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二维CT和三维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报告了26例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所见,其中6例进行了三维CT重建,结果显示二维CT能更精确地反映病变的密度差异和解剖细节,对估价颅面的孔、裂、管、道、腔、窦等受累情况尤佳,对建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和确定病变范围很有价值。三维CT主要适用于骨性狮面的病例,它能生动地表现颅面不对称畸形,对术前治疗计划的制定很有帮助,是对二维CT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T扫描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16例颅面部骨纤维结构异常增殖症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均有患骨的膨胀和局部畸形,并可伴有正常孔裂窦腔的狭窄或消失.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变形性骨炎型10例、硬化型5例、囊型1例,3种类型常合并存在.结论 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对该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5 0岁。 5年前因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行右颞骨部分摘除术 ,2年前因右侧眼球突出行右侧眼球摘除术。 2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持续时间约 10min。查体 :右颞部颅骨缺损 ,右侧眼球缺如 ,右眼睑肿胀 ,右球结膜水肿 ,余无异常改变。  CT表现 :右额颞部颅骨板增厚外缘毛糙并部分却如 ,右侧眼球缺如 ,右侧眼眶内见一长条状肿块影 ,大小 1.5cm×4 2cm× 2 .0cm ,CT值 4 1Hu ,右侧中颅凹内有斑片状略高密度灶 ,周缘示大片低密度灶 ,右侧脑室受压变形 ,中线结构左移(图 1)。增强扫描右侧眼眶内肿块及中颅凹内略高密度灶明…  相似文献   

4.
兰启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04-1406
目的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14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1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8例骨纤维异常增殖患者中,单骨型24例,多骨型4例;20例发生囊状改变,5例发生磨玻璃样改变,2例发生丝瓜样改变,1例发生虫蚀样改变。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大多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联合X线、CT、MRI、ECT影像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影像学表现及X线平片、CT、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对FDB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39例FDB患者,对其X线、CT、MRI表现进行分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39例FDB中,单骨型23例(59%),多骨型16例(41%),其中Albright综合症4例(12.6%)。FDB表现为膨胀性骨质改变或磨砂玻璃样密度,骨破坏区为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钙化、囊变、出血,累及骨骺或骺软骨者,常引起患肢缩短。结论:大多数FDB都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检查在FD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性,30岁。主因右后枕部局部肿物入院,无头痛、呕吐,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心肺隔未见著变。查CT示:枕骨右侧、斜坡、蝶骨体、寰椎骨质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改变,且呈膨胀性生长向颅内突出。手术及病理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相似文献   

8.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骨的纤维组织发育紊乱,异常增生所致。总结我院自1991年~2003年CT扫描所见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例35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9~66岁,平均年龄24岁。其中30岁以下者29例,临床症状:局部隆起伴硬性肿物者15例,局部疼痛7例,压痛2例,运动障碍3例,8例查体时偶然发现。2结果CT表现:四肢躯干病变28例,累及骨41个病灶。其中中心型29个病灶,病变位于干骺端或骨干中央。皮质型12个病灶,病变位于骨皮质内。CT表现主要为囊型和硬化型,35个病灶骨呈囊型,表现为囊状…  相似文献   

9.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样病变,可单一或多骨发病,在CT、MR检查中很少遇到,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丽  王振常  鲜军舫   《放射学实践》2009,24(8):888-891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为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15例CT、和8例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单骨型10例(占55.6%),多骨型8例(占44.4%);CT表现为“磨玻璃状”6例(占40%)。呈“丝瓜络状”9侧(占60%),病变累及视神经管u例、圆孔6例、卵圆孔2例、翼管5例、眶上裂5例、眶下裂5例;6例(占75%)MRI表现为T1WI、T2wI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2例(占25%)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1低信号,信号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MRI可帮助观察病灶周围骨髓腔和软组织情况。  相似文献   

11.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对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5例行MR I检查。结果男?女1?1,平均年龄29.6岁。临床以局部疼痛为主,2例可触到软组织肿物。14例共22处病灶。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共17处病灶。9处病灶位于松质骨,8处位于骨干皮质。单发病变12例,多发病变2例。X线表现为偏心或中央型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缘,部分病灶膨胀,皮质断裂,极少数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物。少数破坏区内可有点片状钙化。CT对病灶内的钙化、囊性变、皮质断裂及周围软组织肿物显示比X线平片清楚。在MR I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等T1W I长T2W I信号,有时信号不均匀,其内夹杂斑点状低信号影及无信号影。少数病灶在T1W I、T2W I上呈混杂信号。结论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多数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病灶周边环形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2001年至2007年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FDB病例62例,其中有环形硬化边者17例(占27.4%)。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分析环形硬化边的特点,其中1例行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结果FDB有环形硬化边者17例,全部为单发;其中股骨颈及粗隆间13例,股骨远端1例,髂骨3例。X线平片和CT像上病灶均有较完整的环形硬化边,其厚度不均匀;病灶内密度也不均匀;环形硬化边在T1WI与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环形硬化边对应的组织学表现为成熟骨组织。结论FDB病灶周围环形硬化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颅面骨骨化性纤维瘤的CT、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颌面骨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19例行CT检查,7例行X线检查.结果 23例骨化性纤维瘤的主要影像表现为:(1)硬化型8例;(2)囊性2例;(3)混合型13例.CT检查正确诊断17例,误诊2例,X线检查正确诊断1例,误诊6例.结论 CT检查在颅面骨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HRCT资料。结果:6例中左侧颞骨受累4例,右侧受累2例。主要HRCT表现为受累部位骨膨大,根据病变密度分为变形性骨炎型4例,表现为高密度或磨玻璃样改变中可见点状或片状低密度区;硬化型2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影。结论:HRCT可清晰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时颞骨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是诊断及随访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评价HRCT 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lO例,双侧发病6例。腿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骨皮质变薄。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硬化型9例(56.25%),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变形性骨炎型6例(37.5%),表现为高密度病灶中散在点或片状低密度区;囊型1例(6.25%),病变明显膨胀,表现为多个球形或卵圆形透亮区,有薄的骨壳包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颞骨的自然腔隙、孔道狭窄,如外耳道、鼓室腔、内听道、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及面神经乳突段骨管;一般不破坏听小骨和内耳骨迷路;常见并发症为炎症、胆脂瘤,3例(18.75%)继发胆脂瘤分别位于外耳道、乳突及上鼓室,乳突窦,其中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破坏邻近听小骨、上半规管。此外,还可引起岩段颈内动脉管、颈静脉孔、茎乳孔和颞下颌关节形态的改变。结论HRCT可清楚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FDB21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并行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型16例,多发型5例。其中下肢骨10例(11块),面颅骨5例(8块),上肢骨4例(4块),骨盆1例(4块),肋骨1例(4根)。X线平片和CT像上表现囊状改变13例,磨玻璃样改变5例,丝瓜络状改变2例,虫蚀状改变1例;MR T1WI病灶为低信号,T2WI可为低、中、高信号。结论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FDB的诊断各有优缺点,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均为单骨单发局灶性病灶,分别位于股骨颈4例,转子间区2例,转子下区3例和髋臼顶3例。4例股骨颈病灶呈凸向外上方的半圆形;2例转子间区和2例转子下区病灶呈与股骨长轴一致的纵椭圆形,1例转子下区病灶为圆形;3例髋臼顶部病灶呈圆形。病变均伴有硬化缘。CT上病灶内为高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密度不均匀,内可见斑点状、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MRT1WI上类似肌肉信号,T2WI上信号介于肌肉和正常骨髓之间,增强扫描T1WI呈较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形态规则,伴有清楚硬化缘,内含高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和斑点状、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为其特征,CT能对其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8.
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了探讨CT诊断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共计15例经CT平扫诊断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将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无前患骨的膨胀和局部畸形,并可伴有正常孔、裂、窦腔的变小或消失病灶内的CT改变主要分3种:磨玻璃样变,囊状低密度区,斑块状硬化区。3种改变在同一病例常可混合存在。结论:CT是确定骨纤存在与否并明确范围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底及面部骨纤维病变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提出术后影像学随访的重要性.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和组织学活检证实的颅底及面部20例骨化性纤维瘤和23例骨纤维发育不良患者的CT和MR影像学资料,并对两类病变共计27例进行术后影像随访.结果 20例骨化性纤维瘤中,18例为单骨发病,2例为多骨病变.CT表现为椭圆形或分叶状稍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晰,瘤周有一层较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包壳.内部呈不均匀密度13例,均匀磨玻璃样密度7例,其中11例有明显囊变坏死区;11例MR 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_2WI以等、高信号为主,11例增强后间隔和实性部分强化.23例骨纤维发育不良中,多骨型20例,单骨型3例,无明确边界,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骨皮质变薄、模糊,骨质周围无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5例MRT_1WI、T_2WI均以等、低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结论 颅底及面部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发育不良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部分病例两者鉴别困难.术后影像学随访以CT为主,MRI对需要再次手术者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