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从《圣经》的伊甸园到但丁《神曲》的地狱,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类在建构现实世界的同时一直在平行地虚构着另一个想象的世界。对于理想中的乌托邦,或出于对完美时空的追求,或源自对远景蓝图的展望,或表达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甚至执着于反叛,而遁入反乌托邦的境地。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乌托邦对城市乌托邦的促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他们的论述中都有对理想城市的构想。古希腊是乌托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会后,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的大肆渲染下,理想城市在中国悄然变成一个热门的词语。追溯以往,理想城市并不算什么新名词。在历史上,它有一个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乌托邦。从东方到西方,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中国士大夫的桃花源到今日之巴西利亚,从哲人到作家,从建筑师到官员……一直以来,人们热衷于描述和想象他们心目中的乌托邦或理想城市。乌托邦是  相似文献   

3.
制造艺托邦     
"理想国"的概念出自柏拉图的对话《理想国》,对话中描述了城邦国家的终极形态。2016年初,InterLab应约在同名展览"艺术理想国"中为十余位艺术家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做一个大"比例"的"模型"。在这个艺术展览中,十六位遴选出的青年艺术家以他们各自的方案制造出"理想国"的模拟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微缩的"理想国"。InterLab作为展览规划者的任务是赋予这些机构具体的物理容器,并在现实的环境(也就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悦廊")中,将它们组织在某一有意义的空间结构里。本文记述了这次展览规划"理想的城市"向人间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意外,以及这种意外所呈现的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理想社会和城市的想象。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霍华德的花园城市,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陶渊明的世外桃花源,理想城市或乌托邦的存在,其意义或正是给城市以想象力,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5.
“遇见什刹海”不但具有前瞻性与议题性,也拥有良好的规划组织,在建筑师设计院落更新概念方案的同时,将它的展示设计由点串成线,再带入艺术装置和品牌——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就是一种约会,约会的不只是建筑师与艺术家,还有与理想国阅读空间的约会.我在寻找联合品牌的时候,想到这个四合院应该是一种针灸式的都市触媒,一种社区的半公共空间,一种文化空间的理想国,因而联系了理想国.而刚好理想国的陈瑞琳主编和策展的梁文道也是老朋友,于是我们研究室与理想国在苇坑14号进行了几次“约会”.虽然什刹海的旧城更新是一个严肃的建筑研究课题,但这也是与艺术文化和媒体的“约会”,于是“遇见什刹海”带给了我一种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克劳德·尼古拉斯·勒杜的绍村理想城不但"是工业时代的第一座理想城市"①,而且"肯定是最迷人的一个".该文通过对这一理想方案的评述,探讨了其规划设计主题,并初步勾勒了勒杜式的建筑师理想国.  相似文献   

7.
黄忠免 《广西城镇建设》2011,(10):I0003-I0003,1-5
上海世博会后,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的大肆渲染下,理想城市在中国悄然变成一个热门的词语.追溯以往,理想城市并不算什么新名词。在历史上,它有一个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乌托邦。从东方到西方,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中国士大夫的桃花源到今日之巴西利亚,从哲人到作家,从建筑师到官员……  相似文献   

8.
<正>在很多人心目中,深圳是个简单而缺乏厚度的城市,深圳的建筑和建筑师圈儿也是如此,但这些年,它们却呈现出丰富而有趣的状态。深圳有着最市场化的设计机构,又有着中国最具专业性和理想主义的规划主管部门。深圳不是中国建筑最主流话语权的阵地,却是很多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成长过的重要地方。深圳是大轴线、大绿化、大马路式新城规划的始作俑者,却又是正面研究"城中村"的先行家。深圳是最商业化的城市,又是倡导"公民建筑"的"中国建筑传媒奖"发源地,也是目前中国最具学  相似文献   

9.
转眼之间,《城市建筑》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这8年,也正是中国各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既体现在城市外围地区的快速拓展,又反映在轰轰烈烈的旧城更新改造,无疑都带动了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空间繁荣。但从现实来看,巨大规模的建设量在塑造城市空间的同时,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个理想城市。在此背景下,《城市建筑》秉持"以城市的视角解读建筑,以建筑的语言诠释城市"的  相似文献   

10.
乌托邦的消亡与重构:理想城市的探索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渊源于对理想城市的构想。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规划的角色由构建理想城市逐渐转向控制开发、协调产权关系,从而淡化了对理想范式的追求。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使得中产阶级放弃了对未来大同社会和乌托邦的追求,转而退守到眼前的防卫型居住区里。而近来在追求生活质量旗帜的引导下,在生态环境的压力下,又出现了对理想城市的探索。本文总结这些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指出现阶段重提理想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Designing food shops is about so much more than creating a visually appealing environment. As Jane Peyton explains, in order to whet appetites you have to be sure not only of triggering shoppers' senses, but also of subliminally keying in to their emotions.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在中国内陆中心的武汉,诞生了"老八校"之后的第九个建筑学系——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2012年,当年人称"老九"的建筑学系已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建系周年庆典、校友重返校园,除了相聚的欢愉,大家谈及最多的仍是当年学习的情景。正是在过去的某一时刻,他们从校园启程,踏上了建筑职业的旅程,也正是在那短暂的几年中,奠定了如今已是业内翘楚的专业和思想基础。静心细想,这30年,不仅见证了一个建筑学系的成长,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教育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13.
张少航 《福建建筑》2012,(5):119-120
通过对建筑专业图书馆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专业图书馆的要求,通过提升服务职能和功能的丰富,提高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4.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建设过程中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且不断出现新的专业;对总承包单位而言,为追求更大规模和更高经济效益,也必须实行分包。因此在一项中等规模以上的建设工程,必然会出现几家乃至几十家专业分包单位。根据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业主负责的原则,作为受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一般通过总包单位对分包项目实施监理,但是往往相当部分的工程总包单位由于本身的管理存在问题,它对分包的管理形同虚设,而监理对分包则如同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5.
"希望媒体重点去讲这个问题,越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越是容易被决策者忽视的地方,记者就越应该有责任去提醒他们,做人民的卫士!"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媒体见面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答记者问时几次提高嗓门,语气恳切——  相似文献   

16.
谭源 《南方建筑》2006,(2):60-61
作为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某种批判,日本建筑师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聚落形态景观资源中获取设计灵感,形成了聚落形态建筑观。对于在建筑设计中建构城市整体特征,消解现代主义建筑的权威式品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位于上海市六奉公路上的大治河桥,为主跨120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桥拱的安装采用“先拱后梁”的施工工艺。系杆的施工依托于劲性骨架和吊杆作为承重构件,采用悬吊模板进行施工。本文通过该桥系杆悬吊模板施工实例,介绍系杆悬吊模板实现无支架现浇施工的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孙建新 《中国电梯》2008,19(2):71-72
在电梯生产企业,不论是当领导、搞研发、做管理,还是跑销售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一定要牢记: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同时科学地按着其特有的规律发展变化。所以,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损失,带来更大的损害。亏则盈,满则溢。从下面这些小故事里就可以折射出某些大道理来。  相似文献   

20.
亦展,亦看     
林伟而(William Lim)既拥有一个执行董事身份,同样也拥有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这位总部设在香港的CL3建筑师设计事务所负责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林说:我总是感觉到在艺术和设计中存在一种关系,在我的项目中,我要对这种关系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