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催化剂再生工艺及如何延长催化剂寿命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认为中毒、Co颗粒烧结、积炭、氧化、固相反应、晶相重构、表面阻塞和催化剂磨损等因素造成催化剂不同程度失活,其中积炭和Co颗粒烧结是催化剂失活的最主要原因,延长催化剂寿命的关键是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和抑制积炭生成。增强活性金属Co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保持Co晶粒分布均一或采用包覆、限域等策略可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通过添加助剂、调整氢碳比和空速等工艺参数亦可抑制积炭的生成。采用氢处理、脱蜡-氧化-还原和脱蜡-氧化-溶液处理-还原等工艺可实现催化剂的再生,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时要结合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再生工艺来最大限度地恢复催化剂活性。今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开发催化剂再生工艺技术路线是提高钴基费托合成技术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载体材料表面改性及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对载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可以调节载体和钴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还原度、分散度和催化性能。同时利用氧掺杂和氮掺杂的方法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可以提高锚定钴物种的能力。钴基催化剂的失活是费托合成反应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失活机理的研究可以提高钴基催化剂的稳定性。由于钴基催化剂合成的成本较高,因此通过对载体的表面改性和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来改善钴基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以及产物的选择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李为真 《化工进展》2019,38(5):2347-2352
费托合成催化剂由于自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失活,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稳定,需要建立费托合成催化剂失活的动力学模型来预测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并及时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置换和再生。本文论述了费托合成失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通用型失活动力学模型,根据机理建立的失活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通用型失活动力学模型与催化剂种类和失活原因没有直接关联,包括线性模型、简单幂律模型、通用幂律模型、韦伯分布模型、S型分布模型。根据机理建立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则与催化剂种类和失活发生的机理相关,包括硫中毒失活模型、烧结失活模型、表面氧化失活模型等。通用型失活动力学模型准确性好、容易建立,但比较粗略,适用于费托合成的生产管理、过程模拟。根据机理建立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过程复杂,只适用于特定催化剂,但能够从中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费托合成失活动力学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融合两类模型,从失活机理的角度理解通用型失活动力学模型里参数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对糠醛气相脱羰制呋喃用Pd-Ⅱ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处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催化剂再生的影响,确定了糠醛气相脱羰用Pd-Ⅱ催化剂的最佳再生工艺参数,评价了再生催化剂的寿命。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经过再生后,催化剂活性有较大的改善,再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费托合成(F-F合成)是实现煤间接液化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键是开发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目前应用的费托合成催化剂主要有铁基和钴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因价格低廉、催化活性和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活性高以及助剂效果明显,而在费托合成催化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近几年铁基催化剂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着重分析了催化剂制备过程、助剂和还原活化对其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主要评述了孔结构、比表面积、表面酸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因素在铁、钴基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催化剂活性、寿命和选择性控制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费托合成中催化剂载体的效应及各类载体的特点,并对今后催化剂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载体和钴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费托钴催化剂分散度和还原度具有重要影响,载体改性可以调节载体与钴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要介绍了费托合成钴催化剂载体改性技术及其对载体与钴物种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载体和钴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增加时,分散度升高,还原度降低;改性载体和钴物种之间互相作用降低时,则分散度降低,还原度升高;通过多载体掺杂改性、无机助剂改性及载体表面有机改性可有效调节载体和钴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催化剂具有适中的还原度和分散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6):1167-1174
从组成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催化干气的芳构化反应机理,尤其是催化干气中乙烯、乙烷等较大分子烃类可促进甲烷的活化,因此催化干气中所有烃类均可为芳构化的反应原料。同时从催化剂类型、结构、活性物种性质、活性金属与载体间作用角度分析催化干气芳构化催化剂的特点及作用原理,并归纳了芳构化反应过程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催化剂相关的改性研究。指出催化干气芳构化转化过程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催化剂结构和性质,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抑制催化剂生焦,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为利用半再生装置或连续再生装置实现甲烷无氧转化液态烃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6,(6):1167-1174
从组成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催化干气的芳构化反应机理,尤其是催化干气中乙烯、乙烷等较大分子烃类可促进甲烷的活化,因此催化干气中所有烃类均可为芳构化的反应原料。同时从催化剂类型、结构、活性物种性质、活性金属与载体间作用角度分析催化干气芳构化催化剂的特点及作用原理,并归纳了芳构化反应过程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催化剂相关的改性研究。指出催化干气芳构化转化过程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催化剂结构和性质,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抑制催化剂生焦,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为利用半再生装置或连续再生装置实现甲烷无氧转化液态烃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工业催化》2006,14(11):51-51
“工业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一书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现代催化技术丛书中的第一本书。该书共分9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工业上所用催化剂的失活情况及其再生方法。全书按工业催化剂中所含主要金属组分的品种进行了分类介绍。第一章介绍了工业催化剂的构成、发展沿革和分类等基本情况,并介绍了工业催化剂失活和再生的特性和共性的问题。从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贵金属催化剂,含钴、镍、钼、铜、铁、钒及硅铝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兴  孙建友  李京仙 《广东化工》2014,(17):107-108
阐述了目前世界聚乙烯催化剂的新发展,包括Z-N催化剂、茂金属、单中心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技术进展,聚乙烯生产工艺的催化剂改进,使得催化效率呈现几何级数的提高,从而简化了聚烯烃生产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物耗,进一步推动我国聚乙烯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调整。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低碳烯烃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用于烯烃聚合的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趋势进行综述。随着Z-N催化剂的性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新型Z-N催化剂继续占聚聚烯烃催化剂的主导地位;茂金属催化剂在今后的10年内将会占领很明显的市场份额;非茂金属催化剂综合了Z-N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加工性能和茂金属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构件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传统的用于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颗粒催化剂相比,构件化催化剂因具有床层压降低,温度和浓度梯度小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在环保、催化燃烧以及催化精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正在被研究用于甲烷化、烷烃蒸汽转化、加氢/脱氢以及制氢等过程中。此外,在液相加氢和废水等水溶液中有机物种的氧化以及生化过程等三相反应中的应用也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从构成催化剂体系的金属中心原子出发.介绍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主催化剂组分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讨论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发展过程中典型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催化聚合性能,包括典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其中,以第ⅣB族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催化剂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据了整个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绝大部分,并且对我国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治邦 《煤炭转化》1992,15(4):41-45
煤的一段加氢液化使用的催化剂有可弃性催化剂,铁和钼氧化物及溶于水或油的催化剂和浸渍催化剂,其中以Co-Mo/Al_2O_3,Ni-Mo/Al_2O_3和钼酸铵为最广泛;黄铁矿能促进煤向油的转化,但却降低了脱硫率:Fe(OH)3-MoO_3-S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都是一种较活泼的催化剂;SnMo混合物明显优于纯SnO_2或无助催化剂的MoO_3/Al_2O_3;硫化的Mo(CO)_6是一种性能很好的煤加氢液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绿色化工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色化工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固体碱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各种LLDPE催化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包括铬系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复合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18.
试验进行了382.5天,共处理重整原料油129796吨。试验结果表明,CB-5B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再生性能和机械强度均相当好;与原用的高铂小球催化剂相比,增加收益1082.6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丁烯在酸性催化剂上齐聚的反应机理,并以固体磷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酸性树脂催化剂为线索,评述了国内、外用于丁烯齐聚反应的酸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丙烷脱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丙烷脱氢的铬催化剂、铂催化剂及其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从载体、助剂和催化剂制备方法的角度阐述了铂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丙烷脱氢催化剂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