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口腔正畸者的研究表明,其术前的期望与术后的满意度呈显著的相关性.口腔正畸心理学治疗是口腔正畸医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口腔正畸求术者的心理定势、期待与满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口腔正畸治疗失败患者的心理和护理等做概括性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口腔科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口腔正畸治疗的崛起,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问题与现状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士的关注。通过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发现口腔正畸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医疗器械因素和医务工作人员手消毒的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包括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环境、医疗器械及医务工作人员手消毒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进而明显降低了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错牙合患病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40%升至2000年的67.82%.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意识逐渐增强,正畸人数迅速增加.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正畸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过程,会给患者的口腔清洁、容貌美观、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等日常行为带来不便,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对正畸的疗效和疗程都有较大影响,本人就对2005年-2011年6年时间,针对本科室150例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在正畸前、中、后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及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患有口腔正畸的患者在矫正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作用。方法:采取汉密顿焦虑(HA—MA)量表对患有口腔正畸的病惠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治疗,并对他们进行口腔矫正前与进行口腔矫正后的心理状况等进行一定的比较和评估,并依据不同的病患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心理状况进行辅导,加强对患者的一些心理障碍进行疏通,使他们在心理上没有任何负担,并积极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中去,协助医生的治疗。结果:患有口腔正畸的病人在接受矫正之前的HA—MA的检测值远远超过了进行正畸矫正后的检测值,因此需要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和必要的心理辅导。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非常客观,具有很高的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洁治和使用雅皓乳对青少年口腔正畸固定中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03例青少年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用雅皓乳膏刷牙及定期洁治,而对照组则使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普通牙刷,对其口腔卫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矫正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青少年口腔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龈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治+用雅皓乳膏刷牙在青少年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固定矫治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口腔正畸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应与现代医学模式结合起来。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正畸医务人员不仅使患者牙齿、牙弓、领骨和颅领面间关系协调一致,而且还要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解除其心理障碍,成为健康快乐的生活。口腔正畸医生应在正畸治疗的全过程中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使正畸治疗取得令患者、家长、共同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秦春丽 《环球中医药》2013,(Z1):139-140
目的在口腔修复中采用对正畸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此次我院收治的60例牙列间隙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局部义齿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采用对正畸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在有效率、平均疗效、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使用对正畸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美观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干预.方法:抽取本人在近段收治的18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汉密顿焦虑(HAMA)量表对其矫治前后进行心理状况评价,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和宣教,让患者对矫治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在认识到其必要性之后积极配合治疗.结果:矫治前患者HAMA的测量结果高于患者在进行正畸矫治外加心理干预之后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预之后性格内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都有显著改善.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进行正畸治疗的同时,加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可以使正畸治疗顺利完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12腔科进行正畸固定矫治患者42例,共计920颗牙齿,依据情况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20例,470颗牙齿为正常矫正牙齿;乙组患者22例,450颗牙齿在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正畸治疗时间、含氟口腔清洁用品使用率、甜食习惯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乙组患者平均刷牙次数、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后发生脱矿的主要因素是长时间正畸治疗、使用合氟口腔清洁用品、甜食习惯、口腔清洁习惯较差、年龄因素等,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显著降低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经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无咬合关系不佳者。对22例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失败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口腔正畸和修复两种手段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提高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失败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传统正畸方法治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4.89%,与对照组的71.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对照组为33.3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正畸方法,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优化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由于矫治部件存在,给牙齿的清洁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牙菌斑容易堆积,加之正畸疗程一般较长,从而容易造成龈炎、牙齿脱矿、龋病等病变。因此,对于正畸患者,注意维护口腔卫生,给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口腔环境,显得非常重要。临床实践证明,虽然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不遗余力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的方法治疗先天性缺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所进行治疗的牙齿间出现间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60例患者随机纳入两个组别中,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而观察组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正畸治疗方法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意义和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接收并给予正畸治疗方法实施口腔修复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取正畸治疗方法后再实施口腔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67%,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33%,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18.67%,下降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方法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患者对治疗方式满意度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备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较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组患者的82.9%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为2.9%,较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组患者的11.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畸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腔正畸患者最终矫治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准确及时的治疗,也与患者求医心理、配合程度及患者要求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对正畸治疗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健康的心理会造成疗程延长,矫治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确地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正确地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十分必要。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对此浅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正畸托槽厚度对患者初戴后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受正畸治疗初戴矫治器患者88例,按照正畸托槽厚度分为两组各44例,超薄组患者为超薄正畸托槽,普通组患者为普通正畸托槽,对比两组患者口腔舒适度。结果:超薄组3个月内托槽脱落率2.3%,普通组3个月内托槽脱落率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薄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较普通组略低,睡眠质量、口腔黏膜不适度较普通组略好,整体舒适率较普通组略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正畸托槽和普通正畸托槽均会影响患者口腔舒适度,但厚度不同,对舒适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因此不同厚度正畸托槽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金栀洁龈含漱液对助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行助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栀洁龈含漱液含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总稳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辅助金栀洁龈含漱液含漱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就诊的76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病历资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患者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评分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先天性缺牙患者有着较为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