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多普勒检查与临床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计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年龄匹配的86例ACI患者和88例以冠心病为主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捡查,分析2组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成因,根据颈动脉瘫块的有、无将所有患者重新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比较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ACI组的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S组(分别为P〈0.01、〈0.05、〈0.05);ACI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P〈0.01)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也显著高于NS组。②宽块组的年龄(P〈0.01)、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5)和CRP水平(P〈0.05)均明显高于无宽块组。③IMT的增厚主要与年龄相关(r=0.124,P〈0.01);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P〈0.01)和颈内动脉(P〈0.01)的IMT也明显厚于非高血压患者。结论 CAS在AC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病理机制可能有别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赵东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66-1767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在糖尿病颈总动脉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检测40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和阻力指数(RI)以及血管中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并与3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糖尿病组颈总动脉IMT、CCAD和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颈总动脉的斑块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直观显示颈总动脉的病变程度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对临床了解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预防脑栓塞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55例IMT增厚的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组)及51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形成组)的CRP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40例无IMT增厚的2型糖尿病患者(IMT正常组)比较。结果IMT增厚组的CRP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的CRP明显高于IMT增厚组(P〈0.01)。IMT与CRP呈正相关(r=0.823,P〈0.01),而与ISI呈负相关(r=0.368,P〈0.01)。结论CRP及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患者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CAS)斑块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检测468例ICYD患者与45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及大小和性状,同时检测HCY和CRP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ICVD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软斑百分比明显增高(均P〈0.05)。(2)HCY和CRP水平ICV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VD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3)ICVD组颈动脉IMT与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32、0.30,P〈0.05)。结论ICVD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软斑发生率高,CAS斑块和高HCY血症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是临床评价ICVD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的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组38例)和总冠心病组(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40例,3支病变36例)。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1例,阿卡波糖加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postprandialbloodglucose,2hPG)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rachi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一中膜的厚度(carotidintima—medial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accumulativescoreofcarotidplaque)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B组2hPG,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岛组的2hPG、ET水平、baPwV、IMT和颈动脉疵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NO水平高于A组(P〈0.05);A组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IMT和颈动脉板块积分,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癥回生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癥回生丹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2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并比较斑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斑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且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化癥回生丹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指标,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型糖尿病(T2DM)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患者165例,分为对照组、NAFLD组、T2DM组、T2DM合并NAFLD组,测量各组生化指标、彩超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稳态模型法评估基础状态胰岛素抵抗.结果 ①各组在性别、年龄、血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FLD组TG、TC、LDL-C较对照组及T2DM组升高(P<0.05).③T2DM组FBG、HbA1C、HOMA-IR、较对照组和NAFLD组升高(P<0.05).④T2DM组和NAFLD组HOMA-IR、TC、TG、LDL、BMI和IMT较对照组升高(P<0.05).⑤T2DM合并NAFLD组的FBG、TC、TG、LDL-C、HOMA-IR、BMI和IMT较其他三组升高(P<0.05).结论 T2DM、NAFLD与血脂异常、肥胖密切相关,T2DM合并NAFLD时糖脂代谢紊乱更为明显.T2DM合并NAFLD患者颈动脉IMT厚度明显增高,可作为此类人群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倒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情况,并以52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IMT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内径、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患者防治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谭晓桃 《安徽医药》2013,17(11):1929-193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人群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与脉搏波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4例作为合并组,同时期就诊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差异。结果合并组的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C—IMT、IMT增厚的比例、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两侧PW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MT与PWV、合并脑血管病呈正相关,PWV与合并脑血管病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IMT和PwV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多种无创检查联合应用并综合分析,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军伟  王宝华  杨颖  白静  程爱斌 《中国医药》2014,9(11):1613-1615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社区年龄在25~90岁的161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浆hs-CRP水平分为高hs-CRP组(hs-CRP>3mg/L,80例)和hs-CRP正常组(hs-CRP≤3 mg/L,81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2组受检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高hs-CRP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大于hs-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13)岁比(48±7)岁,t=-7.81,P<0.01].高hs-CRP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大于hs-CRP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86 ±0.16)mm比(0.76 ±0.12)mm,t=-4.390,P<0.01;(0.74±0.11)mm比(0.68 ±0.06) mm,t=-3.560,P<0.01].高hs-CRP组斑块检出率为93.8% (75/80),高于hs-CRP正常组的34.6%(28/81)(χ2 =35.96,P<0.01).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在高hs-CRP组为45.0%(36/80)和17.5%(14/81),高于hs-CRP正常组[分别为18.6%(15/81)、3.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P<0.01;χ2=8.11,P<0.01).结论 高水平的hs-CRP促进正常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8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后外周动脉变化的价值。方法43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肾动脉(RA)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以及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结果甲亢组治疗前外周动脉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以及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ECA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CCA阻力指数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琚双五  韩诚 《安徽医药》2008,12(10):941-94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期检查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P〈0.05),但左右两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超声法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然后分析超声结果与血清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 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hsCRP平均水平都明显高于超声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2河对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CAIMT值显著降低(t=7.902,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t=3.017,P〈0.01)。(3)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χ^2=16.228、19.530,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心络是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方法60例诊断脑供血不足的门诊患者,经Hpsonos5500型超声仪,证实颈动脉内膜有硬化改变或硬化斑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每天75mg,辛伐他汀(舒降之)每天20mg,均连服180d。试验前后测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观察内.中膜厚度(IMT)、内外表面情况及硬化斑的变化。结果2组用药前血浆OX-LDL及MCP-1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0d后,2组平均水平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程度较试验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彩超示对照组血管IMT有所增加,试验组IMT有轻微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组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其作用程度相近。患者对通心络胶囊的耐受性良好,有高度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血管内径、内一中膜厚度。选取113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内一中膜增厚率分别为82.5%和75.4%,与单纯高血压组的30.7%和4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右侧内一中膜厚度方面,前者分别为(0.96±0.13)mm.和(0.98±0.10)mm,与单纯高血压组的(0.68±0.07)mm和(0.70±0.08)mm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左、右侧颈总动脉内径方面,前者分别为(0.77±0.12)mm和(0.73±0.10)mm,与单纯高血压组的(0.68±0.06)mm和(0.69±0.0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一支或多支病变.对照组随机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起始处IMT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5±0.24) mm比(0.72 ±0.13)mm,(1.61±0.31)mm比(0.76±0.17)mm,(1.18 ±0.21)mm比(0.70 ±0.12)mm,均P<0.05];颈内动脉起始处IMT值和斑块积分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 ±0.22)mm比(0.68 ±0.12)mm,(2.2±0.6)分比(0.6±0.2)分,均P<0.01].结论 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