矽肺表现可多样而不典型,特别是在矽肺的早期或晚期,或伴有某些并发因素时,根据各地经验,总有一部分病例生前X线胸片未能诊断或难于确诊和分期,也有少数病人生前未作X线检查,或者胸片质量不足。在此种情况下,病人或家属往往要求死后病理检查来明确矽肺的诊断和分期。此种病例在我组就有28例之多!但目前我国只有统一的矽肺X线诊断和分期,而无统一的矽肺病理诊断和分期标准,实在是一种缺陷。加之X线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有时存在差距(不单是在矽肺),是人们公认的常识。因此,为补充矽肺X线诊断之不足,为矽肺防治科研工作上便于资料对比,都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矽肺病理诊断和分期标准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尘肺病理与X线表现的对比研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尘肺病理和X线表现的关系,以便正确诊断尘肺,我们将收集到的矽肺和煤矽肺尸检病例,择其资料较完整的二十九例作了对比观察。材料和方法二十九例中,矽肺十一例,煤矽肺十八例,均来自本省矽尘作业厂矿和煤矿,均为男性。尸检时年龄为三十二岁至六十五岁,其中以四十至五十五岁居多。粉尘工龄:矽肺病例最短二年三个月,最长四十年,大部分在五至十五年;煤矽肺病例最短二年,最长二十五年三个月,大部分为十至二十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矽肺的病理知识和认识,主要是依据Gaidner的动物实验所获得的一些结果。但人类自然吸入硅性粉尘所引起的矽性病理变化与动物实验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迄今,获得人类矽肺剖检的材料多系晚期患者,因而对于早期矽肺发生发展的特点认识上是不足的。采用胸部X线片与病理剖检对照性的方法,研究矽肺的早期病变有可能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能力,以及建立矽肺的早期诊断。我院自1963年到1977年先后收集到34例尸解和手术切除肺样本,其中13例为临床资料完整者进行了胸X线片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尽可能缩小早期矽肺在X线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不少同行在X线方法上作了改进和试探。本文抱着同样目的,采用普通摄影、高电压摄影以及华氏(Valsalva)摄影三种方法进行检查,通过对比,比较它们在矽肺早期诊断上的作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把普通大胸片、华氏大胸片与相应的100×100毫米大胸缩片作对照,观察100×100毫米片在早期矽肺诊断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X线在矽肺诊断特别是在早期矽肺确诊方面尚有很多不够明确之处。因此,我们对临床X线诊断属“可疑矽肺”16例的手术及尸检病理材料作一病理分析,目的是对目前在矽肺诊断特别是对早期矽肺诊断工作中出现疑似矽肺的X线征象作出初步的病理学解释。一、材料分析: 1.16例全属男性,摄片时年龄为28~57岁。2.工种:风钻4例,轧石4例、清砂3例,掘进1例、翻砂1例、喷砂1例,玻璃拌料1例,接触矽尘辅助工1例。  相似文献   

13.
矽肺容易合并结核,随着矽肺病变进展,其并发率也明显上升。此一规律,已为医学界所公认。但是临床上确诊有无结核合并,除典型病例外,一部分病例,无论从临床或X线判断,有时均相当困难。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将我们收集的6例具备尸解或活检资料的矽肺结核,进行X线与病理的对照研究,着重病理基础的了解,探讨其X线表现的特征,以进一步提高X线诊断水平。从X线的征象上,大致可归纳有三类。一、肺结核的表现非常明确,而确诊矽肺困难: 例1.男,37岁,煤矿掘进工6年,利炉工5年。于1969年3月胸片诊断为“6型肺结核(一)/上”,矽肺(?)1976年6月胸片发现:左胸下塌,左隔肌上升,纵隔左移,左  相似文献   

14.
矽肺是由于吸入游离二氧化矽颗粒进入肺间质所发生的纤维性反应的一种病理过程,典型矽肺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间质纤维化,并伴有继发性的肺泡受累和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特征性 X 线表现是由于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而并非继发的肺泡改变所致。本文报告四例喷砂工人急性矽肺的 X 线征象,它与典型矽肺的根本区别在于急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泡严重受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矽肺合并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方法通过对64例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动态X线胸片观察,从中分出四种不同的X线表现。结果单纯型结核27例,占42%;矽结节与结核相混杂22例,占34%;小阴影聚集11例,占17%;大块融合4例,占0.62%;结论当矽肺合并肺结核时,不能仅以单一的X线胸片表现,要充分结合系列动态X胸片进行观察,最后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煤矽肺发展规律和X线表现特征,提高早期、准确诊断煤矽肺的技术水平。我们着重从X线诊断方面,对邵武煤矿141例及150例观察对象的15年系列胸片,进行了升级前后X线形态学的动态观察、整理和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往,用病理学方法,曾在矽肺腹腔淋巴结中发现典型矽结节。此次,择矽肺肺门蛋壳样钙化明显进展的41例,进行X线腹部摄影,发现三例腹腔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蛋壳样钙化。但作为一种独立的矽肺钙化类型,其发生和分布范围,钙化形态,均具有一些特点。对这种钙化,利用X线进行无创伤性观察,不需取材作病理检查,也是观察矽肺病灶肺外分布和矽尘的肺外转移的手段。因此,是方便,可行的。本文对矽尘向肺外输送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开展矽肺病理剖检工作? 目前确定有无矽肺只有依靠X线照像方法。可是有些矽肺病变比较轻微,用X线照像方法无法发现它,有时矽肺与其它病变混杂一起,在X线照片上也无法分辨。因此凡是生前怀疑有矽肺病的接尘工人,死后都可以进行病理解剖检查,以便确定有无矽肺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2例实验性猴矽肺肺内石英量、胶元量、血清铜蓝蛋白含量与矽肺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以上三个实验指标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说明肺石英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矽肺病变和肺部X线改变的程度。肺石英量的差别导致了个体间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从而表现为个体间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可作为衡量矽肺病理改变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常有矽肺被误诊为肺结核者,如朱建成曾报道26例老年矽肺结核误诊率为26.9%。为了加强对二者的认识,将45例矽肺患者与3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